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藝尚小鎮向世界演繹東方時尚語言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7/2 11:03:09
每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的“名片”:巴黎“浪漫”,紐約“自由”,東京“摩登”……透過一張張城市名片,人們可以直接觸摸這座城市的內涵與追求。
在杭州城東副中心的臨平新城,也向世人遞上了一張金名片——“時尚”,只因這里有一個名曰“藝尚小鎮”的地方。
伴隨著城市名片的到來,恰恰是藝尚小鎮放眼世界的開拓。作為首批省級特色小鎮,藝尚小鎮以“打造中國時尚產業新地標”為己任,登上了時尚產業角力的主場。
如今,這3平方公里的時尚空間里,不斷集聚著世界的目光,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來自東方的獨特審美和時尚語言。
6月28日,中國時尚大會——金頂高峰論壇&金頂獎設計師聯合發布會在藝尚小鎮舉行,以時尚視角梳理時間順序,用藝術打破傳統界限,創新演繹了千年良渚文明。
與其說這是一場秀,不如說更像是一份來自藝尚小鎮的宣言,告訴世界,“余杭時尚”已成為國際舞臺上一種精致耀眼的存在。

跳出區域“舒適圈”,引領國際時尚潮流
2015年6月3日,藝尚小鎮的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浙江省第一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之上。在此之前,《浙江省時尚產業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發展時尚產業等五大重點領域,藝尚小鎮無疑成為了浙江省時尚產業發展的先行者。
這個以“時尚”立身的小鎮,取名“藝尚”,與“衣裳”諧音,產業定位一目了然。而如此準確的價值定位,并非隨意為之,是時勢契機、頂層設計、社會聯動三方聯手造就的。
服裝,對時尚元素保持著天然的敏感。當服裝產業發展到內涵提升階段,必然將追求時尚元素作為產業提升和轉型的切入點。2000年前后,“杭派女裝”風行全國,而位于臨平新城腹地的喬司街道,正是“杭派女裝”的重要加工生產基地,占據了“杭派女裝”80%的產量。
以實力雄厚的家紡、服裝等產業為依托,又與服裝加工地咫尺之遙,藝尚小鎮選擇發展時尚產業,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都說時尚是無國界,可跨區域的。要精準地把脈時尚前沿,對藝尚小鎮而言,有著更高的要求:跳出自身3平方公里的區域“舒適圈”,對標“國際化”,以更為開闊的視野俯瞰整個時尚界。
圍繞這一要求,藝尚小鎮在整體規劃上盡顯高端包容的城市氣度和胸襟,處處蘊藏著接近藝術境界的創新和創意能量,讓被賦予了全新含義的“時尚產業”成為藝尚小鎮有別于浙江省其他特色小鎮的標識。
藝尚小鎮將空間格局劃分為“一中心三街區”。一中心是指文化藝術中心,三街區分別是時尚文化街區、時尚歷史街區和時尚藝術街區。短短三年時間,小鎮創新營造的城市美學已躍然眼前——
今年12月,文化藝術中心將投入使用,形成小鎮文化與藝術的融合空間,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內生動力;
被稱為設計師之家的“時尚文化街區”,一期12幢單獨院落式建筑群體已經完成建設及入駐,二期將在年內完工;
以引進中國藝尚中心項目為核心引擎的“時尚藝術街區”,一期工程將于8月底前亮相;
“時尚歷史街區”則是以杭州絲綢制造文明為基因,保留農村記憶,打造田園式的創業街區,改造后將保留29幢農村自建房及部分附房。目前一期、二期工程均已竣工。
2015年至今,藝尚小鎮累計完成投資71.7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投資55.6億元,占比77.5%;實現營收119.78億元、稅收7.24億元。藝尚小鎮成為了中國服裝杭州峰會、亞洲時尚聯合會中國大會永久會址,被授予中國服裝行業“十三五”創新示范基地、省級標桿小鎮、全國12個首批紡織服裝創意設計試點園區之一、亞洲時尚設計師中國創業基地。
從“設計+”到“智造創造”,打造時尚產業生態鏈
資源整合能力弱、銷售渠道單一,向來是傳統服裝業的弱勢。服裝離不開時尚,時尚更離不開文化藝術,對以“時尚”為特色的藝尚小鎮來說,這就是一個系統的概念。
那么,如何把這個特色產業做強做大呢?藝尚小鎮以“全產業生態鏈”來擊破痛點。
“設計師是時尚的靈魂跟源泉,沒有設計師就談不上時尚。”余杭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臨平新城黨工委書記李敏華說,以設計師為核心,融合文創、電商、科技型企業,先在藝尚小鎮內打造一個全產業生態鏈的縮影。
2017年,藝尚小鎮引入“中國織錦藝術大師”李加林、張肇達等5名金頂獎設計師,劉奕群等13名中國十佳設計師,新銳設計師600名;18個大大小小的時裝設計師平臺和部落掩映其中。目前,小鎮擁有國內外頂尖設計師24名,企業608家,其中時尚類企業389家,占比63.9%。
一個個獨立設計師品牌的落戶,一家家品牌集合店的建立,讓藝尚小鎮名聲鵲起。
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陸敏超,是這樣形容藝尚小鎮:“這里能營造一種氛圍,讓從事這個行業的專業人員和一些配套服務供應商集聚在這個區域,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創業和提升空間。”
而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王玉濤則認為:“進一步發展時尚產業,藝尚小鎮更是把握住了當下的步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藝尚小鎮與互聯網創業風潮碰撞產生的思想火花,在創變中逐步實現了“設計+”向“智造創造”的跨越,集聚了一批產業互聯網應用的典型企業。
比如,“云衣間”橫空出世,目前線上已有海內外100多位獨立設計師和100多個集成店;擁有世界時尚大數據庫的蝶訊網,帶動藝尚小鎮在共享領域“異軍突起”。
比如,中國(杭州)服裝產業創新綜合體和中國羊絨定制行業的開創者旦可韻,在小鎮成立了針織研究基地,開展旦可韻個性化定制新模式項目,推進技術革新、培育專業人才。
再比如,零庫存服裝行業“大佬”伊芙麗,從面料到設計,從設計到成衣,從成衣到銷售,形成了一個由數字體現、大數據把控的“全鏈路數字化”產業鏈,保持著每年銷售額增長40%的發展速度。眼下,伊芙麗已與藝尚小鎮時尚文化街區一期簽約,啟動了伊芙麗國際藝術設計交流中心項目。
從設計端到生產端,再到銷售端,藝尚小鎮徹底顛覆了傳統服裝消費格局,把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為時尚創意產業,并加速向國際國內市場輸出“余杭時尚”。
國際秀場迎“首秀”,為中國設計發聲
有人說,時尚是一種永遠不會過時而又充滿活力的藝術,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靈感。可是在藝尚小鎮,“時尚”的元素卻是觸手可及的,小鎮的建設者們一直致力于為人們的生活注入更多“時尚”認知。
“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今年,面積達600畝的東湖公園將建成,前人曾經吟詠的“藕花洲”美景,即將在藝尚小鎮里得以重現。而在這東湖之畔,一座國際標準秀場也已“拔地而起”。
作為國內頂尖專業級秀場,藝尚小鎮的國際秀場占地9.3畝,分主次兩大秀場,是小鎮開展時尚展示、發布、交流、傳播等活動的重要公共平臺,是國際國內時尚潮流聚集和時尚業界互動對接的重要承載體。
對標世界一流的時尚T臺,國際秀場通過與藝尚小鎮街區、生態公園相結合的建設模式,能夠一站式滿足時尚活動更趨多元化場景和個性化創意的需求,以及各類會議、展覽、商業等多方面需求。
剛剛與世界見面,國際秀場便迎來了自己的“首秀”:中國時尚大會——金頂高峰論壇&金頂獎設計師聯合發布會。在這里,19位金頂獎設計師開啟了以良渚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命題作文。
散落在江浙一帶的良渚文化被譽為“中華文明之光”,2012年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以余杭良渚鎮為中心并以其命名的良渚文化是一段消失已久的史前文明,其最引人注目的當屬良渚遺址出土的各式璀璨生輝的玉器,在5000年前的華夏時期,已是當時人們時尚生活的標志性配飾符號。
設計師們以良渚為媒,用作品對話。國際秀場既是展廳又是擂臺,聚集了中國頂級設計師,著眼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用當代時尚的手法,為中國設計發聲。
“國際秀場,不僅是藝尚小鎮內設計師創意產品的發布地,也是國內外優質時尚創新產品和各類國際時尚發布活動的‘中國主場’。”李敏華說,接下來,國際秀場的時尚大秀絡繹不絕。下半年,杭州國際時尚周、2018中國服裝杭州峰會暨首屆中國服裝智能智造大會也將在此舉行。
國際時尚力量的集聚,為藝尚小鎮帶來了更多潛在的發展機遇。未來的藝尚小鎮以時尚“孵化基地”的姿態,有更多目標要去實現——
2018年,在引進、培育的伊芙麗和雅瑩等12家創新型總部基礎上,加快推動全省、全國運用“互聯網+”數字經濟的服裝企業科技創新中心入駐,加大力度引進一批蝶訊網式的跨界融合創新平臺,打造余杭服裝企業轉型升級創新基地;
2019年,引進一批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服裝龍頭企業和品牌,打造“孵化—加速—產業化”接力式培育鏈條和上下游產業鏈;
2020年,爭取培育成為50億元銷售規模的服裝時尚產業集群,完成部分企業上市,建成中國服裝品牌之都。
一個始終致力于創新發展的小鎮,具備鑄就現在和開創未來的實力,藝尚小鎮便是如此。在這片3平方公里的區域里,正上演著創新、蛻變的故事。臨平新城也因小鎮建設的持續深入,獲得更多突破自我的內生動力。未來可期,藝尚小鎮創新、創意的潮流風頭正勁,不斷擴展著時尚產業的國際版圖。
(原標題:“藝尚小鎮”向世界演繹東方時尚語言 文:白赟、虞倩 圖片由臨平新城提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余杭臨平新城目標指向“最創新之地(07/11)
- ·杭州藝尚小鎮打造國際時尚產業品牌集群(06/28)
- ·杭州余杭藝尚小鎮開輕奢品牌集群孵化先(06/25)
- ·產業數字化助推杭州藝尚小鎮駛向新藍海(04/03)
- ·杭州藝尚小鎮設計力量驚艷中國國際時裝(04/01)
- ·杭州余杭區人大倉前代表小組定向視察特(12/06)
- ·杭州再添2個省級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建設(09/14)
- ·浙江特色小鎮“代言”高質量發展(09/13)
- ·藝尚小鎮連續兩年獲市級優秀特色小鎮(06/12)
- ·以創建特色小鎮為轉型升級突破口 浙江(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