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拍賣市場火熱 騙子也開始蹚渾水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3/30 14:39:34
拍賣屢創天價,一瓶茅臺酒價值百萬;藝術品和金融結合,天津文交所藝術股票狂漲17倍……進入2011年,收藏市場如此火爆,讓普通人都開始不淡定了。大家都尋找著投資機會,想趁著大好局面賺上一筆——當然,其中包括了騙子。
昨天下午,一位楊大姐打來電話,語氣中充滿了焦急和困惑:“我看了你們報紙上關于藝術市場火爆的報道。剛好有一件事情很讓我頭疼,我的老伴通過一個華夏收藏協會買了二三十萬玉石錢幣的收藏品,最近一直有一個叫國粹收藏協會的機構打來電話,要他去參加5月份嘉德九龍公司在香港的拍賣,但是要收取3.8萬元的入場費。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個騙局,但是老伴一直不聽,我想你們能不能想辦法調查一下,幫我發個文章勸勸他。”
然后,楊大姐將話筒轉給自己的老伴陳先生。陳先生的語氣十分堅定:“我的東西都有鑒定證書的,對方聽到我收藏的東西后, 顯得很震驚,很羨慕,對方說:‘這些東西價值都在百萬以上,怎么會到你手上的!’。愿意先定好最低成交價買下來,拍賣之后支付給我超出的部分。”
前不久,央視剛剛曝光了華夏收藏協會這個并不存在的“收藏機構”,通過電視購物等手段蒙騙消費者的騙局,所謂的鑒定證書都是假冒的。除此之外,這位讀者的故事當中也充滿了眾多疑點。
記者第一時間和嘉德拍賣公司取得聯系。嘉德的工作人員說:“5月份在北京確實有拍賣,但是香港卻沒有,而且我們不會這樣去主動聯系收藏者征集拍賣品。”
識破騙局有三招
那么面對這些藝術品市場的新騙局,該如何識破呢。關鍵掌握下面三點。
疑點一:拍賣公司是否會主動聯系收藏家?
基本不會。
“我們有著常年的征集活動,各個拍賣季在各地會有公開征集。”嘉德的鄧小姐介紹說:“那些沒有參與實地征集的人,會打電話到我們的服務總臺。如果沒有辦法送東西來實地鑒定的話,也可以用電子郵件發高精度的圖片來給我們鑒定審核。這位讀者說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杭州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李小姐則介紹說:“我們不會主動去聯系沒有打過交道的收藏家。如果有電話溝通的話,一般我們也都只是接委托人打來的電話,而那些我們主動去聯系的都是常年往來的老客戶,內容也都是通知公開征集這類的。”
疑點二:拍賣公司是否會收取入場費?
根本沒有。
在聽了陳先生要交3.8萬元入場費的經歷后,嘉德李小姐說:“根本沒有入場費一說。首先收藏者送來的東西要經過專家審核,如果達到標準的話,會簽署拍賣委托協議,定好傭金比例。在成交之后,出售的人才支付傭金和所得稅。在拍賣之前所發生的費用基本上就是圖錄成本,運輸費用,而這些都是參加拍賣的基本成本。”
疑點三:拍賣公司是否會買下拍賣品?
這是違法的。
這個“誘餌”讓這個騙局又顯得十分誘人——因為這家機構給這位讀者藏品的估價在上百萬,好歹也算保底了吧?“在《拍賣法》上有相關條例規定,就是拍賣公司不能夠自己購買拍賣品。”北京保利拍賣公司的姜先生介紹說:“這樣違法的行為,是任何正規的拍賣公司都不會做的。”
也就是說,國粹收藏協會所謂的保底,就算是有,也是違法的。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