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行小生意“注血”民營經濟回暖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0/8/19 14:26:10
貸款
后金融危機“小狗經濟”如何不差錢
“金融18條”能解中小企業資金渴嗎?
盡管吆喝了很多年,中小企業融資仍是一道難題。就在中小企業對于信貸資金饑渴之時,“一行三會”帶來一場及時雨。
近期,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金融18條”)。意見明確,要把改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擴大中小企業信貸投放,作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信貸經營業務的重要戰略,要確保小企業信貸投放的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
業內人士稱,“一行三會”這次聯合使出的“18拳”若真能招招有力,中小企業融資之道或將柳暗花明。
A
資金問題讓民企經歷“生死關”
2008年,對于中國飛洲集團來說,是生死攸關的一年。
“我們這個行業受宏觀政策的影響很大,金融危機時更是深受影響。”回憶起當年的困境,集團副總裁王偉仿佛仍心有余悸,對記者深深嘆了口氣。
當年,這家企業及其供應商的周轉資金遇到很大問題。烈日炎炎的夏日,資金的缺口卻像座冰山,沉甸甸地壓在“飛洲”各位老總的心頭。
在遞交了無數申請材料,遭遇了無數否決后,飛洲集團找到了一向對民營經濟觸覺敏感的農行臺州分行。該行對其進行了調研后,決定把“觸角有效延伸到中小企業集群中心”。
2009年10月,農行為飛洲集團上游6家企業,如華杰金屬、京峰塑業等,提供了7400萬元的產業配套鏈客戶授信。
飛洲集團及其配套企業獲得的授信,在農行內部被簡稱為“飛洲系授信”,是農行臺州市分行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首創的產業配套鏈客戶授信模式。即只要有一家龍頭企業作擔保,其配套鏈上的上下游中小企業就可以一并輕松獲得授信。
產業配套鏈客戶授信模式不僅能解決龍頭企業資金問題,而且也能滿足上下游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融資需求,一推出便受到臺州企業的廣泛歡迎。“企業要做大,必須要有資金。”王偉說,“臺州農行這一貸款給我們帶來的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自2009年6月推出該產品至今,農行臺州分行已支持產業配套鏈企業115家,授信總額25.95億元。
“飛洲系授信”的推出,為中小企業融資開了一個小口子。但這還遠遠不夠。
“宏觀經濟層面上,近兩年金融危機對中小企業影響非常大,這是大家都看到的。”位于杭州市慶春東路上的某城商行行長如是說。
“金融危機這幾年,在基礎設施信貸規模上,銀行都是大筆投入,從幾十億到上百億,但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該行長說,在浙江,無論什么時候,民營企業的貸款缺口肯定都是有的。
B
融資難到底難在哪里
管理粗放,融資頭號“殺手”
“哪里中小企業發展得好,哪里融資的缺口就大。”省銀監局辦公室新聞信息科科長蔣照輝表示。
據統計,我國在主板市場上市的企業有1000多家,這些大都是國有企業,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只有少數產品成熟、效益好、市場前景廣闊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產業類企業,才可以爭取到直接上市籌資或者通過資產置換借“殼”買“殼”上市的機會。
具體在我省,民營經濟發展模式被經濟學界形象地描述為“塊狀經濟”,是指以制造業為主體,具有產業集群特征,富有浙江特色的區域經濟形態。
然而,這些過去被稱為“小狗經濟”的產業集群,卻難掩背后小打小鬧、小富即安、管理粗放的弊病,這也成為融資難的頭號殺手。
目前,我省相當一部分中小企業的現狀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占主導,家族式管理相當普遍。換句話說,就是鄉鎮企業風格濃厚,管理起來難度大、成本高。而這一自身弱點,注定了中小企業將因為規模過小,缺乏可持續和規模化發展能力,而不具備貸款條件。
資本市場不成熟限制融資渠道
資本市場不成熟,也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大瓶頸。
在我國,中小企業股票融資僅占國內融資總量的1%左右,中小企業大多因為不具備發行股票、債券條件,最后只能依賴銀行借款這一籌資方式。可以說,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限制了中小企業開辟更多的融資渠道。
另外,小企業的征信記錄,也是銀行考慮是否發放貸款的重要一環。
“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內很多體制都不完善,誠信問題比較突出。”某總部在廣東的股份制銀行杭州分行信貸部負責人說,“現在不一樣了,央行有征信系統,銀行可以查到每個企業的信用記錄。如果曾有過不良信貸記錄,那么,這家企業要想在銀行貸款,銀行就要掂量掂量了。”
C
大銀行如何“吆喝”小生意
農行:開發小企業“透支寶”
隨著近幾年浙江中小企業視野拓寬,發展逐漸成熟,事實上,國有大銀行已經在嘗試轉變思路:以前大銀行不屑一顧的中小民企,如今正漸漸成為“座上賓”。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3月底,浙江省銀監局轄內銀行對小企業貸款余額8883億元,比年初增加837.4億元,同比多增85.4億元,增長10.4%,增速高出全部貸款3個百分點。
其中,農行先后多次降低“門檻”,向中小型企業拋出信貸“繡球”,在全省各地因地制宜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做創新產品。
在臺州,為解決買賣雙方的風險分擔問題,農行最近辦理了全省農行首筆國內信用證業務:買方無須在賣方交貨前支付貨款,賣方只要按照規定交單即可取得貨款。換句話說,就是以銀行信用代替企業信用,有效地解決了貨到不付款、款到不發貨的難題。
在溫州,針對當地信用環境良好、信貸資產質量高的特點,農行浙江省分行開發出小企業“透支寶”創新產品,即通過簽訂最高額擔保合同,為客戶提供一定的透支額度,實現透支額度的自動化審批及提款,大大方便了中小企業。
在全省各地,農行開發了小企業廣泛推廣的標準廠房按揭、廠商銀三方保理、對公賬戶透支業務等產品,通過逐步積累試點經驗,不斷完善產品功能和產品結構體系。
截至2010年6月,農行浙江省分行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496.83億元,占到全部法人貸款余額的81.06%;增量占到全部法人貸款增量的96.85%。
建行:聯合阿里巴巴推出“E貸通”
對于中小企業這塊大蛋糕,建行也覬覦已久。
傅和興、王寶國和馬建東是杭州市江干區丁橋鎮三家家具企業的總經理,在阿里巴巴網上各開了一家網上店鋪,是阿里巴巴的誠信通會員。雖然有自家工廠,但企業的土地和廠房都是租來的,無法作為抵押品到銀行申請貸款。但出乎意料的是,近日,三家企業各從建行獲得了一筆數目不小的貸款,總額高達800萬元。在貸款額度內,還能獲得循環授信。
原來,這三家企業是通過阿里巴巴平臺自發組成網絡聯保體,向建行申請了“E貸通”網絡聯貸聯保貸款。
2007年10月,建行浙江省分行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廣“E貸通”系列產品,包括網絡聯貸聯保、大買家供應商融資、網絡速貸通等。網絡聯貸聯保只需要阿里巴巴誠信通客戶組建聯保體,聯保體成員之間互相擔保,大買家供應商融資則是供應商企業以網上大買家的訂單為依據申請貸款,不需要提供抵質押或擔保。截至2008年底,“E貸通”累計向533家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累計貸款12.39億元,不良貸款額為零。
阿里巴巴網將“E貸通”形象地稱為“都江堰項目”。“阿里巴巴是中小企業的聚集地,‘E貸通’就像是一個蓄水灌溉工程。我們是在鋪設水管,把廣大中小企業和資金池連接起來,給它們帶去急需的水。”阿里巴巴網絡運營部資深總監胡曉明說。
據了解,企業只需通過阿里巴巴網頁上的鏈接,就能連上建行“E貸通”平臺,在網上申請貸款、提交申請。銀行也是通過網絡了解企業信息,自動化批量處理企業的貸款申請、簽約、發放、回收,貸款程序由此大大簡化。從客戶營銷到放款的時間由1個月縮短為5天。
D
草根銀行:
小生意做出大文章
新生的城市商業銀行也在破冰之路上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浙江省泰隆商業銀行是金融界出名的“草根銀行”。作為服務中小企業為基礎業務的銀行,泰隆一直將目標定位于“做小”,要求員工們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該行甚至高薪聘請銀行客戶經理,長年深入農村做中小企業信貸調查,以求達到等客上門到主動尋訪的轉變。
在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過程當中,泰隆還從“三品”(企業主的人品、企業經營的產品、企業及企業主所擁有的物品)和“三表”(水表、電表,如果是外貿企業,還要看海關報表)等進行多方面了解,做到眼見為實,知根知底。
從安徽老家來杭州創業的老吳,就是泰隆微小客戶的典型代表。
2006年,老吳從老家來到杭州,用50萬積蓄注冊了一家小型的物流公司。2009年10月,杭城房價暴漲。公司所在的城西房租調整,需要一次性繳納3萬多元的房租。但此時,老吳手頭只剩下幾千元錢。
在一家家銀行輪番碰壁后,老吳找到了泰隆。泰隆在對老吳進行了事無巨細的財產等方面核查后,并在老吳提供兩個擔保人的情況下,同意向其發放1年期的3萬元保證貸款。
此外,泰隆還利用自己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特點,針對微小客戶推出了百姓創業貸款、道義擔保貸款、創業通等多項貸款業務。以道義擔保貸款為例,這種“小企業主貸款,父母擔保” 的業務推出至今,貸款戶數已有1200多戶,貸款余額約為6.2億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過一筆不良貸款。
破冰之路
2005年2月25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非公36條)
2009年5月19日
銀監會、科技部聯合發布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指導意見
2010年5月13日
國務院發布《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民間投資36條)
2010年6月30日
“一行三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 (金融18條)
E
“金融18條”
能讓中小企業不差錢嗎
每年的全國兩會上,中小企業融資難總會成為關注的焦點。
為解決長久困擾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這是繼2005年出臺“非公36條”、2009年出臺《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指導意見》和2010年出臺“民間投資36條”后,“一行三會”為推中小企業融資上新臺階,再次下的猛藥。
“金融18條”強調,需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拓寬融資渠道,著力緩解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的融資困難,支持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經濟學家、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與以往出臺的扶持措施相比,“金融18條”在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的具體措施上做了更加細的規定。比如新條文規定,要把改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擴大中小企業信貸投放,作為各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信貸經營業務的重要戰略,確保小企業信貸投放的增速要高于全部貸款增速,增量要高于上年。
拓寬符合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特點的多元化融資渠道也是“金融18條”的亮點之一,即鼓勵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等設立創業投資企業,逐步建立以政府資金為引導、民間資本為主體的創業資本籌集機制和市場化的創業資本運作機制,完善創業投資退出機制,促進風險投資健康發展。
權威人士認為,如果“金融18條”實施到位,不僅能大大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對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都將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F
杭州推小額擔保貸款
最高可貸20萬
“這幾年,銀行一直在努力尋找中小企業拓展與風險控制的平衡點,但現在市面上推出的金融產品創新太少,基本仍停留在初級的資產抵押貸款,而中小企業因有形資產有限,融資困局依然存在。”浙江省企業家協會某負責人如是說。
他認為,大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銀行并不缺乏業務,作為銀行自身來說必然是以盈利為主,因而創新動力不夠。
“政府可出面為中小企業建立更多的融資平臺,比如對于一些具備條件的民間金融組織,可考慮將其‘扶正’,或建立政府層面的小額擔保貸款機構等。”該負責人呼吁。
這一想法,與杭州市政府本月推出的小額擔保貸款新政不謀而合。
8月2日起,杭州市主城區正式受理新的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想在網上開店,或租個門面開文化創意類小店的創業人員,錢不夠,都可去申請,最高貸款額度20萬元。有主城區戶口,還能全額貼息。
根據以往政策,小額擔保貸款采用擔保公司進行擔保、申請貸款人提供抵押物做出反擔保進行風險防范。這樣的程序,往往會對申請人順利申請貸款造成一定的障礙。杭州小額擔保貸款新政則創新了風險補償機制,改為直接由六個主城區和杭州經濟開發區、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分別建立小額擔保貸款風險基金,市本級按相同額度進行配套,專項用于小額擔保貸款可能出現損失的風險補償。
“首期風險基金預計將達數千萬元之多,足以滿足目前杭州市小額擔保貸款的風險防范需求。”杭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人說,“這一創新,將大大提高經辦銀行發放貸款的積極性。”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需要政府和銀行一起來努力,但同時,中小企業更應當自強。”省企業家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小企業來說,同樣應該就如何破解融資難的問題進行深思,和銀行一并尋找更好的合作方式。
“只要產品有銷路,有市場,有前景,自然有貸款。”浙江省銀監局表示。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青年時報
相關閱讀:
- ·成思危:浙商“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要不(10/28)
- ·杭州余杭區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正式(09/05)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成本下降超1個百分點(08/21)
- ·上半年浙江新增減稅734.6億元 擦亮民營(08/19)
- ·民營經濟成嘉興平湖特色小鎮發展主力軍(08/16)
- ·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強基礎方能利長遠(08/06)
- ·央行:要切實降低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成(08/06)
- ·杭州余杭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上線(07/19)
- ·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