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反詐聯席辦發布2017年上半年前十大“詐騙套路”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7/9/29 11:09:26
近日,杭州市反詐聯席辦聯合國務院聯席辦錢盾反詐平臺,總結發布了今年上半年杭州地區十大詐騙套路,據數據顯示,網絡刷單、冒充熟人(領導)詐騙,以及網絡購物詐騙是2017年上半年杭州地區最為常見的詐騙套路,占全市的詐騙類型的44%。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不被騙子套住,了解熟悉騙子的套路很重要。那么,排名前十的詐騙套路是什么;如何防范,破解套路?看這里!
TOP1:網絡刷單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4日,張某的手機收到一則刷單短信,以高額傭金誘導其加QQ了解詳情,按照對方要求進行小額刷單,收到對方返還的本金和傭金共計99.8元,此后對方以完成刷單任務需要激活賬戶為由讓其轉賬,張某相信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先后十次掃描對方提供二維碼共轉賬至對方賬戶13萬余元,對方一直未將錢返還,才發現被騙。
騙術揭秘:騙子以高額傭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事主刷單做兼職并承諾會提現。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多時,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激活賬戶為由,要求事主繼續刷單或匯保證金,騙取金額。
警方提醒:刷單就是騙局,請廣大市民朋友們不要相信。
TOP2:冒充熟人(領導)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31日9時許,徐某在蕭山區某酒店大廳,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司“陳總”,現在打過來的號碼是以后工作用的。隨后,“陳總”又打電話,稱有幾個領導要來檢查,需要用錢送禮,可公司財務還沒上班,叫徐某先打10萬元現金過去,并發來一個銀行賬號,徐某信以為真,通過網銀轉賬10萬元,將轉賬截圖通過微信給“陳總”,對方未回,事主打電話給陳總原來的號碼,經過交談才知上當受騙。
騙術揭秘:騙子狐假虎威,冒充事主領導、朋友或者政府官員撥打事主電話或者加QQ、微信好友,騙取當事人信任,以臨時手頭緊、需要給他人匯款送禮為由向事主借錢。
警方提醒:遇到騙子熟人要轉賬、借錢等操作,打個電話進行二次確認便能拆穿騙局。
TOP3:網絡購物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4日有人通過微信聯系鄧某,向其詢問是否購買IPAD mini4,并表示貨品隔日就會送到,后經協商,對方同意以2180元的底價將IPAD mini4賣給鄧某,隨后鄧某表示想要進購50臺,并向對方轉賬109000元,后其向對方詢問快遞單號時,對方一直未給其回復,發現被騙了。
騙術揭秘:詐騙分子通過假網站、社交媒體發布虛假信息,以低價為誘餌,吸引被害者上鉤。等你轉賬之后,騙子便消失不見。
警方提醒:要通過淘寶等正規網站進行網購交易,雙方都有保障。
TOP4:冒充購物平臺客服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9日,葉某接到一名自稱是某購物平臺客服的女子電話,葉某購買的衣服存在過敏問題,廠家現可以退貨退錢,但是葉某信用評級不夠,騙子指導事主用某借貸工具,轉賬出來,通過掃描付款二維碼來刷信用,之后再返還給事主,事主信以為真,操作以后,未收到返款,方知被騙,遂報案,被詐騙9300元。
騙術揭秘:騙子通過黑市買入受害者的個人訂單信息,以“退款,退貨,補償”等利益刺激受害者進行相應操作。利用受害者對借貸平臺的不熟悉,或者通過釣魚鏈接,惡意二維碼等手段,將錢卷入自己賬戶。
警方提醒:網購出現質量問題、訂單錯誤,要求退款退貨,請在官方網站上與賣家進行核實。
TOP5:QQ、微信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7月13日,公司老板用QQ聯系楊某,讓他匯30萬元錢到戶名為“伏某某”的賬號上。于是楊某就叫了財務經理王某,經商量后,就用公司的賬戶將30萬人民幣匯到戶名為“伏某某”的賬號上。后老板回到公司,楊某當面求證,老板否認,后發現原來是有人盜用其老板QQ,這才知道自己被騙了。
騙術揭秘:騙子加財務人員QQ,把財務人員拖入公司高層QQ群,或盜取事主單位領導、同事等頭像,QQ、微信聯系財務人員,要求匯款。
警方提醒:遇到熟人轉賬、借錢等,通過電話或者面對面確認。
TOP6:購買虛擬物品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11日,葉某通過手機登錄YY網絡平臺,騙子冒充的網絡主播yy加其好友,稱可以參加充值6000元返還5000元的充值活動提升平臺內級別。隨后葉某用掃描嫌疑人發來的二維碼并支付了6000元,騙子又給了一個付款二維碼,稱讓葉某掃描后,便可歸還5000元。葉某相信了。但最終金額沒有返還,騙子稱是操作超時了,讓葉某再掃一次。最終葉某掃描了5次二維碼,共損失51996元。
騙術揭秘:騙子利用返還、返利等借口,讓市民多次掃描付款碼。這個二維碼其實是付款碼,每掃一次便是資金的損失。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掃描陌生二維碼,同時收、付款碼要分清。
TOP7:冒充公檢法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16日,李某接到一自稱是電信營業廳工作人員的男子電話,假稱其涉嫌犯罪并將電話轉接至沈陽市公安局,對方稱事主涉嫌貪污洗錢案,要其添加指定QQ號進行視頻聊天辦案,后要對其的資產及其工作單位的資產進行清查。李某登錄指定網站,填寫相關銀行卡信息并插入公司u盾進行驗證后,察覺被騙,但已被轉走人民幣357.43萬元。
騙術揭秘:冒充公檢法詐騙一般是冒充公安、檢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違法犯罪為理由,要求將資金轉入安全賬戶。騙子為了體現真實性,甚至還會制作假的通緝令,以達到其操控被害人的目的。
警方提醒:接到自稱公安、法院要求配合調查,進行資金轉賬的電話不要聽,安全賬戶就是騙局。
TOP8:網絡貸款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9月3日,樂某收到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短信,顯示他的貸款申請已通過,要求添加QQ詳聊。樂某根據提示就加了對方QQ,對方稱要繳納3千元的保險金,事主以現金匯款給對方指定賬戶;對方又說事主信用額度低要繳納9千元,事主又以現金匯款給對方賬戶;然后對方接二連三提出各種匯款要求,樂某也不斷匯給對方。最后因一直未貸到款項,才發現被騙,損失價值47000元。
騙術揭秘:騙子注冊虛假釣魚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由于當事人在銀行無法貸到這么多的款,或者貸款利息較高,會通過搜索軟件搜索小額貸款公司,后就會被嫌疑人以利息、保證金、還款能力、提高額度等理由騙取金額。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相信路邊快速貸款的小廣告,很多都是騙局,市民需要貸款,還是要通過正規途徑、走正規手續。
TOP9:投資理財
典型案例:2017年8月19日,姜某在手機上網時發現一個投資平臺,投資了1000元試了試水,后發現賬號多了65元。于是購買了一個15000元項目的,最終收益6000元。第三次投資時,姜某購買15000元和30000元的項目,當想要提現時,系統提示賬號被停權?头Q項目重復投資屬違規,要充值30000元才能開通VIP,否則將停權,于是姜某充值了30000元,發現還是不能提現。客服稱還要投資128000元的項目才能提現,事主就向賬號充值77000元,買了12.8萬的投資項目,后又匯款5萬元。最終被騙超過20萬元。
騙術揭秘:犯罪嫌疑人在各大平臺發布虛假信息,以高額利息、利潤投資回報,誘使受害人上當,嫌疑人或稱“導師”“操盤手”,誘惑當事人將錢充值進平臺,或者匯款至嫌疑人賬戶。初期投資時會給受害人一點甜頭,當后期受害人投資較大時,本金會全部虧損,平臺也會關閉。
警方提醒:投資需謹慎,最好選擇正規平臺進行投資。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要相信有過高利息的投資項目。
TOP10:機票改簽詐騙
典型案例:2017年8月27日16時,陳某收到一條短信,稱其預訂的航班因機械故障已取消,讓其及時聯系客服辦理改簽或退票,其便撥打了短信上的電話,一名自稱東方航空客服的男子接聽了電話,稱幫其辦理改簽,并有300元的誤機費,讓其關注東方航空的公眾號,其關注后對方發來一個誤機費的鏈接,其點擊進入后填寫了相關身份信息和微信支付密碼,之后又按照對方提示重復操作,等其操作完后發現其微信綁定的銀行賬戶內被扣1萬余元。
騙術揭秘:騙子發送短信或者電話聯系當事人,以飛機機械故障或天氣不行,要求當事人機票改簽或者對當事人作出補償、退款,后騙取金額。
警方提醒:機票退改簽請聯系官方客服進行核實。(原標題:杭州市反詐聯席辦發布 2017年上半年前十大“詐騙套路” 據杭州防詐騙官微)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電話詐騙,杭州城東老人1000多萬拆遷款(05/14)
- ·春節將近 這份防騙指南請收好(01/31)
- ·編造“背景” 山寨“部級單位”如何依(01/15)
- ·警方支招防范這十類常見的通訊網絡詐騙(11/20)
- ·現在正是招工季 職場“小白”要當心(03/15)
- ·“公安監管局”來電被騙 警方及時幫助(01/22)
- ·突然接到“總監”電話 剛入職場的她被(12/13)
- ·警惕微信新騙局 18位數字付款碼千萬不(12/13)
- ·陳會計被騙走77萬元后追回 杭州這兩個(08/21)
- ·警惕!騙子冒用95533發短信 里面的網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