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浙江房地產企業品牌30強出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8/4 13:58:32
品牌,一個永恒的話題。今年年初,浙江日報啟動的“‘十一五’浙江房地產企業品牌30強總評榜”活動,在地產界掀起了一波春水。把輿論的焦點,集中在了省內各大房地產公司。五年來,他們樹立了怎樣的品牌標桿,塑造了怎樣的城市格局,傳遞了怎樣的建筑美學……隨著最后榜單的揭曉,這一切都有了定論。
本次評選活動得到了各地讀者的積極響應和廣泛關注,紛紛踴躍參與投票推選。活動的評審會由浙江地產界專家方陣以及浙江傳媒界地產報道方面的專家學者組成。此次評選通過浙江首個品牌價值評價體系及打分系統,推出了浙江房地產首個品牌價值總評榜,打造了浙江頂級“品牌盛事”。活動以“追尋品牌精神、探索建筑精髓、彰顯榜樣魅力”為評選主題,從房地產品牌的知名度、忠誠度(口碑)、服務質量、產品品質、公司美譽度、品牌個性、增值潛力和社會責任等八大方面展開調查并召開專家評審會打分認證。組委會綜合量化專家評審團的打分及讀者投票,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評選出了“十一五”浙江房地產企業品牌30強,浙江商業地產品牌五強,以及寧波、溫州、紹興區域地產品牌TOP3。
品牌,房企發展的必由之路
某權威市場調查機構的一項調查表明:中國大中城市將近50%的消費者更看重建筑質量,其次分別有20%和15%的消費者看重開發商的服務質量和知名度。這兩項是房地產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調查表明消費者的購房理念正日趨成熟和理性。特別是在房產市場調控力度不斷加大,老百姓購房更趨于理性的當下,品牌房企開發的樓盤更具有競爭力,開發商如果品牌度高,就意味著擁有雄厚的實力來實現專業化的開發和管理,從而得到購房者的追捧。
地產企業要做大做強,做品牌是最直接的辦法之一。隨著宏觀調控的深入,新一輪的洗牌已經開始,未來房地產品牌的競爭將在更高的層面上展開,要掌握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成為行業內的常青樹,品牌經營是關鍵。品牌的形成需要有多年的積累與行動,這次入圍30強的房產企業,他們的產品遍布全省,甚至全國,經受了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購房者檢驗。
優勝劣汰,品牌是致勝關鍵
在當前銀根緊縮、政府嚴厲調控的背景下,從拿地到開發再到銷售,每一個環節都步步吃緊,這一方面使大牌房地產企業的優勢不斷凸顯,另一方面,中小型開發商的道路越走越窄,使得“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出去”成為殘酷現實。當前嚴峻的形勢下,充足的資金和土地無疑是房地產開發商進一步做大做強的必備武器。對于政府而言,比較明智的做法便是讓資金充裕、注重品牌信譽、強調公司業績的大牌房企拿到土地。比起融資渠道有限、實力和品牌較弱的開發商,確實只有大型品牌房企才有資質來保證規劃品質和產品質量。所以,越來越多的新推土地將“流向”品牌大房企已經成為毫無懸念的事實。品牌房企帶來的品牌效應著實不容小覷。香港和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已然處于品牌房企“壟斷”的狀態,一提到香港的房地產,出現在人們腦海的首先是長江實業、新鴻基、新世界、恒基兆業等企業。在相對完善的良性市場機制下,品牌房企對于規范房地產市場是有一定功效的。當一個行業處于早期階段,產品開始為市場所接受時,利潤率通常是相當高的,往往吸引不少新進入者加入這個行業,使其中一些條件差的企業也有機會取得比較高的利潤。當行業進入成熟期時,增長率逐步下降,競爭加劇,部分實力較弱的企業就要在競爭中被淘汰。
可以預見,未來是實力開發商的天下,做得小的和做得差的將被淘汰,品牌開發商將淘汰沒品牌的開發商,專業開發商將淘汰非專業開發商。未來哪家企業能夠勝出,關鍵在于品牌的競爭力和公司所處地理位置。浙江的房地產市場有著其特有的個性。一些本土房產品牌巨頭已經深入人心,樹立了堅實的品牌基礎。而近幾年剛進入浙江市場的外來大鱷雖在全國范圍內名聲響亮,卻無法在浙江得到同樣的待遇。因此,在本土巨擘與外來大鱷紛紛扎根于浙江市場的當前,對浙江房地產品牌進行一次全面巡禮與排序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洗牌,也為現在撲朔迷離的市場撥開一片明朗的天空。
品牌之路并非一步到位,它需要漫長的積累,浙江房地產品牌30強企業所走過的路正為爭創品牌的地產企業指明了方向。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三家房地產企業的7年轉型故事(09/10)
- ·房企態度分化 長租公寓需升級換擋(09/04)
- ·百強房企新增貨值破6.5萬億元 近三成房(09/04)
- ·遠洋集團上半年商業地產穩健突破 在營(08/29)
- ·杭州新天地集團十年磨一劍 打造商業地(08/23)
- ·房企融資戴上“緊箍” 多家房企已被暫(08/19)
- ·港資頻頻入局 杭州成高端商業綜合體新(08/19)
- ·杭州濱江區55家企業獲品牌標準獎勵兌現(08/08)
- ·多面承壓 商業地產面臨集體突圍(08/07)
- ·全國商業地產市場進入高度競爭期(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