商業地產中國活力城市重構格局 “北上”變身孵化地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11/9 17:02:00
10月27日,由RET睿意德與德勤中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商業地產活力40城》榜單正式出爐,這是全國首份在三大機構聯合堅持多年持續跟蹤40個城市活動指數基礎上,進行技術與文化交叉分析的研究報告。如今北京、上海這兩大城市已是國內外零售商打開中國市場的品牌孵化地。
40城裂變三大梯隊
商業新格局已定
RET睿意德董事索珊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上海和北京的商業化程度都很難被國內其他城市超越,提到原因,索珊指出:“上海和北京是中國時尚的發生地,經過多年的沉淀在消費市場上已形成規模效應,品牌和消費者雙向買單。不僅國外品牌進入內地城市是上海、北京,新業態、新品牌的孵化和市場化通常也集中在這里。”
今年登上第三名的成都零售和購物中心指數突出,排名超越廣深。索珊建議,位于第二梯隊城市的項目可加強對北上消費熱點的追蹤和洞察,以尋找調整方向,引領所在城市消費熱點。休閑基礎設施相對發達的徐州、長沙、合肥等城市在咖啡、健身類白領型休閑業態上整體偏弱。此外,三梯隊城市數量龐大,人口眾多,未來出現的亮點項目有機會帶動城市消費升級。
行業競爭加劇
一二線城市大宗交易活躍
隨著土地和融資政策的雙重收緊,大環境對企業的資金管理能力、土地儲備、周轉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產大宗交易活躍,行業聚集度提升。RET睿意德預測,未來幾年,即將開業的外資項目同樣大部分集中于1線和1.5線城市。43%的項目將亮相于上海,其余將在沈陽、重慶、大連、蘇州開業,同時二三線城市的比重略有提升。一線城市中,新增項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未來3年開業項目中北京占比七成。
據調查,開發商青睞的最新活力城市排名前十分別是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武漢、廣州、杭州、深圳、蘇州和西安。
輕奢品牌強勢增長
電商挺進線上線下大融合
據調查,雖然進駐武漢的知名開發商不少,但商業市場缺乏有亮點的項目,購物中心的整體規劃水平和品質、品牌豐富度有限。未來幾年,隨著K11、歸元寺太古里、恒隆廣場、華潤萬象城等標桿項目的開業,武漢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生活方式升級。
2017《中國商業地產活力40城》研究旨在通過代表城市在零售市場、休閑娛樂市場、購物中心市場的相關數據,透析我國各類型城市購物中心發展的新機遇,為應對市場的項目布局與調整提供啟發。(原標題:商業地產中國活力城市重構格局 “北上”變身孵化地)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法制晚報
相關閱讀:
- ·遠洋集團上半年商業地產穩健突破 在營(08/29)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
- ·港資頻頻入局 杭州成高端商業綜合體新(08/19)
- ·多面承壓 商業地產面臨集體突圍(08/07)
- ·全國商業地產市場進入高度競爭期(07/24)
- ·2019中國商業地產發展白皮書發布 研判(07/17)
- ·郭增利談中國商業地產的缺失和短版(07/15)
- ·7月第一周杭州商業地產成交下降3成(07/10)
- ·商改租遇冷 商業地產困境凸顯(06/25)
- ·存量房市場,一二手聯動成房地產經紀行(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