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學術造假交大教授不算重量級 或有校長院士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2/12 14:11:29
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日前發布通告,正式撤銷西安交通大學原教授李連生等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決定,收回獎勵證書,追回獎金。
這是中國首例因學術造假被撤銷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獲獎項目。在獲悉這一消息后,曾連續幾年對李連生涉嫌學術造假進行實名舉報的西安交大幾位退休老教授表示,此舉顯示了國家對打擊學術造假的態度和決心,對于凈化學術空氣具有積極意義。
老教授挺身舉報學術造假
2007年年底,西安交大退休教授楊紹侃看到一個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的公示,報獎者是李連生等人,項目是“往復式壓縮機理論及其系統的理論研究、關鍵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公示信息讓他驚訝,因為李連生根本沒有從事過他所申報的課題的研究。
楊紹侃找到幾位老同事商討,包括郁永章教授、陳永江副教授、林槑教授、馮全科教授和屈宗長教授。他們都是我國壓縮機研究領域的資深專家。其中4人已退休,馮全科和屈宗長在職。
他們在李連生等人的報獎推薦書中發現大量弄虛作假的內容,便向校領導口頭反映了這一情況。
2008年初,幾位老教授向學校提交了針對李連生所報獎項的書面意見。此后,他們向西安交大黨委、紀委等多個部門同時發出公開舉報信,舉報李連生等報獎造假。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接到學校科研處通知,李連生等人的一等獎申報材料已從教育部撤回。
隨著調查的深入,他們還發現李連生獲得的陜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以及2005年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經濟效益的證明材料上也存在諸多問題。
于是,老教授們繼續向有關部門舉報李連生等學術造假問題。
隨著對李連生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與核實,2009年4月,西安交大決定免去其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職務;2009年12月,針對李連生相關學術不端問題,西安交大學位委員會決定免除其博士生導師資格。
2010年3月21日,西安交大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委員會和校黨政聯席會議決定:鑒于該校教授、長江學者李連生嚴重學術不端行為,取消其教授職務,并解除其教師聘用合同。
據了解,李連生已于2010年調離西安交大。
打擊學術造假的一聲春雷
2011年2月,科技部和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布通告,經調查核實,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渦旋壓縮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的推薦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嚴重抄襲和經濟效益數據不實的問題。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第二十一條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第九十二條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核同意,并經國務院批準,決定撤銷“渦旋壓縮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所獲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收回獎勵證書,追回獎金。
“這真是新年的一聲春雷,非常鼓舞人心,弘揚了正氣,對學術造假行為是有力的打擊和震懾,對于那些心存僥幸,企圖在學術上弄虛作假的人則注入了一劑清醒劑,對他們進行了及時的教育。”近幾年來,83歲的陳永江副教授在自己的博客中詳細記錄了他們舉報李連生等人學術造假的全部過程。
還在外地的郁永章教授聽說了這個消息后也十分興奮。他說:“科技部撤銷了李連生等人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堅持了正確的原則,國家科技獎就是應該獎勵那些真正的科技成果,不能讓弄虛作假者蒙混過關。”
記者2月10日從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了解到,對于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撤銷李連生等200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決定,西安交大表示歡迎,并稱這是學校主動向科技部提出撤銷該獎項的申請后,科技部經過嚴格程序認真作出的正確決定。
方舟子:交大教授不算重量級 造假或有校長院士
“我希望這是來自官方的積極信號,但還不容樂觀。”方舟子對記者表示,這是第一個國家級的獎項因為涉及學術造假而被取消。他回憶說,西安交大六名教授舉報李連生造假的舉報信最早就是在其主持的新語絲網站上公布的,最后能有這樣一個結果“很不錯”。
方舟子眼中,李連生還不算是重量級人物。“在我掌握的可能造假的人中,有大學校長、副校長、兩院院士,還有知名大學的著名教授,地位越高,越難處理。”
他對記者反復強調,李連生事件可能只是一個特例,不能因此對目前中國反對學術不端的形勢給予過分樂觀的估計。“實際上,中國學術不端的情況還要嚴重得多,很多也曝光了,但是基本上沒有受到處理。”方舟子直言,雖然有關部門聲稱對學術不端“零容忍”,但實際上很多“還是忍了”。
學術不端曝光后卻沒有得到應有懲罰,其負面作用甚至超過學術不端本身。方舟子說,“如果對學術不端不能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這樣就無法起到警戒作用,反而讓造假者更加肆無忌憚。”
方舟子認為官本位的科研體制是學術造假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有些部門在處理學術造假的時候很不盡力,甚至包庇腐敗,造成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表面上有渠道,但很難起作用。”
“解決學術造假不是那么容易,它涉及方方面面,不是單純學術界內部的事情。”方舟子提醒。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閱讀:
- ·戳破流量造假,粉絲不該當“韭菜”(06/12)
- ·流量造假,自媒體不能自嗨(03/27)
- ·男子造假賣茅臺涉嫌詐騙 被判11年罰5萬(03/25)
- ·互聯網平臺數據造假,我們忍你很久了(10/24)
- ·房地產開發商總喜歡夸大銷售數據(03/21)
- ·全球現存約1500所“野雞大學”美教育部(07/17)
- ·國內學歷注水瘋狂 湘鄂贛“野雞”大學(07/15)
- ·海歸學歷造假風靡 浙江去年45份“海龜(07/14)
- ·內地學歷偽造已成龐大產業 部分官員熱(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