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變革 蕭山為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探新路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7/21 15:21:57
(原標題:存量變革 為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探新路 記者:鄭暉)
土地是企業發展的基本要素和重要保障。去年10月27日,杭州灣生物科技谷開園,總投資20億元的健新原力生物醫藥制造基地奠基。有意思的是,這片土地四年前還是水泥廠,于G20杭州峰會前關停拆除;這塊曾被稱為“杭州天堂旁的西伯利亞”的錢塘江灘涂,從鹽場變為農場,再從水泥廠變為生物園區,這是它的第四次變革。
占地600多畝的健新原力猶如“引火線”,領跑著蕭山一場存量變革。這兩年,諸多利用存量的新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長三角生物醫藥國際合作產業園、河上的新材料產業園、南陽的光電數字制造產業化基地等都是相同邏輯。
有專家曾說,改革開放進行到現在,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盤活和優化存量——解決存量問題,更能體現真本事、真功夫。
蕭山工業經過40年的發展,已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塊狀經濟為基礎的鎮街工業園區,帶動了蕭山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畝均效益不高、產業特色不明、配套功能薄弱等問題日益凸顯,影響了經濟可持續發展。
為此,2019年,蕭山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按照集聚發展、效益優先的原則,編制了《蕭山區鎮街工業園區分類發展指引》,并配套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和考核辦法,計劃三年內對全區51個鎮街工業園區按改造提升類、優化轉型類、綜合整治三種類型進行分類管理,制定“一園一策”方案有序推進工業園區分類發展,為數字經濟企業和先進制造業企業發展提供物理空間。
騰挪出來的空間,不再沿襲傳統開發區的開發模式,而選擇以謀劃推動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和國資平臺參與的方式。如河上鎮與華夏幸福以“政企聯姻”的PPP模式推進園區改造、產城融合。畝產稅收從1.85萬元提升到了33萬元,畝均產值從44.67萬元提升到了220萬元。此外,還有政府主導,政府和區屬國資平臺合作,以及政府、企業、產業運營商三方合作等模式。
2019年啟動的18個園區均編制完成了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和“一園一策”改造方案,按照改造方案正在抓緊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2020啟動的園區目前已有5個編制完成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同時今年年初蕭山出臺了存量工業用地有機更新管理細則,細則的出臺進一步規范了更新的流程、放寬了更新的范圍、規范了項目的監管,截至目前,全區已論證通過有機更新項目30個、計劃新增建筑面積約115萬平方米、計劃投資51.5億元,改善了園區的整體面貌,完善了園區的公共配套,加速了產業的轉型升級。
蕭山區鎮街工業園區分類發展工作實踐,實現鎮街工業園區二次開發,確保了工業用地總量保持平衡,優化了產業布局,改變了工業用地分布較散的局面,加快優質中小微企業入園集聚,為工業園區轉型升級探出新路,為蕭山經濟的騰飛注入強大的動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民企轉型升級亟待解決六個問題(06/02)
- ·企業轉型升級 將加速數字化變革進程(05/06)
- ·紹興新昌高新園區:構建區域創新體系 打(04/28)
- ·數字經濟發展提檔加速 推動傳統產業轉(04/16)
- ·一園一策 杭州蕭山鎮街工業園區迎二次(12/11)
- ·創業人員年輕化成為趨勢(10/28)
- ·中介服務業助力杭州江干區樓宇轉型升級(10/08)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