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國際化 杭州文創產業的時代蝶變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3/21 13:46:48
今年全國兩會上公布了一組數據:過去五年來,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務業比重從45.3%上升到51.6%,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
這令與消費息息相關的文化產業頗具看點。特別是在位列全國文化創意產業“第一梯隊”的杭州,新型文化業態的培育、優質文化的生產傳播等話題,更是引起了眾多文化界人士的熱議。
杭州文創模式升級
每當春夏之交與秋冬之交,杭城都會迎來兩場備受矚目的大型文創活動,前者是動漫節,后者是文博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中,那一面變化多端、色彩絢爛的折扇上出現的奇妙景觀,由杭州本地的數字科技公司設計完成;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的銅門、銅頂、銅畫,還有陳列于各場館內的60多件藝術品,來自朱府銅藝傳承人朱炳仁父子的設計……杭州文創產業,歷經十幾年,從決策到布局,從拓展到綻放,已形成別具特色的杭州文創模式。
“文創產業已成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十九大報告和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為文創產業發展明確了重點、指明了方向。”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創辦主任龔志南說。
這個重點和方向落實到杭州也有了具體落點——杭州要加快全國文化創意中心向國際文化創意中心轉變。
2017年,全市文創產業實現增加值3041億元,占GDP比重24.2%,已成為全市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型產業。而下一步,杭州文創產業將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動力,以“創新發展、集聚發展、開放發展、融合發展”為主線,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加快數字內容、影視、動漫游戲、創意設計等優勢行業引領發展,構建重大產業發展平臺,培育新興業態,打造新增長極,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全面提升文創產業的規模總實力、行業引領力、平臺集聚力、發展帶動力、創新創造力和國際影響力,加快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建設,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提供強大的文化保證與產業支撐。
踐行文化“走出去”
“政府工作報告為我們描繪出了一幅文化小康的藍圖。作為杭州的文化院團,杭州滑稽藝術劇院將以政府工作報告為藍本,不斷創新文化產品,積極踐行文化‘走出去’,更好地用文藝演出來講好杭州故事。”杭州滑稽藝術劇院院長董其峰說。
繼雞年上過央視春晚之后,杭州滑稽藝術劇院的演員們又上了狗年的央視元宵晚會——一部長達11分半時長的小品《求字》,以“反腐”為主題,用杭州滑稽戲的特點為全國觀眾帶來了一番酣暢淋漓的諷刺。
在董其峰看來,能走出杭州本土,并連續兩年登上中國最大的舞臺,靠的就是創新,“我們不僅要適應央視的舞臺,還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進行節目創新,以求達到最佳效果。此外也正是因為節目的藝術性、可看性、思想性高度統一,才最終得到央視的推薦。”
實現跨界融合科技加持
《政府工作報告》對文化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充分釋放社會領域巨大發展潛力。浙江文創集團董事長錢峰認為,多輪驅動、風頭正勁的文創產業,未來幾年將迎來時代的蝶變。
產業園區帶動,是文創產業的主要商業模式之一,依靠大型演藝公司、文創產業園或影視城聚集,不斷吸納文創人才。錢峰經歷了杭城文創園的1.0版本、2.0版本,如今已跨入了文創園的3.0時代,“一期的自我集聚,二期的產業集聚,三期知識資金導入,成為更高價值的創意產業園”。比如,曾經的“天下糧倉”富義倉,現成為國際化、高端化、人文化的時尚創意園區,浙江文創集團將它完成了從“物質糧倉”向“精神糧倉”蛻變,新銳設計師作品展、知名品牌的春夏、秋冬時裝發布會、個性潮流派對,都會點名要求把地點設在富義倉。
“從早期單一類型,到現在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杭州文創產業發展居全國前列”。杭州文化創意協會秘書長汪君偉認為,過去幾年文創業普遍被認為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推手,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文創產業的“小宇宙”爆發出新的商業模式,工業設計的主導性越來越強,小眾個性化的需求顛覆著標準化的產品,消費者對品質和附加精神價值的產品更加青睞。品牌文化底蘊、充分的文化資源挖掘,以及創意和設計是文創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原標題:走向國際化,杭州文創產業的時代蝶變 記者:黃宇翔、張雅麗)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新加坡科技園重點地塊城市設計出爐(12/04)
- ·準獨角獸企業落戶西投創智中心(11/14)
- ·浙江文創園先驅LOFT49 為煥新杭州創意(09/13)
- ·杭州“文創+”激發產業新動能(01/05)
- ·杭州北城智匯園:半山區域發展新引擎(08/22)
- ·杭州北部軟件園完善產業平臺建設筑巢引(08/08)
- ·翁衛軍:以文創產業促經濟轉型升級(11/27)
- ·文創產業發展的杭州實踐(11/27)
- ·杭州突出“融合發展” 打造文創產業升(05/06)
- ·杭州江干區文創產業主打“設計牌”(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