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布局生物經濟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6/11 13:29:38
。ㄔ瓨祟}:杭州布局生物經濟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行業被投資界視作“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今日杭州數字經濟獨領風騷,生物經濟緊隨其后。杭州正加大產業布局力度,積極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計劃到2022年初步建成全國領先的生物醫藥研發及產業化高地,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以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城市。
創新資源高度集聚 打造產業生態鏈
當前,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新技術驅動創新、數據聯通產業上下游的創新態勢。另從行業形勢來看,對仿制藥企業、化學藥企業環境收緊,正倒逼中國藥企加大研發創新的投入。如中國第一個真正有商業意義的創新藥?颂婺嵩诤贾菡Q生,大幅度降低國外同類藥物進口價格,銷售超10億,創新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見一斑。
建生物醫藥產業生態系統
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認為,要促進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實現真正的協同創新。“基礎研究、轉化研究以及產業化,這三方面是相輔相成的,需要政、產、學、研、金共同努力。”
由此,杭州正致力于打造生物醫藥產業的生態系統,一方面積極引進投資大、產出高的明星項目,同時細心吸納體量雖小但與產業鏈關系密切的要素,補齊產業鏈中的各缺口,通過完整的產業鏈閉環,使創新項目得以持續發酵。
據悉,國際認可的臨床轉化中心、區域倫理委員會、政策研究中心等,是杭州將重點培育和完善的相關要素。
設產業基金打造人才智庫
研發一種新藥需要花費多年時間、投入巨大的資金。強化財政金融支持是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一環,杭州已成立300億元的產業母基金,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等相關產業。積極引進以生物醫藥領域為主的創投公司和團隊,為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生物醫藥產業是智力密集型產業,目前杭州正打造生物醫藥人才智庫,并在西湖的核心景區建設人才落地空間。此外,還引進帝國理工先進技術研究院、奧克蘭大學(中國)創新研究院、中科院理化杭州分所、浙江大學(杭州)創新醫藥研究院等知名生物醫藥科研院所。還在東京、巴黎、杜塞爾多夫等海外城市設立十余個招才引智點,在硅谷投資8000萬美金建立杭州協同創新中心,以吸納全球高端人才。
產業實力增強 年增速逾10%
生物醫藥產業是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典型體現之一。美國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實施“生物技術產業激勵政策”;日本制定了“生物產業立國”戰略;歐盟科技發展第六個框架將45%的研究開發經費用于生物技術及相關領域。據預測,2020年全球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0億美元,2020年中國僅生物制藥市場規模預計就達853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8.1%。
從本世紀第一年開始,杭州就在謀劃數字經濟后又一張經濟“金名片”——生物醫藥產業。近年來,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保持高速增長。據市場監管局統計,2018年全市新設生物醫藥企業1003戶,新增注冊資本(金)85.6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11%和33.37%。生物醫藥產業工業產值連年保持10%以上增長,目前已突破500億元。依據計劃,到2020年,杭州全市健康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000億元,年均增長15%,占地區GDP的7%左右。
據數據判斷,杭州的生物醫藥產業已進入發展快車道,擁有布局早、起步高、人才匯聚、資本集聚等系列優勢,又兼得數字經濟的加持。從全國范圍內看,杭州在面對北京、上海等地的有力競爭時,其發展勢頭卻不可忽視,憑借其后發優勢,目前是各方選擇杭州布局生物醫藥的最佳時機。
優質項目引領 產業集群化
目前,全球生物醫藥技術正處于大規模產業化的開始階段,預計2020年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去年,杭州出臺《關于促進杭州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借力頂層設計,2019年將是杭州生物醫藥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發揮集聚效應的關鍵時期。
據觀察,杭州布局生物醫藥產業,以龍頭企業吸引相關企業匯集,由點及面串珠成鏈已頗具規模。以貝達藥業旗下的生物醫藥創業創新平臺——貝達夢工場為例,已入駐近30家生物醫藥企業,涵蓋診斷技術、基因測序、干細胞、醫療大數據、健康教育、健康咨詢、物聯網、信息管理等多種類型。一個大項目匯聚一串生物醫藥企業,并帶出了一整條生物醫藥產業鏈。
目前,杭州市已初步形成新型化學藥物、現代中藥、生物技術制藥等多個細分產業集群,涌現出了一大批行業冠軍,其中有生物醫藥領域“兩彈一星”之稱的貝達藥業,開發出中國第一個真正具有商業意義的創新藥;有泰格醫藥,中國最大的臨床后CRO;也有歌禮生物,港交所第一家啟動新制度之后上市的尚未盈利的生物醫藥企業。
積極對標波士頓 重點布局醫療數據
美國是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的龍頭,其開發的相關產品和市場銷售額均占全球70%以上,波士頓則是世界知名的健康、醫學教育和醫療研究中心,被譽為“世界生命科技之都”。
目前,杭州主動對標波士頓,要打造全鏈條接軌ICH標準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城市,可見其謀劃的前瞻性、精準性。杭州正在新藥研發、醫療器械等方向發力,并進一步夯實醫療數據這一基礎性的要素。據了解,特色鮮明的發展體系,以及雄厚的大數據產業實力,是杭州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源。
具體來看,在新藥研發方面,杭州以接軌ICH的標準作為突破口,圍繞新藥研發、轉化、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形成產業的閉環,開展全鏈條式的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在醫療器械方面,將聚焦生物材料、傳感器等核心技術,注重虛擬現實、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與醫學應用深度融合。在醫療數據方面,作為產業的底層支撐,將匯集生物醫藥產業大數據,建設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生物經濟創新平臺,正努力成為全國領先的典型樣板。
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的增長,大量的健康需求將被釋放,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目前杭州醫藥企業整體技術水平已顯著提高,正由以仿制為主向自主創新邁進,眾多國際性高端人才在杭州迅速集聚,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已顯。但值得關注的是,除了在高校院所建設、政府投入、創業創新環境等硬件方面對標國際一流外,杭州正引導更多的資本關注生物醫藥產業的源頭創新,增強對高校院所基礎研究的長線投入,將產學研的“接力棒系統”完善,這也是一個城市生物醫藥產業成熟的標志。
產業空間
“一核三園多點”打造高端生物醫藥產業基地
生物醫藥是“長周期、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更是受“政府高度監管”的行業,非常需要資本助推發展,但卻無法被資本催熟。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可以更好地匯聚技術、資本、人才資源,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等,因此為世界各國所采用。
錢塘新區助核心產業空間擴容
杭州是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如今形成了“一核三園多點”的生物醫藥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今年4月成立的杭州錢塘新區,將杭州生物醫藥產業的“一核”和“一園”納入囊中。業內專家稱,此舉優化了原先相對碎片化的生物醫藥發展布局,更利于建設高能級產業平臺,將研發和產業化更加緊密結合,使得產業空間得以擴容。目前錢塘新區共有生物醫藥企業798家,去年累計新設245家,總產值預計占到全杭州生物醫藥產業比重的2/3。
位于錢塘新區的杭州醫藥港可稱為核心中的核心。全球十大藥企中的輝瑞、默沙東、拜耳等七家在此落戶,還吸引了一批估值均超過1億美金準獨角獸企業。今年3月浙江省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簡稱MAH)轉化平臺在醫藥港揭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個非盈利性的醫藥產品上市許可轉化公共服務平臺。5月,作為德國乃至歐洲生物技術創新中心的德國北威州和杭州錢塘新區簽署合作備忘錄,北威州擁有400余家生命科學相關企業,生物醫藥產值約占全德國的45%,此舉為杭州與德國乃至歐洲的生物技術領域合作,打開了新局面。
據悉,今年,杭州醫藥港還將加強在動物試驗、中試生產、制劑生產、冷鏈倉儲等環節的專業服務體系,以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聯盟落戶
此外,生物醫藥企業的跨區域合作已漸成趨勢,尤其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背景下區域合作提速。今年5月28日,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聯盟在杭州醫藥港成立,來自滬蘇浙皖的55家企業涵蓋了生物藥、化學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領域,通過抱團發展開拓生物醫藥萬億級市場。
產業聯盟的總部也將設在杭州醫藥港,錢塘新區在杭州乃至浙江生物醫藥產業中的核心地位更加穩固。
杭港共贏
攜手資本技術人才合作 香港優勢凸顯
生物醫藥產業除技術、人才等資源外,還需可持續的資本支持。國內資本市場,上市準入條件已經從三年盈利3000萬上升到1億,對處于成長期的藥企而言這無疑是一道鴻溝。
2017年底,港股上市制度作出重大改革,其中一項指“允許尚未盈利或無收入生物科技企業在香港上市,預期最低市值須達15億港元”。去年,杭州歌禮制藥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這是上市新規則實施后的全球首例未有盈利生物醫藥企業IPO。香港市場對生物醫藥公司謀求上市,獲取資本支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杭州更多優秀的生物技術企業可以優先考慮赴港上市。
與杭州投入眾多資源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相類似,香港特區政府亦推出財政措施,專門預留了100億港元建設兩個創科平臺,其中就包括醫療科技創新平臺。
此外,香港擁有完善的生物科技集群,有超過250家從事生物科技產業的公司。尤其在臨床醫學研究方面,香港的臨床測試數據可同時獲美國FDA、歐盟EMA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等藥物監管機構認可作藥物注冊用途,杭州亦可以與香港就此深入合作,補齊產業鏈短板。
香港擁有高水平研發能力的生物科技人才,豐富及自由流通的金融資源,優勢明顯的專業服務和完善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等利好因素,香港大有條件協助杭州的生物醫藥產業提升競爭力。香港作為“一帶一路”上的超級聯系人,更可以幫助杭州生物醫藥企業把研究和服務范圍擴展到“一帶一路”和其他海外市場。
返回頂部- 責編:8068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中新創智(寧波)產業園為海曙區添動能(06/28)
- ·寧波海曙區搶占“246”萬千億級產業集(06/27)
- ·杭州濱江區布局大健康產業 中澳生物醫(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