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越劇小鎮的實踐機理分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0/8/24 14:31:29
(原標題:越劇小鎮的實踐機理分析 作者:葉婷婷 作者單位:嵊州市委黨校)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嵊州市越劇小鎮致力于營造一個集戲劇演藝、文化基地、休閑農業、社區教育、鄉村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戲劇生態環境。經過4年的創建,越劇小鎮已取得一定的發展成效和市場影響力。基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越劇小鎮的實踐機理分析,可以為文旅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提供一些啟示和借鑒。
一、“綠水青山”的自然稟賦效益機制
自然資源是基礎性生產要素,為文旅特色小鎮依托自然資源稟賦推動小鎮建設提供了基礎條件。總體而言,文旅特色小鎮的交通區位、氣候環境、地理風貌、資源儲量等自然條件作為比較優勢因素,是小鎮選址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對小鎮的建設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以越劇小鎮為例,一是區位條件優越。嵊州市是浙江四大都市圈交通樞紐,越劇小鎮地處嵊州市甘霖鎮,接軌嵊州城區,毗鄰新昌縣,與甬金、杭紹臺、上三等高速出口及甬金鐵路嵊新客運站均在15分鐘交通圈內。二是生態資源豐富。小鎮依山傍水,依著的山是烏龜山和石宕山,山上形態各異的采石宕,經過大自然的打磨成為獨特的景觀。傍著的水是澄潭江,也就是“浙東唐詩之路”剡溪的上游段。越劇小鎮以這山水為布景,設有水鄉戲臺,仍然保留撐竹排、唱越劇的實景演出形式。
二、“金山銀山”的市場需求導向機制
市場需求決定著文旅特色小鎮建設的方向,是小鎮建設特色產業的關鍵。一方面,文旅特色小鎮需要借助所在地區的特色資源開展經濟活動,市場開發和拓展需要符合當地的消費習慣與偏好;另一方面,文旅特色小鎮當中購物消費、休閑度假等旅游功能的客源輻射區域范圍廣,涉及周邊主要城市。因此,小鎮選址往往是在城鄉接合地帶,是連接城市和鄉村的紐帶,小鎮的產業選擇受產業基礎與市場需求的影響較大。
以越劇小鎮為例,一是拓展市場空間。堅持“越劇為魂,文創為基,旅游為根”的定位,確立“中國越劇朝圣地、華東文旅新地標”目標,按照5A級旅游景區標準,計劃通過3~5年的建設和運營,將小鎮打造成為全國戲曲藝術交流體驗的新樂園、文化產業創業創新的新平臺、文化旅游農業融合發展的新樣本、美麗鄉村提檔升級的新典范。二是加快要素集聚。建設主體方面,越劇小鎮的主要投資方綠城集團,是中國知名的房地產企業,其創始人宋衛平是嵊州鄉賢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專業團隊方面,國家一級導演郭曉男擔任嵊州市越劇小鎮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茅威濤擔任小鎮形象代言人。“知名企業、著名導演、越劇名家”形成的疊加效應,吸引著業界的關注和市場的追捧,有效促進優質資本、人才資源在越劇小鎮形成集聚。
三、“詩和遠方”的文化旅游融合機制
從本質而言,旅游是一種文旅體驗、文化認識與文化分享的重要形式,而文化需要通過旅游這一載體加以傳承與創新。“詩”和“遠方”的融合,并不是部門的簡單疊加,也不是文旅資源的生搬硬套。
越劇小鎮具有較好的文旅融合基礎,通過文旅空間載體、設施建設以及產品創新,將越劇元素更好地融入到了產業轉型、產品創新與小鎮提升的各個方面。一是豐富文旅空間載體。越劇小鎮針對不同演出需求和服務對象設有不同類型的劇場舞臺:“天下第一團”組織全國瀕臨失傳的劇種駐場演出;古戲臺是傳統越劇專場演出場所;田野舞臺承擔以嵊州民間文藝為基礎的實景演出;大師工坊主要提供實驗性越劇的創作演出。二是加強文旅設施建設。越劇小鎮積極爭創越劇主題文化5A級旅游度假區,設有高標準的游客服務中心、濱江水袖運動帶、文旅綜合商業區、精品酒店和主題民宿等文旅設施,小鎮附近配有醫院、越劇藝術學校等公共服務設施。三是推進文旅產品創新。圍繞消費者對文化旅游多元化的訴求,將文旅產品根據客群劃分為親子游、商務游、藝術教育游等主題產品,并依托越地文化資源優勢,開展民俗文化、非遺文化、農耕文化體驗活動。
返回頂部- 責編:8071
- 瀏覽:
- 來源:紹興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