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網上“中介超市”實現審批中介服務“零上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11 9:46:06
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中介壟斷,推行一網辦理,促進公開透明
改革東風遍吹浙江,處州大地激情澎湃。
2017年,麗水市圍繞打造“政務環境最好、權限下放最到位、辦理流程最優、提交材料最少、服務速度最快、辦事成本最低”城市目標,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致力于提升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
針對中介機構數量少、市場競爭不充分、監管機制不健全、信息公開不到位等情況,麗水市在全面梳理中介服務事項、中介機構類別、中介服務收費的基礎上,深入推進中介超市“網競平臺”建設,將中介服務競價系統、審批部門權力運行系統及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進行對接,推動中介服務從購買到審批全流程網上運行,有效破除中介壟斷、提升服務質量,實現中介服務公平、透明、高效。
截至2017年12月,麗水市審批中介機構從51家增加到928家,其中市外引進中介681家(含浙江省外115家),甲級或高級資質中介機構比例占40%;全市通過中介超市“網競平臺”已累計完成競價項目9484個,為項目業主節約資金約1.5億元;競價事項實際完成時間比合同約定時間提速18%,業主滿意率達100%。
破除壟斷,激活中介服務市場
中介服務是項目審批的重要環節,深刻影響著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效率,與企業切身利益相關。然而,長期以來,麗水市存在著審批中介機構數量和類別少,服務層次和專業水平不高,監管不充分、信息不公開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項目審批速度。
為了響應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建立競爭合理、操作科學、服務高效的中介服務市場,麗水市以“互聯網+中介服務”為抓手建立競爭充分的中介服務平臺,通過信息網上公開、中介陽光競價等方式,實現中介機構與項目業主信息的有效對接,解決中介壟斷問題,切斷利益輸送鏈條。
2015年4月,麗水市中介服務網上競價系統開始試運行,集聚網上競價、清單公開、信息發布三大功能。2016年5月,下發《關于麗水市政府投資項目限額以下中介服務事項實行網上競價的通知》,全面推行中介服務網上競價,并通過線上線下服務相結合,更好地為企業提供服務。
“網競平臺相當于打造了中介服務‘超市’。中介機構是供應商,只要符合相關條件即可進駐網競平臺,不受區域等條件限制;中介服務是貨架上的‘商品’,項目單位可以自行選購,最終信譽好的、價格低的被‘買走’。”該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平臺上中介服務事項、中介機構名錄、考核評價等非常明晰,項目單位只需發布中介服務需求,即可由中介服務機構進行競爭性報價,而后根據價格、服務及中介機構的綜合評價等,擇優選擇合適的中介服務,企業成本大大降低。
以松陽縣江南東路道路及排水工程“防洪影響評價”項目為例,通過網上發布公告,3天時間里即得到了來自麗水市內、外的5家中介機構競爭性報價,最終杭州江川水利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以39999元成交,相比最高報價55000元降低了27%。
北京特希達交通勘察設計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外地進駐企業,最初通過業主介紹才知道麗水的“網競平臺”,現在則成為了這一平臺上的“?”。其負責人表示,公司在國內其他地區參與項目競爭,不管能不能中標,業務人員起碼得跑2趟以上,相比之下在麗水只需網上參與競價,公開、公平、透明且省時、省心、省力、省錢。
便捷、透明的中介超市“網競平臺”,迅速得到了市場各方主體的認可,有效破解了麗水市審批中介機構少、市場被壟斷、服務質量低的“瓶頸”難題,走出了政府對涉政審批中介管理的新路。
經過運行,麗水市審批中介服務機構的數量迅速增加。數據顯示,2015年麗水市本級和各個縣(市、區)中介機構僅有12類、51家,且多數中介機構專業水平不高、服務層次較低。到了2017年12月底,麗水市網上中介服務平臺進駐中介機構已經增加到了29類928家,如房建市政施工圖審查機構由原來的1家增至4家,森林資源評估設計機構實現零的突破達到36家,水土保持方案編制機構由2家增至32家,完全改變“一家”壟斷局面。與此同時,中介機構的層次結構大幅度改善,專業資質日趨增強,麗水市引進的外地中介機構中甲級或高級資質的占50%以上,全市高等級中介機構比例從15%提升至40%。
“我們全市‘一盤棋’推進審批中介服務市場改革,區域資源有效整合,市本級及各個縣(市、區)的審批中介服務項目,均可通過網上競價形式選擇中介服務機構;地域限制被全面打破,只要符合資質條件的審批中介經審核進駐平臺后均可參與項目競爭,中介服務市場全面激活。”麗水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洪起平表示,麗水市中介服務市場已進入良性發展軌道,中介服務機構引進速度由2015年的8.29家/月上升至2017年的22.3家/月,月均競價項目數由2015年的7.8個增至2017年的593.1個。
加強監管,規范中介服務行為
對審批中介服務機構監管的缺位和錯位不僅導致環節多、耗時長、費用高、手續煩瑣,還容易存在利益輸送、暗箱操作等問題。麗水市在設立專門機構,完善管理機制的基礎上,對中介機構成交情況、承辦數量、服務質量、不良信息等進行標準化、陽光化管理,促使中介服務更加公開和規范。
在組織保障上,成立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統一負責全市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管理工作;由審改辦牽頭,會同發改、財政、人事、法制辦、信息中心、市場監管、民政等部門加強對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規范管理工作的統籌和協調。并設立“麗水市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中心”及“中介服務科室”,讓審批中介機構綜合管理職責落實到具體的部門。
在制度完善上,實現審批中介服務清單式管理。在浙江省“四張清單”基礎上,新建《麗水市涉批中介(專業技術)服務項目清單》《麗水市項目審批入駐中介機構目錄清單》和《麗水市本級行政審批和便民服務涉及收費目錄清單》,對中介服務事項、中介服務收費和入駐中介機構名錄進行了規范和公開,對涉及19個審批部門中介服務事項進行統一規范,全市實際保留執行的行政審批中介事項由97項減少到61項;取消服務性收費項目17項,暫停(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19項。
對于進入市場的中介機構,嚴格按監管條件和標準進行管理。出臺《麗水市投資項目審批入駐中介服務管理考評辦法》,建立中介成果審查機構、項目業主單位、審管辦三方聯合審查機制,對900多家中介機構信息按專業能力、服務事項、審批部門等進行排序,方便業主查詢;對中介機構的服務質量、合法經營、依規收費、業主滿意度、誠信經營等方面進行考評,將存在不執行服務承諾、違法誠信過失規定等不良行為的中介機構列入重點警示名單;對不良行為記錄、警示名單、重點警示名單等在浙江政務服務網(麗水)、麗水市審管辦網站、麗水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站等公布,及時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實現推優促劣。
“以前接業務主要看誰人頭熟、套路廣,現在是公開比價格、比服務、比速度、比質量,做事省心了,也能更專心了。”浙江方圓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本土中介,其負責人現在對“網競平臺”就非常認可,目前該公司已累計參與了2187次公開競價,最終中標462個項目。
通過把審批中介服務采購放在“陽光”下操作,定期公開中介考評結果等方式,促進了市場自律,推動了優勝劣汰。綜合評價排名靠前的中介服務機構,被業主選擇的概率也相對較高。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在同類中介機構中排名前三,其成交項目數占同類項目總成交數的36.4%,而一些評價排名靠后的機構承接業務較為困難,部分機構甚至從未接到過業務。
麗水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中介服務規范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強和綜合評價考核體系等管理機制的日趨完善,推動了業務主管部門對中介監管從‘重審批’向‘重監管’轉變。一旦發現不守信的中介機構,第一時間予以警告,提出整改意見,多次整改未到位的直至將其趕出市場,確保建立公平進入、有序競爭的市場秩序。”
接下來,麗水市將進一步深化改革,通過繼續清理規范中介服務項目,對少數具有行業和技術壟斷、市場競爭不充分或服務雙方達不到平等、公開服務條件的中介服務收費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繼續加強對中介服務的監管,按照行業分類的原則,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對中介機構進行信用評級,建立誠信檔案,使中介機構誠信狀況與部門監督管理、銀行授信額度、政府招投標等相應掛鉤,讓麗水市中介服務更透明,更高效。
深化改革,中介服務節本增效
在破除壟斷、促進市場規范的基礎上,麗水市積極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深入推進涉政中介改革,加強中介超市“網競平臺”服務功能,切實提升企業與群眾的獲得感,實現了政府、項目業主、中介機構的多方共贏。
一是中介服務流程全面優化。經過改革,麗水市將中介服務競價系統、審批部門權力運行系統及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進行對接,構建中介服務“網上發布、網上競價、結果公示、上門簽約”和中介服務成果“中介直接遞交部門、部門直接反饋中介”的服務模式,推動中介服務從購買到審批全流程網上運行,實現網上采購、網上申報、網上預審、網上審批、網上評價、網上監督,項目業主購買中介服務“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同時,出臺區域性綜合評估機制,對已基本明確功能定位且已編制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相關產業園區、城市規劃發展區及各類專業性工業平臺區域,實施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地震安全性評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中介服務事項的綜合評估。
二是中介服務效率大幅提升。麗水市施工圖審查的中介服務,之前只有一家圖審機構。2016年8月,另一家“新空間圖審中心”引進后,通過網上平臺成交服務項目53個,而“市圖審中心”僅獲得22個,企業倍感生存壓力。面對現實,該機構著手在“服務”上做文章,通過強化人才培養、提升效率質量,提升核心競爭力。目前,該機構單體項目的平均審查時間由過去的5~7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左右。
麗水市魚躍釀造食品有限公司年產9300噸調味品、500噸綠谷瓊液(白酒)建設項目環評報告編制,在麗水中介服務網上發布了競價成交公告后,參與競價的有4家中介機構,最后浙江大學以48000元報價成功,該價格比最高報價120000元降低了60%;該項目合同約定服務時間15天,實際12天完成,提速20%。
從抽查情況來看,目前麗水市中介項目合同約定總時限為884個自然日,實際完成期限為726個自然日,服務效率提高18%。
三是中介服務成本明顯降低。一方面,項目業主通過網上競價,以更低的價格獲得了優質中介服務。如龍泉市鐵路站場交通樞紐工程礦產壓覆報告編制項目,在麗水市中介服務網上競價平臺發布公告后,2家中介機構通過公開報價,最后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以最低報價33800元成交,該價格比最高報價73000元降低了53.7%。截至2017年12月,麗水市通過中介超市“網競平臺”已累計完成競價項目9484個,成交金額5.86億元,為業主節約資金1.5億元,成本下浮20.4%。
另一方面,中介機構通過平臺減少了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和經濟成本。以杭州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為例,一年來通過遠程網上競價參與了35次競價,不需現場實地競標,按每次從杭州到麗水路費的人員生活開支1000元計,為企業節約費用3萬多元;浙江鼎峰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一年來共參與網上競價92次,可節約費用9萬多元。據統計,目前中介機構參與競價7萬余人次,估算節約費用7000余萬元。
麗水市中介服務“網競平臺”剛開始推行時,一些部門還擔心網競平臺中介資質水平較低、服務成果質量難以保證,如今隨著平臺高級資質中介的增多和中介服務水平的提升,涉批部門對網競平臺已完全予以認可和支持。經統計,累計完成的9484個中介服務競價項目,業主滿意度達100%。(原標題:麗水網上“中介超市”實現審批中介服務“零上門” 記者:黃麗麗)
返回頂部- 責編:8010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未依承諾發放購房款 兩房產中介被抵押(09/04)
- ·11家中介機構現場檢查“露馬腳” 專家(09/02)
- ·百余家房產經紀公司成立全國性聯盟 專(08/26)
- ·房產中介花式包裝消費貸入房市 稱“資(07/29)
- ·杭州又一家中介公司出事 接手中介公司(07/25)
- ·寧波1.8萬余名房產中介職工有了“娘家(07/22)
- ·房地產中介抗周期風險能力弱 加盟趨勢(07/19)
- ·起底房產黑中介套路 租客需謹防低價騙(07/17)
- ·要么退款要么離職 58、安居客“封殺令(06/24)
- ·部分“跑路”長租公寓平臺“換馬甲”卷(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