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上班族們:請把爸媽加進你的微信朋友圈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8/28 11:27:11
繼微博之后,微信火了,我們把生活曬在微信上,看著朋友的分享。有人清晨一張照片曬早餐,中午一張照片曬晴朗的天空,晚上一張照片曬晚高峰。如果你在開開心心打飛機沖排名的時候,在沒心沒肺曬自拍照的時候,一個來自父母的“關注”請求,你會怎么處理?
最近,黃龍商圈黨委發出了一個讓很多年輕人詫異的倡議:請把你的父母加入微信朋友圈。
一份小調查:你會和家人共處一個微信圈嗎
“我前段時間看到有文章說,現在90后的孩子玩微信朋友圈,都要把爸媽拉黑。”黃龍商圈黨委書記盧瑩說,她當時還不太相信,結果在身邊的朋友中小范圍調查了一圈,發現還真有這回事。“現在的80后、90后小青年,要么覺得爸媽在朋友圈里就是間諜,平時自己傲嬌地慘叫一下或者賣個萌,就會接到爸媽語重心長的試探和慰問來電;要么覺得爸媽在微信朋友圈里是個格格不入的外星來客,老是刷屏轉發各種心靈雞湯和勵志文章。”
于是,黃龍商圈通過網絡給寫字樓里的上班族們發了一份調查:你會和爸媽或子女共處一個微信圈嗎?
調查結果涇渭分明:30歲以下還沒孩子的白領,都覺得爸媽最好別在微信圈里;40歲以上有孩子的白領都表示非常喜歡看孩子的微信圈,有家長刷微信就是為了看孩子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樣的。
年輕人:爸媽潛伏微信,被監視,發言土
很多25歲以下的年輕人都覺得,爸媽確實在微信圈里干預自己的生活了。
有人覺得自己被關懷過度了。“我那天就發一下被淋濕的褲子,我媽、我爸、我奶奶都給我打了關心電話,他們從有沒有感冒,到回家得洗頭、出門做什么去了、有沒有完成工作等等方面關懷了我一遍。我直接就覺得我沒法在朋友圈發照片了,萬一我發個半夜12點赤膊去吃宵夜喝酒的照片,我爸媽還不得把我的電話打爆了,或者直接給我快遞醒酒湯了。”
有人覺得代溝了。“我那天就拍了兩張吃飯的照片,結果一起吃飯的朋友就被父母盯上了。我媽就開始問,是同事嗎,是同學嗎,左邊那個是女朋友嗎……我直接崩潰了,我的本意是曬吃的,看桌子、盤子才是主角啊。”
還有人覺得爸媽的發言太土。“我發了一張金在中(注:韓國歌手)的照片,夸了兩句,然后我媽就覺得我審美太扭曲了,這種又瘦又會打扮的男生,不適合帶回家的。”
還有人很反感爸媽不停地曬心靈雞湯類文章,比如“背完這278句,你的英語口語不成問題”、“花3~5秒存一下吧,以備不時之需”、“在孩子面前盡量少玩手機,自省”等等。“我媽每天在微信上刷3次屏,早上起床一次,午睡醒來一次,晚上看電視后再一次。每次刷屏后,我的手機上經常十分鐘內一下子跳出了20條類似的文章,那鋪天蓋地的心靈雞湯讓我覺得索然無味。我只有深更半夜才能看到對胃口的朋友圈信息。”
做爹媽的:孩子在外,靠微信看“直播”
小記把這些年輕人的抱怨悄悄拿去給45歲以上的媽媽爸爸級白領看,很多人點點頭,然后又傷感地說一句:“真是有代溝了呀。”
“我也是個媽媽,我的朋友群里有個媽媽在說,孩子去北方讀書了,平時打電話聯系也少,自己要想多了解孩子的生活情況,主要就在微信上看他曬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做什么。萬一他要把我從微信朋友圈里拉黑,我真要傷心壞了。”盧瑩說。
于是,黃龍商圈黨委發出了“請把父母加入你的朋友圈”這個讓孩子覺得有些“背”的倡議。
倡議書里有幾句話寫得挺好:
雖然歌里唱著:常回家看看,可我們到底有多少時間能回家看看?
你吃了什么、幾點回家、幾點睡覺、有什么快樂或者傷心的事?你愿意把生活通過朋友圈分享給朋友,但是你愿意把這一切分享給你的爸媽嗎?
你知道嗎,爸爸他*的餐桌,孩子的消息是最好的下飯菜;孩子的生活比任何8點檔電視都精彩。如果你沒辦法承歡膝下,至少可以不要拒絕讓他們加入你的朋友圈。他們會傷心。
“這則倡議發出以后,很多年輕人開始反省自己對爸媽的心理關注不夠,老人家確實沒有什么更好的渠道來了解自己。”盧瑩覺得,能讓小青年們反省一下對父母關閉了太多“溝通”渠道,就是活動成功的地方。
心理咨詢師:做爹媽的,試試多點“贊”
“有個做外貿的姑娘,給我們分享了一個特別好的交流例子,可以推薦給很多小白領。”盧瑩說。
姑娘姓高,每天晚上都會拍一張晚飯照片在朋友圈里,因為她的工作時間晚飯是不能回家吃的。奶奶看了微信照片,就會很放心,覺得吃得不錯;而媽媽會很擔心,覺得肉太多,菜太少,喝可樂容易胖。而這些信息,都是家長在自己的飯桌上交流的,不會在朋友圈給孩子回復,即使有時候會提點一句,一個星期也絕對不超過兩次。這樣爸媽也開心了,孩子也沒覺得被打擾。
記者也采訪了杭州親和心理健康中心的心理咨詢師、對親子關系很有研究的唐志東。他說:“微信這個平臺是用來分享的,爸媽如果以指導孩子工作生活的姿態出現肯定不受歡迎。”
他舉例,同一篇勵志文章,如果是爸媽發的,孩子就覺得不爽;如果換成是朋友發的,就覺得還過得去,這是因為有些孩子從小到大被家長用鄰居的孩子對比著, 潛意識就覺得你發這種勵志文章就是因為我這些方面做得不好,就是在指責我。“如果父母的意見太多,孩子就會覺得你把我當成弱智孩子,肯定不高興并且反抗的。”
唐志東建議:如果真想在孩子的朋友圈里如魚得水,有時候點個“贊”,不要多說就可以了,要教育還是實地比較好,網上就當看客,如果孩子真的關閉了朋友圈這個溝通通道,爸媽還是要反省的。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市中心有幢“比薩斜塔”寫字樓(06/20)
- ·杭州黃龍商圈跑出 便民利企“加速度”(05/21)
- ·寫字樓白領們愿意響應上班早高峰不擠不(08/31)
- ·寫字樓白領不再是“高大上”的代名詞(07/18)
- ·黃龍商務區仍是杭州世界500強的扛鼎之(04/21)
- ·杭州黃龍商圈每年誕生5幢稅收億元樓宇(12/22)
- ·杭州寫字樓白領 停車操碎了心(11/26)
- ·寫字樓上班族,謹防辦公室空氣污染(06/26)
- ·杭州一群寫字樓白領最近熱衷走路(06/02)
- ·寫字樓上班族午餐黃金準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