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投資集團:產業集群彰顯國企新活力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12/18 11:07:23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千百年來,多少名人騷客不吝辭藻來褒贊西湖的美,而西子湖畔一代又一代的杭州人,為擦拭這顆明珠付出了心血。成立兩年多來,西湖投資集團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大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大。通過一系列內部整合與改革措施,在重點項目推進、股權投資、物業資產管理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各項指標大幅增長,綜合實力穩步提升,發展成果遠超預期。截至今年10月,該集團營業收入、資產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了8.14%和27.23%,各項數據在區屬國企中名列前茅,重組效應不斷放大,改革紅利逐步凸顯。
目前,西湖投資集團緊緊圍繞區域經濟實力提升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總體目標,積極發揮國有企業引領作用,確立了“1+X”的產業集群,即突出投資這一主業,通過留用地開發建設、股權基金等確定營運主通道,通過推進民生事業、安保業務、資產管理、園區運營等確立多點業務格局。
主業運營:彰顯品牌與社會效應
11月中旬,大洋彼岸,由西湖投資集團下屬杭州富源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參投的基金項目“微貸網”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一直以來,西湖投資集團堅持穩健進取的投資風格,通過嚴格的投資決策流程和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精心篩選優質基金、項目,以靈活高效投資謀求國有資產的長期穩定增值,既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同時也提高了國有資產的運營效益。
創建于2016年5月的杭州西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西湖區政府下屬國有獨資企業。兩年多來,圍繞互聯網科技、科技創新等產業,通過“產業園區+資本投資”的運營模式,西湖投資集團逐步明確了對外投資的推進路徑。未來,西投創智中心將依托區位優勢和浙大“智庫”,積極承接黃龍商圈的外溢效應,同時借力云谷、未來科技城等輻射效應,與周邊園區及樓宇形成產業錯位發展、產業聯動和優勢互補。日前,杭州傳送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移動互聯網創業應用軟件“微鏈”和“準獨角獸”企業“海拍客”已明確落戶西投創智中心。其中,“海拍客”是杭州洋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網站,目前已完成5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公司估值達到5億美元,未來發展趨勢良好。
科學統籌、多措并舉,全力加快已出讓留用地項目開工建設,截至今年3季度,該集團牽頭的兩個留用地項目率先實現“當年摘地、當年領取施工許可證、當年統計入庫”的目標,用統一開發的模式將國有企業統籌協調和與房企合作的優勢融合在一起,起到了“1+1>2”的良好效果。在做好第一批28宗留用地項目開發建設的基礎上,按照“化小為大、聚散為整、集中布局、組團開發”的思路,攜手區留地辦和規劃部門一起深入開展全區留用地布局優化研究,進一步完善留用地布點規劃,對一些村已核實未落地留用地指標在優勢區域合作集中布點,實現跨經合社乃至跨街道布局,不斷提升招商競爭力。此外,在留用地項目打造上注重品質,通過公開招標,選定7家知名專業房企探索共同合作開發建設留用地項目,充分借力合作單位在經驗、技術、管理、運營及品牌方面的優勢,提升項目開發品質,用高品質的項目質量來贏得村社老百姓的“點贊”。
時值2018年末,西湖投資集團已逐步形成并依托多元化投資主體、多層次融資結構和多渠道融資方式,為全區重點項目及留用地開發建設、紫金港項目建設、商品砼公司經營、礦山治理、產業園區運營、對外投資等業務板塊提供資金保障,并為“美麗西湖行動”工程項目融資155億元。
礦山治理:為西湖區騰出千畝寶地
杭州曾有一句老話叫“跑遍天下,不及石龍山下”。位于上泗地區的石龍山山體長約2.5公里,出產很好的大理石,曾有很長一段時間,附近居民靠著“石頭經濟”取得了不錯的收入。可為什么我們好久沒有聽說過它的消息了?
原來從2004年起,杭州就陸續關閉了全部的69座礦山,其中就包括靈山風景區旁的石龍山,并開始了礦山治理重新復綠的漫長路程。2016年10月,成立不久的西湖投資集團,接手西湖區13座廢棄礦山治理工程,并進行了為期9個月的突擊整治,石龍山也由此成為杭州主城區最后一個礦山治理項目。
披星戴月,機器轟鳴,人聲鼎沸……127萬平方米相當于178個足球場大小的13座廢棄礦山,或被修整、復綠,或被掛網保護,不僅提升了“顏值”,更大大降低了發生地質災害的可能。西湖投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金華表示,這幾輪礦山治理結束后,將騰出1500畝可利用土地,在寸土寸金的西湖區,這些土地資源愈發顯得珍貴。
廢棄礦山如何治理,是困擾不少地方的難題,而西湖投資集團堅持一手抓“治理”,一手抓“復綠”。在近兩年的治理期間,通過爆破除險、削坡減載、錨桿支護、主動柔性網防護、噴混植生復綠等技術措施,對廢棄礦山進行景觀修復和生態恢復,共計清坡42.51萬平方米,削坡399.57萬立方米,安裝鋼筋錨桿5.15萬米,安裝主動柔性防護網12.21萬平方米,最終完成治理面積約150萬平方米,生態復綠面積達24.5萬平方米。除生態修復外,還采用削高填低的方法,對宕底遭到破壞的土地資源進行整理,為區域更新騰出了發展空間、環境容量和資源要素,為帶動今后周邊區域的經濟發展、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奠定了基礎。
民生工程:守護菜籃守護社會平安
冬日的上午,杭州東山農貿市場內,鹵味店和面包房的工作人員們忙碌著,用的什么原料、加的哪些佐料,消費者通過監控視頻,看得一清二楚,買得放心安心。日前西湖投資集團下屬的東山農貿市場在鹵味店和面包房內安裝了監控攝像,為的就是讓消費者更直觀地了解食品加工過程,從而更好地督促熟食經營戶規范操作,打造安全放心的市場消費環境。
為了方便那些不能時常跑菜場的市民,東山農貿市場還開出了用手機APP下單買菜的“網上菜場”,東山農貿市場及其連鎖楊梅山路市場的50家優秀商戶均已入駐,并可提供2.5公里以內的送貨上門服務。該平臺還將攝像頭裝到經營戶攤位中,通過攝像頭和APP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也能“親臨”菜場。透明的價格、看得見的食材、聽得見的講價、快捷的配送,讓消費者可以更直觀、便捷地完成購物,也推動了老牌農貿市場向“互聯網+”的轉型。
據悉,自2006年被評為浙江省“四星級”文明規范市場以來,東山農貿市場不斷加強市場管理,嚴把食品安全關,并于今年10月第4次被復評為浙江省“四星級”文明規范市場。目前,該農貿市場已建起全國一流、浙江領先的檢測室,平均每天隨機抽檢50批次農產品,每年檢測項目達到2萬批次;開創杭州農貿市場“品牌輸出、連鎖管理”的先河,并根據連鎖市場周邊居住人群特點和流量動態調整經營業態和攤位設置,滿足居民“菜籃子”需求;率先在西湖區試行垃圾分類,配備專用垃圾桶,并聯系環衛等部門進行分類運輸,以保證垃圾分類前后端匹配,通過組織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等活動強化經營戶垃圾分類的意識,促使市場垃圾分類常態化;積極引入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翼支付等多種移動支付手段,市場可基本實現“無紙化”消費。
菜籃子管好了,同樣也要讓轄區內的居民住得安心、學得放心。西湖投資集團下屬的西湖保安服務公司通過從“人防”向“人防+技防”相結合轉型,強化培訓、提升素質,推進保安隊伍的標準化和精細化管理,逐漸建立起一支高效、專業的安保隊伍;主動服務全區“五大行動”,今年以來出動16481人次的安保力量,圓滿完成大型商業性文化、體育、展覽展銷等177場次活動的安保任務。
當下校園安保備受矚目,西湖保安服務公司在校園安全管理上“嚴”字當頭,主動與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門聯系,集中開展各項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尤其在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段,加大了對學校大門的安保力度,并輻射周邊路口,堅決杜絕學校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深度利用“110”聯網報警系統,在全區226家中小學校安裝483套校園一鍵報警系統;當報警按鈕被觸發后,安保力量10分鐘內便可趕到現場處置,大大提高了校園安全緊急事件的處置能力。今年以來,校園一鍵報警系統后臺管理中心共派出安保力量31次,成功處置6起校園治安事件。
人才培養:五位一體激發內在動力
員工平均年齡32歲,本科及以上學歷占91.9%,碩士及高中級職稱占37.1%;1984年1月后出生的中層正職占中層正職總數的50%,1986年1月后出生的中層副職占中層副職總數的44.5%……這樣年輕的員工和管理團隊,恐怕在很多國企中并不多見。這與西湖投資集團從創建之初就不斷優化職工結構、加強職工干部培養力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先后制訂“薪酬管理辦法”“員工職級確定和升降管理辦法”“崗位競聘管理辦法”等多項選人、用人、人才激勵制度辦法,形成了人才“引、培、育、選、用”的“五位一體”工作體系,為健康持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運營生態。
2017年10月,西湖投資集團黨委成立后,就以建設“效益好、黨建強的國企排頭兵”為目標,以激發企業發展的“紅色動力”為主線,助推黨建核心與生產經營中心同頻共振。
在日常工作中,該集團注重精細規范管理,不斷提升黨建水平。規范黨員發展流程,實行黨員發展綜合評價、考核培訓機制,從嚴從實把好黨員入口關。注重實效開展活動,不斷夯實黨建基礎,舉辦“我心中的十九大精神”微感言活動、開展“立足崗位做貢獻”演講比賽、開展“一企一品”黨建特色工作,引導黨員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崗位,促進事業發展的共識進一步凝聚;倡導“紅色元素”進國企,要求東山農貿市場、西投服務等窗口單位的黨員必須戴黨徽、亮身份,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充分發揚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以“紅色動力”激發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在廢棄礦山治理中,8名黨員成立臨時黨支部,黨員們放棄休息、加班加點,在揚塵飛舞、炮聲轟轟的礦區苦戰270天,圓滿完成礦山整治工作;在留用地開發建設過程中,面對時間緊、任務重、問題多的難題,黨員們克難攻堅,反復與相關村社協調,同時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對已申領規劃條件的三墩鎮五幸01地塊和蕩王頭地塊項目開展審批,兩個項目自完成土地摘牌后僅用時60天,較方案設計和初步設計分階段審批最快90天的速度縮短了近1個月時間,有效確保了項目的快速推進、盡早開工。今年以來,三墩鎮五幸01、03、蝦龍圩和蕩王頭地塊等4個項目已正式開工建設,實現項目“當年摘地、當年立項、當年開工”,總開工面積29.82萬平方米。此外,留用地“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的三統一開發模式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肯定。
(原標題:產業集群彰顯國企新活力 記者:傅靜之)
返回頂部- 責編:8006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未來科技城“一城三地三中心”雛形(09/27)
- ·國際創客在杭州未來科技城有了專門的“(09/12)
- ·杭州未來科技城再添一座高端商務建筑(08/06)
- ·杭州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未來科技數字(06/26)
- ·杭州未來科技城商會正式成立(06/24)
- ·杭州余杭:讓“雙創”更好地燃燒夢想賦(06/24)
- ·蝶變的杭州未來科技城 “雙創”風來滿(06/13)
- ·杭州“雙創”活動周六大主題展聚集未來(06/12)
- ·杭州未來科技城優化創新創業生態 構建(06/03)
- ·杭州未來科技城助力浙江“5G+行動”(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