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鄞州四明金融小鎮:三年崛起寫就“財富故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9/27 9:30:13
(原標題:鄞州四明金融小鎮:三年崛起寫就“財富故事” 朱鳳娟、趙梁杰)
鄞州四明金融小鎮于2016年1月列入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鎮創建名單。圍繞“打造金融創新先行區,成為鄞州轉型發展的核心引擎”的總體定位,四明金融小鎮以實現要素集聚、產業聚合、生態聚變等功能為導向,規劃形成金融商務核心區、創業孵化動力區、特色金融示范區、財富管理總部區、精英人才生活區、生態公園景觀區等六大功能分區。
3年來,小鎮強基礎、理體制、立規劃、定政策、重建設、強招商、廣宣傳、優服務,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小鎮建設已初具規模。在2016年度特色小鎮考核中獲寧波市唯一的一個優秀等級,2017年度蟬聯優秀。
小空間,迸發大能量
基于創新創業和企業成長需求、資本市場發展,以集聚各類金融企業為主的四明金融小鎮,自2016年創建至今,已走過3年多的歷程。就統計數據來看,小鎮3年多來的成長是快速且超眾人想象的——
創建期間,小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06億元,其中特色產業投資占比79%,規劃建設面積目標完成率98.75%,整體投資強度達到382萬元/畝。2018年實現稅收超過9億元。在四明金融小鎮的有力拉動下,去年鄞州區金融業增加值實現210.1億元,占GDP比重達到11.5%。良好的平臺環境,讓小鎮在短時間內迅速集聚起了許多優質資源。目前,小鎮已集聚金融法人機構、基金類企業、區域性功能性金融機構、新型金融和中介服務機構1400余家,機構總數較創建前增長近5倍。
鄞州四明金融小鎮的布局在創新驅動的大旗幟下,正勢不可擋地發展成為寧波乃至長三角區域產業集聚度最高、吸引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重塑開發邏輯,尋找差異化發展之路
金融小鎮是我國在經濟新常態下,打破以各類金融中心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業發展路徑的新探索,可以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效的金融資本支撐。依托自身優勢,不少地方都在打造基金小鎮、金融小鎮,在做大做強金融產業的同時,也撬動著經濟轉型升級。
“促進特色小鎮健康發展,必須強調堅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同時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鄞州四明金融小鎮相關負責人說,為此,他們從一開始就梳理了開發邏輯:產業思維與市場化。所謂市場化的邏輯,就是指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
小鎮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原則,初步形成了以主要負責人掛帥服務機制為保障、以市場主導開發建設機制為重點、以政企合作招商運營機制為支撐的小鎮建設發展機制。
主要負責人掛帥服務機制,即成立由區政府主要負責人掛帥的四明金融小鎮規劃建設領導小組,新設開發建設指揮部、開發建設有限公司以及鄞州金融發展服務中心,統籌推進小鎮整體建設工作。市場主導開發建設機制,指除鄞州公園、主要道路等公共設施配套和個別項目外,其他項目均由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自主開發,政府投資占比僅為19.2%。政企合作招商運營機制,即采取完全市場化的出資模式,成立鄞州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和后續管理,已出資參與成立的基金總規模超過170億元。
寧波自古便是富庶的港口城市,在中國近現代金融歷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加之寧波地理位置優越、民間資本充裕、傳統金融基礎完善、產業基礎良好,特別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信息技術三大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喜人,是吸引金融產業集聚發展的理想城市。但在寧波鄞州建設金融小鎮,依然要面對兩個必須要跨越的挑戰,一是寧波市與一線城市相比,在高端金融和科技創新人才儲備上缺乏優勢,雙創活動和金融創新活躍度較低;二是當時浙江省內已經先后涌現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基金小鎮,如嘉興南湖基金小鎮、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義烏絲路金融小鎮,以及同在寧波市的梅山海洋金融小鎮等。
“找準小鎮定位,激活‘一池水’。如何在眾多的金融類小鎮中找準自身定位、實現特色化發展,是我們一直考慮的問題。”鄞州四明金融小鎮相關負責人說。
小鎮的回答是:
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在制定小鎮總體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積極對接專業機構,結合鄞州獨特的產業基礎和區位優勢,對未來幾年小鎮的具體目標、發展步驟、實現路徑等進行了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
完善專項扶持政策。在政策扶持上不搞惡性競爭,找準小鎮產業定位,重點引進行業領軍企業、在細分領域有一定市場地位的新型金融業態以及寧波本土優質類金融機構,并對不同業態、不同成長周期的企業量身定制符合其實際需求的扶持政策。同時,對金融領軍人才、金融高級管理人才、緊缺金融人才等,給予相應的工作補貼和特殊貢獻獎勵,并在人才落戶、醫療服務等方面享受“綠色通道”政策,吸引了金融人才集聚。
搶抓國家戰略機遇。牢牢抓住寧波創建全國首個國家級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的契機,全力打造綜試區之核心區,以保險全產業鏈和私募基金作為特色產業,積極引進保險科技機構、基金類企業和第三方支付、金融科技等新型金融機構。
加快產融結合,打造高質量品質小鎮
產業定位為小鎮發展指明方向,小鎮的環境設施建設則是將設想落到實地的物理載體。在區域繁華中心建造的鄞州四明金融小鎮是金融+產業的典型代表,是鄞州區從以產促融向產融結合發展的成果體現。一座“顏值之城”的“氣質小鎮”——金融小鎮的生息與蓬勃,一定程度上也濃縮著鄞州建設發展的精神與實力。
“我們始終把產城融合放在重要位置,不斷放大區位優勢、功能優勢。高起點規劃,根據原有基礎和未來定位,把小鎮劃分為金融商務、創業孵化、人才生活、生態景觀、特色金融和財富管理六大板塊,切實提高城市設計品位,使小鎮各區塊層次更加清晰、功能定位更加合理。”鄞州四明金融小鎮相關負責人說。為了在鄞州新城中心筑造一座景色優美怡人的金融小鎮,小鎮生態景觀最重要的配套、占地1100多畝的鄞州公園去年全面投入使用,這么大體量的“城市綠肺”在全省都極為罕見。
你可以:去金融小鎮客廳了解“無鄞不成市”的金融文化;去鄞州公園感受濕地里的暖陽與微風。在高樓林立間去尋訪寧波幫代表人物嚴康懋的故居,在善園里聽聽老一輩金融家的故事……“每個辦公室的窗戶外面,都能看到風景。這樣的環境自然會吸引基金公司進駐,適合基金管理人們洽談,進行頭腦風暴。”一家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今年以來,小鎮更是通過挖掘金融文化,串點成線,提升小鎮整體旅游氛圍,全面構建小鎮“三軸十景”金融特色游賞體系:以廣德湖南路、寧南南路、天童南路為三軸,設置十個小鎮參訪點,即“小鎮十景”,分三個篇章:以縱覽金融文化為主題的“金融文化卷軸”篇章;以品味金融生活為主題的“甬商文藝空間”篇章;以深讀金融繁華為主題的“阿拉的華爾街”篇章。
金融小鎮本質上是人的小鎮,核心是人;小鎮的建設,關鍵是產城人的融合。小鎮空間平臺的搭建,進入了一個與以往不同的階段:過去以吸引企業為主,現在轉向吸引人才為主。要吸引人才落戶,把這里視為家園,不僅要著眼于物質載體,更要關注他自身的需求,還包括他的團隊,他的朋友圈以及他的家人,各方面服務的功能都要跟上:
新城大廈及金融商務核心區二期等眾多樓宇相繼交付使用,三期A地塊商務樓宇也即將結頂;小鎮的地標性建筑財富管理總部項目即將投入使用;去年下半年裝修完畢的私募孵化工場、四明金融創新工場企業入駐率已超過70%。高水準打造,區行政服務中心、社區便民服務點、金融小鎮注冊變更一站式服務點等窗口布局合理、職責清晰;住宿、餐飲、購物設施功能完善,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需求;小鎮及周邊的惠風小學、寶韻幼兒園、鄞州二院、明州醫院等是全區最優質的教育、醫療資源;智能門禁、智慧停車、智慧安防等管理方式在各個商務樓宇廣泛應用;綠色節能建筑、海綿城市技術、光伏技術等低碳綠色發展技術在小鎮實際運用;建成區綠化率達到48.4%;VI系統全面覆蓋小鎮。
活力,詮釋著過往、注解著當下,也積蓄著希望、孕育著未來。放眼望去,一個更開放的格局正在這里清晰擘畫,一個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金融小鎮蓄勢待發。
完善創業環境,營造“朋友圈”事業平臺
因地制宜,自然人文的高度融合,使小鎮在吸引中高端人群上,擁有了絕佳的資本。如果自然環境是小鎮的招商敲門磚,那適合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產業平臺和生態才是留住企業的“內核”。
招商引資是小鎮創建的必由之路和核心支撐。為此,小鎮從創建伊始便不斷拓寬招商的渠道和路徑,創新招商的形式和方法,多措并舉下好招商引資這盤大棋。
開展專場招商,在美國紐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高密度地舉辦小鎮專場推介會,邀請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參會。3年來,共組織宣傳推介活動27場,參加人數超過20000余人次。創新論壇招商,連續3年舉辦中國(寧波)私募投資基金峰會,峰會已成為業界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也是小鎮一張獨有的靚麗名片;舉辦了全球共享金融100人論壇(寧波)峰會、四明金融小鎮“5+5”高端論壇等多場有規模、有聲勢的高端論壇,證監會、中基協等行業主管部門領導及商界負責人先后到訪小鎮,進一步積累了客商資源。
強化平臺招商,先后與寧波證監、銀保監、寧波金融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小鎮引入寧波證券基金業協會,為小鎮后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也為金融企業入駐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實踐政企合作招商,一方面,依托專業機構的資源優勢,加強中介招商;另一方面,組建市場化運作的“金融招商小分隊”,常駐北京等地,做好專業招商。多元化的招商方式,促成了優質金融資源加速集聚。仲德基金、焦煤基金、五礦基金、中信資本產業基金、中兵投資系列產業基金、清科華東總部等行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小鎮;寧聚資本(寧波最大的二級市場私募機構、寧波基金業協會會長單位)、美港資本(寧波唯一獲得過三年期股票策略“金牛獎”的機構)等本土投資機構陸續遷址而來。同時,一些高成長性企業快速嶄露頭角。如盛世投資公司快速募集近30億元民間資本和政府資本成立天使投資母基金,已投資30余家天使投資機構;森浦資訊著力打造全球第一家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債券交易實時報價和信息平臺,已獲得風投5000萬美元的融資。
與此同時,注重服務體驗,構筑“一個朋友圈”。
企業是小鎮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體驗是衡量政府工作的重要標準。小鎮始終秉持公平高效的服務原則,構建政府與企業良性互動的朋友圈。高效化審批,實施金融小鎮投資項目高效審批制度改革,探索實行前置審批承諾備案、“先驗先測”“聯合驗收”等制度,營造便利高效的投資環境。
優質的服務贏得了企業的口碑。通過入駐企業口口相傳,越來越多的金融、類金融機構開始關注四明金融小鎮,蝴蝶效應日益凸顯。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后新注冊的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是通過其他機構介紹而來。3年來,共接待全國各地政府考察團320多批次,很多做法得到了各地政府和其他金融小鎮的廣泛肯定。小鎮“三聯兩轉”黨建工作方法獲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并在中組部《組工通訊》選登。
“在寧波行政區劃調整之后,鄞州已然成為寧波的金融中心,集聚了全市2/3的市級分行以上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及一大批非銀金融機構,金融業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一中心一小鎮一園區’的金融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我們有信心、有干勁,也有實力把四明金融小鎮建設成為全省一流的特色小鎮,努力成為特色小鎮的示范區、鄞州發展的新名片。”鄞州四明金融小鎮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