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大膽探索引才機制 讓好項目搭上“政策直通車”
- 杭州寫字樓網
- 2021/2/24 14:06:08
(原標題:一紙簽名,價值1000萬元! 記者:孟嬌 通訊員:葉勁松)
前不久,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委員嚴曉浪在一張表格上簽字,這一紙“簽名”,讓一支從事半導體研發的人才團隊,直接成為高新區(濱江)“5050計劃”B類企業,享受最高1000萬元政策資助。
嚴曉浪簽字的這張表格,是高新區(濱江)人才戰略伙伴專家項目推薦表。去年11月,高新區(濱江)推出人才戰略伙伴專家公推制,只要一位專家在推薦意見欄中簽字,被推薦項目團隊落戶高新區(濱江)后,無須經過常規的認定,就可以搭乘引才政策“5050計劃”的直通車。
“以往,一個人才項目從入選‘5050計劃’項目到獲得B類企業政策支持,一般要經過1-2年時間。”據高新區(濱江)黨委組織部人才辦副主任周穎菲介紹,比如獲評B類企業,不但要經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評定,還要接受融資額度等市場化的檢驗。“如今,通過嚴曉浪等專家的一雙雙慧眼,讓濱江人才項目引進的渠道變得更快,選優效率更高。”
只要專家肯簽字,政府就愿意拿出真金白銀?高新區(濱江)有沒有對項目設限?
“我們相信專家的眼光,對項目沒有附加認定條件。”周穎菲說,這種篤定源自手握“S卡”的硬核“導師”。據介紹,高新區(濱江)目前有12位人才戰略伙伴專家,他們中,不僅有中控科技集團褚健、新華三集團于英濤、海康威視陳宗年、網易丁磊、正泰集團南存輝、大華股份傅利泉等扎根濱江、熟悉市場的知名企業家,也有懂技術、懂研發的中科院院士房建成,此外,還有參與高新區(濱江)產業發展規劃的戰略研究型專家王勝光、王德祿等等。
“創新創業本就是充滿冒險的旅程,濱江鼓勵創新,也寬容失敗。”不過,周穎菲也表示,為保證公平公正,專家須回避利益相關聯的項目推薦。
為了讓專家能夠更明確地行使手中的權力,高新區(濱江)黨委組織部人才辦在組建專家團隊后,給每一位專家都發出了一封信,信中明確了“S卡”背后的引才配套政策,同時也留下了區級領導的聯系方式,作為引才工作的專屬聯系人。
在首張“S卡”發出后,高新區(濱江)第一時間上門與人才團隊進行溝通,幫助人才團隊送政策、找場地、對接企業注冊等相關事宜。
高新區(濱江)探索人才戰略伙伴專家公推制,是推進人才評審方式多元化的一次大膽嘗試。高新區(濱江)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區將不斷解放思想,改革探索,構建更加開放的引才機制,提升人才服務水平,為人才營造更好的創新創業環境。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高新區(濱江)“5050計劃”3.0重磅(11/10)
- ·杭州高新區(濱江)“人才e碼”上線(05/06)
- ·“5050計劃”與杭州高新區(濱江)的十年(05/05)
- ·高新區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業(06/17)
- ·高新區創新創業“5050計劃”奪人眼球(11/14)
- ·高新區準備針對國內人才出臺相關扶持政(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