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杭州樓市政策調控效應逐漸顯露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5 9:11:36
2017年已正式落幕。回首2017年的杭州樓市,上半年,出臺了本地戶籍第3套限購、認房認貸等一連串收緊樓市的新政,被稱為史上最嚴調控;下半年,租售并舉、大力發展租賃市場等調控樓市的長效新機制也逐步落地。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既表明了政府調控樓市的堅定決心,也成為這一年中深入人心的響亮口號與行動指南。
時報梳理了2017年的四大關鍵詞,以此盤點杭州樓市一年來的變化。
關鍵詞:成交量
全年成交162575套 較2016年下降16.23%
合創地產機構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杭州(不包含臨安、富陽)商品房整體成交162575套,較2016年有所下降,同比降幅為16.23%。整個2017年,杭州樓市緊跟全國樓市政策,“嚴”字當頭,資金面持續去杠桿化,導致成交量較2016年有所下滑。
據了解,杭州商品房總成交量為162575套,其中,主城區成交62448套,占比38.4%;余杭區成交58345套,占比35.9%;蕭山區成交41782套,是唯一一個較上年上漲的區域,占比25.7%。
在商品房中,住宅成交101829套,同比2016年大幅下降27.43%;寫字樓(含酒店式公寓)成交46838套,同比上漲16.76%;商鋪及其他成交13908套,同比上漲13.51%。商業地產的上漲,與2017年出臺的租售并舉、大力發展租賃市場機制密切相關。
具體到各板塊的表現,從杭州市區成交量TOP10來看,余杭臨平板塊的廣廈·天都城項目以成交量1983套位居杭城第一,奧體板塊的濱江中鐵建·江南之星1921套位列第二,臨平板塊的華元·歡樂城以1810套排名第三。不難發現,前八名都被余杭和蕭山“承包”,第九名是下城區的杭州新天地項目,成交1333套;下沙的中國鐵建保利·像素以1331套成為第十名。
關鍵詞:成交價
住宅成交均價24397元/㎡,同比上漲35.15%
從全年成交情況來看,杭州各區域商品房均價集體上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蕭山、余杭漲幅大于主城區。
據合創地產機構市場研究中心統計,杭州市(不包含臨安、富陽)商品房均價23455元/㎡,同比2016年上漲32.65%。主城區商品房均價28869元/㎡,同比上漲22.86%;余杭區商品房均價17813元/㎡,同比上漲42.05%;蕭山區商品房均價22767元/㎡,同比上漲50.5%。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住宅價格漲幅高于商品房,2017年住宅成交均價為24397元/㎡,較于2016年的18052元/㎡上漲了35.15%。
從主城區成交量TOP10數據可以看到,主城區前十成交量共10986套,主要分布在之江、江干、下城等區域。其中,下城區的杭州新天地是主城區成交量第一名,共成交1333套,成交均價為24765元/㎡;下沙的中國鐵建保利·像素緊追杭州新天地,以1331套的成績排名第二,成交均價為13908元/㎡;江干的地鐵綠城·楊柳郡成交1268套位列第三,成交均價為32510元/㎡。
此外,在2017年杭州市商品房板塊成交排行表中,排名前25的板塊中,2017年度杭州商品房均價成交價格超過23455元/㎡的項目共有9個,分別是蕭山開發區市北、蕭山新區、城東新城、奧體核心、未來科技城核心區、之江、艮北新城、東新和濱江區政府。和以往不同,低價不再是促進成交的唯一因素。
關鍵詞:土地
“封頂”“自持”成常態
2017年杭州土地市場拍出了前所未有的熱度,土地出讓面積及出讓價格均創下歷史新高。基本每拍一次地,就刷新一次對區域的認知。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杭州十區土地出讓金史上首次超過了2000億元。從2017年1-12月全國土地成交城市排行榜TOP10可以看到,除北京成交2796億元外,杭州是唯一一個年度土地出讓金達到2000億元的城市,成交總額達到2190億元,遠遠領先一線城市上海(1472億元)、廣州(1173億元)。
“封頂”“自持”“地王”成為貫穿2017年土拍市場的關鍵詞。雖然有封頂價的存在,但這一年杭州仍然涌現了不少新的“地王”。據統計,2017年市區總計有36個板塊刷新地塊樓面價。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還顯示,2017年杭州共誕生了67宗需要自持的地塊,其中有4宗的自持面積達到了100%。如招商半山田園地塊的自持比例達到了100%,并有2500㎡的配建養老面積;廣宇復興單元地塊的自持比例也達到100%,并配建養老面積500㎡。
在2017年的土地供應方面,主城區雖然仍為供應主力,在量、價上依舊撐起半邊天,但整個土地市場已經呈現邊緣化的態勢,蕭山、余杭逐漸成為供應大戶。此外,臨安在2017年8月撤市設區之后,在杭州土拍市場上也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并逐漸在杭州土地市場站穩了腳跟。
關鍵詞:房企
外來大鱷首次摘得桂冠
據透明售房網數據顯示,2017年度房企武林榜TOP10的成交金額共1571億元。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就是外來大鱷萬科杭州了,除了以281億元的銷售金額位居榜首外,在操盤榜以及股權榜上都穩坐第一的位置。同時,本地房企綠城以及濱江在2017年的成績也十分出色,分別以248億元、226億元獲得第二、第三名。銷售額超百億元的還有龍湖,達到150億元;陽光城、融信、旭輝的成交額差距不大,分別為94億元、93億元、92億元;新城、保利的表現也不俗,分別為82億元和79億元。
此外,融創在2017年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在市區房企銷售榜上,外來房企融創緊跟萬科的步伐,與本土房企濱江一起,以226億元位列房企銷售榜第三,并在房企操盤榜上獲得第四名;在股權榜上,融創更是力壓濱江、綠城,與萬科一起并列第一。
萬科杭州公司副總經理兼杭州萬科產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強表示,回顧2017年杭州樓市,整體行情向好。繼G20峰會之后,杭州正以世界的速度增長,蘊含著巨大的產業、商業、物流、科技等新型產業需求和城市更新的機遇。“萬科以其對城市的理解,不斷打造服務于城市和客戶的生態平臺,實力踐行‘城市配套服務商’之路。”他認為,萬科的制勝法寶就是“產品與服務主張”。
提及濱江集團在2017年的出色表現時,濱江集團副總經理朱立東表示,濱江集團基本保持在第一集團軍的位置;2017年市場整體大熱的前提下,加之濱江在杭州有良好的口碑、品牌價值以及市場較高的認可度,源源不斷的“濱粉”都慕名而來,成為濱江的一份子。“但是,這只是在整個市場大熱背景下濱江的成績,當市場處于一般的情況下,相信濱江做出的成績會更好!”
除了第一梯隊的兩家大牌房企,旭輝也在用行動證明著自己。2017年12月30日,浙江旭輝以200億元的銷售額為這一年畫上一個濃墨重彩的句號。旭輝浙江事業部營銷總監沈雅琴表示:“從8月3日浙江旭輝業績破百億,11月30日杭州旭輝以123億元的業績正式跨入城市百億陣營,再到入臨安、進溫州,浙江旭輝用行動證明,無論時代多么風云激蕩,只要堅定初心,就可以在荊棘叢生的路上,開辟出屬于自己的天地。”(原標題:2017年杭州樓市 政策調控效應逐漸顯露 記者:鄢琴)
返回頂部- 責編:8010
- 瀏覽:
- 來源:青年時報
相關閱讀:
- ·繼續從嚴!樓市調控基調已定(08/05)
- ·科創板向左 房地產向右(07/24)
- ·杭州樓市半年報出爐! 銷售金額濱江、萬(07/04)
- ·上半年全國各地共發布251項樓市相關政(07/03)
- ·杭州6個商業地產項目將陸續交付(06/14)
- ·杭州放開酒店式公寓的產權分割限制? 有(06/13)
- ·受端午假期影響 6月第一周杭州寫字樓商(06/12)
- ·在“房住不炒”主基調下 樓市延續平穩(06/11)
- ·金三銀四后,杭州樓市“小陽春”或將延(06/06)
- ·年內樓市調控政策超200次 房地產投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