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讀《論語》
- 杭州寫字樓網(wǎng)
- 2011/2/16 13:48:12
孔子待弟子 也打小九九
換個角度讀《論語》
無論是否愿意承認,孔子都稱得上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精神象征符號之一。他離我們很近,世人皆知有孔子,《論語》中的經(jīng)典段落,老百姓也大多耳熟能詳。他也離我們很遠,因成了“符號”,反而讓他的公眾形象變得異常模糊。仿佛他只能是記在書里,刻在石像上,供在廟里,但,那是他嗎?有幾個人讀懂了他?
自這位“大成至圣先師”去后,經(jīng)過不斷地“被闡釋”,已變換了無數(shù)個模樣。這使得今天的我們難免遭逢如下困境:不僅從時間上離孔子愈來愈遠,甚而從心理體認上也離他更為遙遠,以至于我在面對橫空出世的那許多打著“孔子”招牌的圖書,反而不知該相信誰,又該讀誰?
一如我現(xiàn)下捧著的這本《非常師生——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名字很新潮,內容很顛覆。我依然有絲疑慮,這回石毓智教授筆下的“非常”孔子會是真實的嗎?會不會又是一個貌似語出驚人、實則不堪一擊的偽孔子論?
給《論語》換個讀法
“讀”孔子其實依舊離不開《論語》。哎,只是《論語》都快被讀濫了,還能有什么新意?好在,石教授換了個讀法。
眾所周知,《論語》采用的是語錄體。從好的方面說,它把孔子的原話刪繁就簡,往往是抓住其最主要的點壓縮為提綱式語言,再用很簡明的方式傳達給人,方便后人記憶學習,流傳到今的許多名言警句都出自于《論語》,正說明這種語體的優(yōu)勢。從不好的一面說,因為它對文字的濃縮,難免導致語句缺乏語境,造成歧義,有的記述令人費解。
而石教授獨辟蹊徑,劍走偏鋒,把《論語》涉及的每一個人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看成一個系統(tǒng),并輔之以相對可靠的歷史資料,如《史記》《左傳》《孟子》等作為參考,把《論語》的原話放到具體的語境之中,以此,以求弄清楚他們一言一行的前因后果,從而理解《論語》的深意。果不其然,這種視角下的《論語》別開生面,孔子也換了新的面貌。
還原孔子小心眼的可愛時刻
本書的一大宗旨是把孔子還原成“人”,讓老夫子重新做人。不捧殺他,不棒殺他,愛他的堅守,愛他的情操,愛他的智慧,也因為他時不時要露出來的那點小計較、小脾氣而忍俊不禁,由此倍覺其人性的真實。
突然想起王小波在《我看國學》中曾這樣評價孔子說:“讀完了《論語》閉目細思,覺得孔子經(jīng)常一本正經(jīng)地說些大實話,是個挺可愛的老天真。自己那幾個學生老掛在嘴上,說這個能干啥,那個能干啥,像老太太數(shù)落孫子一樣,很親切。老先生有時候也鬼頭鬼腦,那就是‘子見南子’那一回。出來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沒‘犯色’。總的來說,我喜歡他。”雖然王小波似乎對孔子學術的評價不高,但他的這句“我喜歡他”,我倒覺得道出了孔子研究之真味。
回顧歷史以至今天,崇拜他的“空心粉”們往往被老先生忽悠得找不到北,“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而不愛他老人家的則多恨不能將他打入十八層地獄,此時的孔子又往往從神壇跌落,累累如喪家之犬。孔子的命運從斯文掃地到送上神壇,曾經(jīng)幾次起,幾次落,其實這和他老人家本人又何干呢?
在石毓智教授眼中,孔子便是這樣一個真實存在的人,操守自然是高尚的,卻也有著七情六欲,遇到事情也會打小九九。比如,他對學生有無限的愛,但老話說十個指頭還有長短呢,孔子對學生也多少有點分三六九等。像他對顏回,那是不吝溢美之詞,這個愛從現(xiàn)實的意義看,樹立了一個學習榜樣,但反效果便是讓顏回深深地陷入了精神恍惚,不能自拔;老夫子當然也愛子路,可是魯莽的子路總要挑出老師的毛病來,這讓先生既愛且惱,于是找到機會便要壓制一下子路的冒進,每每看到子路被自己數(shù)落,心里最爽的恐怕還是老夫子本人吧?
書中,石教授著重談了孔子和陽貨、晏嬰等人的恩恩怨怨。按他的論證,孔子在處理與之有過節(jié)的人的事情上,其理論總綱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在實行起這個理論總綱時,是有血性的,不過仍會因個人的情緒而搖擺不定。例如,孔子因為跟陽貨的一段過節(jié),所以后來遇到陽貨始終不能嚴格遵守這個原則,做的事既可愛又有點可氣。當然,他并非處處表現(xiàn)出小心眼,在評論打破他在齊國實現(xiàn)政治理想的晏嬰時,孔子又能充分肯定其優(yōu)點,這既體現(xiàn)了孔子不“以人廢言”的君子之風,恐怕也是他通達世故的一種表現(xiàn)。
如果你還覺得不過癮,建議回家拿本《論語》。不要按照現(xiàn)在編排的順序看,也試著換個方法和角度,“讀《論語》一定要有一個系統(tǒng)觀,把有關的事情放在一起來看,方能弄清問題的真相。”
讓孔子回到人間,唯此,他才有可能真正走近我們。我們才能說:夫子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閱讀:
- ·讓“創(chuàng)”字成為杭州前行的澎湃動力(06/17)
- ·創(chuàng)新須除思維鎖定(12/28)
- ·創(chuàng)新思維 學學硅谷的“餐巾紙文化”(01/14)
- ·轉型應當先轉思維方式(03/19)
- ·用創(chuàng)新思維來實現(xiàn)企業(yè)戰(zhàn)略轉型(12/17)
- ·塔式創(chuàng)新:企業(yè)管理創(chuàng)新的7個層次(09/16)
- ·賴聲川的創(chuàng)意學—做創(chuàng)意要兼?zhèn)渲腔叟c方(04/11)
- ·精神絞刑架下的報告(02/16)
- ·免費,不再不可能(02/15)
- ·如何提高創(chuàng)造力?(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