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地產商將向持有型物業轉型 建議取消對商業地產的調控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9/12/4 15:00:22
(原標題:王永平:地產商將向持有型物業轉型 建議取消對商業地產的調控 記者:葉青)
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華夏時報》以及“水皮雜談”主辦的“中國經濟增長新空間——第十二屆(2019)中國人民保險·中國經濟媒體高層峰會”召開。在峰會的主題沙龍中的“大咖共話投資”環節,主辦方邀請了投資界的重量級大咖前來參加,投資沙龍專場討論會上氣氛熱烈。
在談及房地產行業未來將走向何方時,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會長王永平表示,由于當前房地產企業面臨融資難的困局,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地產商逐步要往持有型物業轉型。此外,他還表示,在堅持“房住不炒”的背景下,由于商業地產本身具備一定的商業屬性,所以應該把商業地產剝離出來。
地產商的困境與轉型
王永平表示,當前房地產企業拿錢越來越困難,無論是信貸、信托、發債,多為國企等大型企業拿到,民營企業現在以借到錢為榮,至于錢貴不貴則是次要的問題。一邊是前門(貸款渠道)越來越緊,一邊后門(資產變現)是堵著的,如一些地產商有寫字樓、商場等,但在資金困難的時候要變現并不容易。
講到地產證券化,王永平稱,我們城市化與證券化不同步,商業地產是證券化的重要主體,但是因為稅收或政策問題,其證券化之路暫時不通,“房地產商經常掛在嘴邊的就是REITs”。
王永平表示,國內房地產以大規模開發住宅為特點,而國外房地產商更多是做持有型物業,統一管理。在金融環境不好、地產形勢困難的情況下,只有一些持有優質商業資產的企業,可能會比較好過冬一些。
他舉例說,如香港海港城,一年的租金就有110多億,而東方廣場雖然沒有產權,但是每年的租金收益也很高。香港的房地產商主要靠收租過日子,這樣是比較良性的。他分析稱,預計未來越來越多的地產商會往商業地產轉型,特別是往持有型物業轉型。
“不過,伴隨著流動性趨緊,商業地產的持有時機很重要。標準的作業就像養豬,小豬苗抓回來,可以出欄后再去買小豬,這是資產證券化的過程。我們要么沒有糧了,要么手上拿的資產特別重,也出不去玩不轉,這是中國房地產業的困境。”王永平表示。
商業地產應區別對待
此外,王永平還表示,由于房地產跟宏觀經濟的形勢關聯度還是很高的,比如說北京的寫字樓,近期寫字樓的空置率偏高,從而造成租金有所下行。那么,在大城市人口有所下降的背景下,寫字樓租金出現下調,這對住宅市場的房租也會有所影響。
王永平認為,一線城市的價格對其他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價格走向有連帶影響。雖然不是有直接的資金關聯,但是有很大的心理影響。全國房價看北上廣,北京夠低了,周邊的石家莊的投資者也會有所考慮,該跑的就跑了。因此,我們調整房地產有有法治手段、有政策手段,還有一些行政手段,但是我覺得有一個手段沒有用到,就是信息手段,信息調控。
王永平進一步表示,一旦把市場的情況講清楚了,實際的供求數據呈現給市場,市場的投資者自然會做出明智的抉擇。例如,一旦購房者看到,北京的購房者利用貸款買兩套房、三套房的人占到60%、70%。那一部分投資者就會采取謹慎購房的策略。即使是從事房地產投資賺差價的人,一看市場投機的人越來越多,那他也會變得特別謹慎。
在談到“房住不炒”時,王永平表示,“房住不炒”這個里面有一個問題沒有把商業地產剝離出來。由于商業地產本身具備一定的商業屬性,對于商業地產來說,本身就是用于投機。因此,在進行房地產調控的過程中,建議應該把商業地產剝離出來,應該對商業地產進行區別對待。
王永平稱,房地產這些年出現問題就是一個字“錢”,目前市場流動性仍然集中于住宅。而對于商業地產來說,總體而言,由于融資渠道受限,銷售渠道不暢,使得商業地產的經營者面臨錢少的窘境。那么,比如說用REITs的方式,大家到上邊去買股票,買投資,把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這就能形成良性互動。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華夏時報網
相關閱讀:
- ·亞太區商業地產投資交易額創歷史新高(11/28)
- ·蔡云談商業地產:受互聯網沖擊嚴重 傳統(11/25)
- ·未來10年商業地產如何發展?專家:運營是(11/25)
- ·房企打響TOP10座次之爭:萬科恒大亞軍戰(11/20)
- ·商業地產開發商為何近來突然加碼杭州?(11/18)
- ·中小城市商業地產正洗牌 百強房企所持(11/12)
- ·2019第三季度中國商業地產指數:下沉市(11/07)
- ·“政策+資本”雙驅動商業地產市場進入(10/31)
- ·遠洋集團上半年商業地產穩健突破 在營(08/29)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