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出杭州經濟新引擎
- 杭州寫字樓網
- 2009/6/29 9:57:21
在浙江杭州,具有“人腦+文化+電腦”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從一個“稚嫩”的新興產業,成長為城市重要支柱產業、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高新區國家動畫產業基地、西湖數字娛樂產業園等一批產業園區,動漫游戲、數字電視等一批新興業態,阿里巴巴、宋城集團等一批重點文化創意企業迅速崛起,將有力推動杭州成為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在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走勢異常搶眼:最新統計顯示,2008年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579.86億元,增長17.6%,比全市GDP增速高出6.6個百分點;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12.1%,一舉超越商貿物流業、金融服務業,坐上服務業的“頭把交椅”。
培育園區 打造企業集聚平臺
從國外實踐來看,產業集聚是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產業集聚一方面有利于文化和智力資源的共享,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和節約運作成本;另一方面還會產生關聯效應,帶動所在地區的金融、建筑、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2008年,隨著西湖創意谷、之江文化創意園、西湖數字娛樂產業園、運河天地文化創意園、杭州創新創業新天地、創意良渚基地、西溪創意產業?、湘湖文化創意產業園、下沙大學科技園、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等十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的順利推進,以及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不斷涌現和相關融資體系的建立,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集聚發展的格局已經初步確立。
白馬湖生態創意城的柴家塢農居SOHO已成功引進包括中國美院創意產業發展公司、杭州西湖國際博覽有限公司、浙江美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青年旅社和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創新發展中心在內的25家創意企業;“運河天地·樂富·智匯園”的現代工業與傳媒創意設計已吸引了阿拉伯。亞洲商務衛視、博采廣告等36家文化創意企業入駐;集文化、創意、會展及藝術品創作、交流、交易和展示為一體杭州西岸國際藝術區,目前入駐的企業有博藝網、綠城設計公司、曠古設計公司、國陽標識、紫蝶城市藝術客廳等。園區內將建設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畫廊、創意中心、標示博物館、燈光體驗中心以及相配套的藝術驛站、酒吧、餐廳等。
截至2008年底,十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規劃建筑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其中較為成熟的園區使用面積達到49.53萬平方米,集聚企業數量超過500家,引進資金10.34億元。
向智慧要財富 構筑3+1現代產業體系
杭州市委十屆四次全會首次明確,杭州要在新一輪解放思想大行動中推進轉型升級,建立3+1現代產業體系。隨后又在十屆五次全會上再次強調,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襲之時,杭州更要堅持質量與速度相結合,既保速度,更求質量,加快建立3+1現代產業體系,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是轉危為機、跨越發展的治本之策。3就是第一、第二、第三產業,1就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已成為杭州要構筑的3+1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提升到戰略發展的高度上來。杭州明確了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戰略重點——信息服務業、動漫游戲業、設計服務業、現代傳媒業、藝術品業、教育培訓業、文化休閑旅游業、文化會展業等八大行業。
隨著杭州市連續成功舉辦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以及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動畫教研基地、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等國家級基地和杭州市動漫游戲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立,杭州市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動漫游戲業生產基地。
去年,全市動漫游戲企業共生產動畫片31部,共計2.03萬分鐘,比上年增長35%。按照國家廣電總局最新公布的2008年度全國各城市動畫生產排行榜顯示,杭州市動畫產量從2007年的全國第四位躍居為第二位。與此同時,產品質量也不斷提高。在國家廣電總局2008年度推薦的國產優秀動畫片中,杭州產的《勁爆戰士》、《中國古代科學家故事》等6部作品被推薦為優秀國產動畫片,位居全國前列;網絡游戲《爭霸天下》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08年度“民族優秀網游”。
剛結束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共吸引了38個國家和地區參與,300多家中外企業參展,78萬人次參加了包括產業博覽會在內的各項活動。簽約項目35個,涉及金額55.3億元,現場成交額10億元人民幣,總金額超過65.3億元人民幣。中國國際動漫節的影響不斷擴大、品牌日漸打響,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的國家級、國際性、專業化的交流、合作、貿易平臺。
在杭州眾多文化企事業單位中,華數無疑是新生代的典型代表。從專注于對有線網絡進行“廣播網和交互網”同步改造和建設,到發展成為全國數字產業的領軍企業,“華數”僅僅用了10年時間。而杭州人的數字生活,也是日新月異。2006年,杭州成為全國最早實現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和用戶超百萬的城市。同時,華數完成了數字電視產業鏈的構建,建設了全國最大的數字節目內容庫,建立完善了數字化運行服務體系,確立了華數在數字電視發展中的技術、應用、節目內容和運行團隊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目前,年輕力壯的華數又將觸角伸向全省,布局全國。繼成功對嘉興、金華、湖州等全省七個地市38個縣市區全面開展業務合作后,又聯合福建、云南、新疆、河南等18省100多個城市的廣電網絡共同發展。
近年來,杭州市充分發揮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國家服務外包基地等國家級基地的集聚與輻射帶動作用,全面推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數字社區、數字城市等信息化建設。去年,在阿里巴巴、恒生電子、浙大網新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以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廣播電視傳輸服務業和軟件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信息服務業,實現增加值68.61億元,同比增長47.2%,占杭州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11.8%。
旅游演藝結合 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杭州積極推進旅游與演藝業結合,使文化旅游業成為民營資本投資文化產業的重點領域,并造就了《宋城千古情》、《印象西湖》、《西湖之夜》等旅游演藝大戲。
《宋城千古情》被譽為是一臺創造奇跡的演出:自該演出公開面市以來,歷時13年,近年每年演出1000場,觀眾人數達2000萬人次。該演出不花政府一分錢,完全由民營文化企業投資,初始投入6000萬元,年創收約2億元。
由張藝謀、王潮歌、樊躍三大導演精心創作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西湖》,自運營兩年來,已發展成為杭州標志性演出之一,無論是觀眾還是演出收入都顯著增長,最近還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局面。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就是金海岸的《西湖之夜》演藝專場。這臺融合了風景旅游名勝、民間傳說故事等杭州歷史文化內涵的大型文化旅游專演藝節目,不僅常演不衰實現盈利,還盤活了國有資產東坡劇院,并被文化部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多元投入資本對接 打造產業融資平臺
文化創意產業融資難是一個普遍性問題,也是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點課題。杭州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關于鼓勵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若干意見》、《關于鼓勵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實施辦法》,并與7家在杭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機制,多措并舉緩解中小文化創意企業融資難問題。如推出中小文化創意企業債權信托產品“寶石流霞”,首創發行6000萬元,為29家文創重點項目提供了融資服務,設立了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今年規模2.05億元,將有效帶動社會資本投資文創產業。
創新機制兼容并蓄 集聚人才
而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性資源——人才,杭州堅持“引進與培養”并舉方式,促進文化創意人才在杭集聚。杭州市積極實施“青年文藝家發現計劃”等專項計劃,每年設立3000萬元專項經費,采取人事調動、合同聘用等形式,著力打造“文化人天堂”。目前,余秋雨、韓美林、陳祖芬等成為了“西湖藝術家”;余華、麥家成為了杭州市的專職作家;劉恒、鄒靜之、賴聲川、楊瀾、潘公凱、朱德庸等以開辦工作室的方式落戶杭州。與此同時,扶持創辦“西湖創意市集”與“酷賣街。動漫市集”,為“草根”創意階層和大學生創業、成長搭建平臺。去年,僅依托“西湖創意市集”,就吸引200多家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全國17個省、市的創意設計團隊,40多家杭州高校的創意設計團隊和全市20萬人次大學生參與其中。
今年,是杭州市打造全國文化創意產業中心的攻堅之年。杭州優越的自然環境、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淀、發達的民營經濟,以及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在杭院校的人才、技術優勢,使其成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天堂”。去年杭州邁入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發展新階段,按照國際上產業轉型發展經驗和精神?化產品消費規律,杭州文化創意產業將迎來更大發展機遇。與此同時,文化創意產業是新興的朝陽產業,具有消耗少、低污染、高附加值、滲透性強等特點,有助于推動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變,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完全符合區域產業升級的趨勢和需要。
返回頂部- 責編:8032
- 瀏覽:
- 來源:文匯報
相關閱讀:
- ·中國動漫博物館開工興建(12/23)
- ·工行實踐“低碳金融”應對低碳經濟(05/20)
- ·成思危:浙商“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要不(10/28)
- ·未來一半數字經濟“新物種”和杭州有關(09/29)
- ·杭州臨平新城:打造接軌上海橋頭堡 爭當(09/29)
- ·杭州TOD的“未來模式” TOD項目陸續崛(09/27)
- ·杭州未來科技城“一城三地三中心”雛形(09/27)
- ·嘉興桐鄉市數字經濟小鎮正式開園(09/27)
- ·杭州東湖街道:勾勒大都市圈里的品質之(09/26)
- ·杭州上塘街道:打造大城北未來智慧之城(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