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打造杭州北部先進智能制造重要集聚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12/12 9:49:12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全年目標任務,堅持‘環境立園、科技興園、智造強園’的發展思路,做優園區環境,加強產學研合作和科技創新力度,全力招引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項目,積極打造杭州北部先進智能制造重要集聚區和‘產、城、人、文’全面融合發展的‘最美開發區’!”近日,杭州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孟志剛充滿激情地對記者表示。

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設計鳥瞰
這里已快速成為余杭產業經濟重要增長極
成為連接兩個經濟大走廊的關鍵節點
5年前,為響應浙江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戰略和杭州城北大發展戰略,余杭區委區政府建立了杭州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5年來,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已經快速發展成為余杭區產業經濟重要增長極、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重要節點,成為杭州市智能制造產業主平臺乃至長三角先進制造業新主場。
統計顯示,2017年1到10月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含街道)完成工業增加值25.85億元,可比價增幅11.07%;規模工業銷售產值107.19億元,同比增長13.23%;完成工業投資70169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77.11%;完成外資到賬4744.4萬美元,完成全年任務94.89%;市外內資完成70733萬元,完成全年任務88.38%;浙商回歸項目完成數59972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19.94%。
這里要圍繞“一智三新”
加快建設浙江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今天,黨的十九大揭開了新時代大幕,開啟了新征程,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必將書寫“中國智造”的新華章。采訪中,孟志剛提及,基地將直接對接“中國制造2025”大戰略,打造浙江智能制造產業基地。“我們強調要‘一智三新’,也就是要以智能制造為核心,形成新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集群。為此,我們要通過打造四個樣本,來全面實現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品位升級、功能升級。首先我們要以特色高端集群引領產業配置資源,打造園區創新發展的智慧樣本;其次是依托浙江大學、未來科技城的輻射效應,強勢引進人才、技術、資本和信息資源,打造園區整合發展的效率樣本;三是要依托小城鎮改造,啟動生活配套區建設,打造田園城鎮幸福發展的樂活樣本;第四個就是要依托苕溪、大運河、三白潭濕地,打造園區低碳發展的綠色樣本。”孟志剛說。
為了從戰略層面明確基地的目標定位,提升現有區塊產程發展契合度,進一步深化、細化產業發展方向和主攻領域,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目前正在編制《仁和基地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中國制造2025”示范園總體規劃(2017-2022)》。與此同時,園區招商引資緊鑼密鼓,正積極推動由“行政招商向專業招商、資源招商向產業招商、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的轉變,實現“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財引稅、招商引園”四招并舉,不斷增強招商引資實效。一是繼續緊盯在談大項目。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多方溝通,走出去請進來,爭取項目盡快落地;二是加強與其他平臺的協作。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將成為未來科技城轄區內孵化項目的轉化基地,未來科技城則會優先向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推薦其轄區內符合其產業發展的優質項目。基地同時將做好與余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深度對接;三是拓展招商渠道。通過強化與涉外招商代理機構、招商中介合作,獲取更多一手優質項目信息;四是嚴格項目準入。進入項目必須符合產業定位,堅持好中選優,主招上市公司的募投項目、擬上市公司總部及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細分行業的單打冠軍和隱形冠軍、世界500強企業項目。
牢牢把握“先進制造業”定位
力圖在經濟跨越發展上取得突破
“五大余杭”建設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為強力對接“創新余杭”戰略,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將加大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加大科技人才的招引力度和服務水平,加大高新技術企業的招引和培育力度,不斷提升仁和基地發展潛力。繼續對接好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開展人才、科技、項目等合作,積極推進長三角研究院柔性電子產業園、智能制造園項目。
不久前,市委常委、區委書記毛溪浩指出,余杭將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高舉建設創新余杭大旗,打造新時代背景下創新發展先行區。對此,仁和先進制造業基地將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先進制造業”定位,在經濟跨越發展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基地將放眼長遠,深化空間拓展,注重招商選資,做好園區有機更新,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探索建設專業園中園,加大新興制造業和特色產業培育力度,努力打造產業平臺升級版。(原標題:打造杭城北部先進智能制造重要集聚區 采寫:徐贛鷹、沈海松)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余杭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