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緊懸頭頂達摩克利斯之劍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4/26 13:27:23
說起專利,DVD專利爭端是國人心中永遠的痛。當年DVD風靡全國,國外企業一開始依靠出口機器設備賺到了豐厚的利潤;等到國內企業生產DVD達到一定規模后,國外企業便向國內DVD廠家收取高額的專利費,我國每臺DVD的出口價為32美元,其中成本為13美元,專利費為18美元,僅賺1美元,國內DVD產業3年內便遭滅頂之災。
日前,2011年浙江省知識產權宣傳巡回演講活動的第一站,就放在杭州舉行了專場演講。省內知名律師組成的省知識產權律師講師團作的主題演講,讓許多在座企業的老總深有感觸:如今的外貿生意,關稅壁壘日漸削弱,但是技術壁壘和知識產權壁壘卻讓我們吃了很多虧。
“在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知識產權越來越成為市場競爭的有力工具,成為跨國公司在中國爭奪市場、謀求更大利潤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正在成為跨國公司打壓我國民族企業的重要競爭手段。”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樓健人對記者說。
“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已經成為時代共識。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關鍵。
“十一五”期間,杭州市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為抓手,知識產權工作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以“完善政策體系、增強創造能力、提高運用水平、加大保護力度、提升服務水平”為工作重點,奮力開拓,勇于創新,取得了巨大成就,先后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市、國家版權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范城市和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有力地推動了杭州市經濟發展和創新型城市的建設。
杭州經驗值得全國同類城市學習借鑒
2009年,微軟將中國首個“云計算”落戶杭州。
業內人士指出,世界500強,尤其是微軟這類高新技術企業,除看重市場、政策、土地與勞動力成本等一般意義上的因素外,更看重知識產權保護、政府服務效率、法制等投資軟環境。
落戶前,微軟全面評估、考察了杭州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當時,微軟調查走訪范圍包括知識產權管理、行政執法、司法保護、法規建設、案件審理等方方面面,甚至與杭州方面進行了面對面的談判。
“創造是源頭、管理是基礎、保護是手段、運用是目的、企業是主體、市場是導向,杭州在知識產權工作中形成的經驗,值得全國同類城市學習借鑒。”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維野充分肯定了杭州市的知識產權工作。
更大范圍來看,杭州市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市長掛帥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經多次充實,由最初的12個增加到現在的27個,建立和完善了全市知識產權工作的協調機制;市級財政設立了專利專項資金,由2005年的400萬元增長到2010年的3000余萬元,為杭州市知識產權事業的長足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政策法規方面,先后制定實施《杭州市專利管理條例》、《關于提高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運用能力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涵蓋專利、商標、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權、標準等知識產權的各主要方面,涉及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四個環節的法規、政策文件。2010年,又完成《杭州市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杭州市十二五知識產權發展規劃剛要》的制定工作,圍繞知識產權助推經濟轉型升級的主題,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提出更高目標,踐行更多責任。
樓健人說:“近年來,杭州的知識產權工作環境越來越好,首先表現在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 十一五期間,全市企業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為37847件和24024件,分別是十五期間的6.96倍和8.36倍;2010年,我市企業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分別達到13710和11508件,同比增長25.63%和102.14%,明顯高于全市總增長率。
“杭州創造”日益彰顯 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居全國前列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是一個創新城市的“生命線”。
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尤其是發明專利,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創新活力。杭州的這些數據,都與經濟的發展一樣,位居前列。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杭州市專利申請量達29745件,是2005年的3.14倍。專利授權量達26484件,是2005年的6.52倍。
“十一五”期間,杭州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到98387件和46969件,分別是1985-2005年21年總和的4倍和4.35倍(24578件和10798件)。申請量和授權量處于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其中杭州發明專利申請量與授權量已連續四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1位,副省級城市第2位。企業專利質量不斷提高。聚光科技、顧家工藝獲得了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同授予的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東方通信、中正生物、華東醫藥、新安化工、意能、中控科技、遠方光電、吉利汽車等企業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
“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 為專利創造搭平臺
“21世紀將是工業設計世紀,一個不重視工業設計的國家將是落伍者。”著名科學家楊振寧博士曾經這樣說過。
“工業設計”為何被賦予如此高的地位?
以一雙耐克的運動鞋為例:在設計上考慮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及人體工學等多方面因素,有著幾十項專利權,穿著它不但舒適,更能幫助運動員在體育場上創造佳績,這便是設計的創新。這也是一雙耐克鞋要比普通的運動鞋價格高數倍的原因。
據美國工業設計協會調查統計,美國企業平均在工業設計上每投入1美元,銷售收入為2500美元;在年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大企業中,工業設計每投入1美元,銷售收入甚至高達4000美元。
2010年10月31日,由杭州市政府主辦的2010“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舉辦盛大的頒獎晚會,這也是杭州連續舉辦的第四屆。大賽再次讓我們看到了杭州在這方面的積極探索——借助大賽搭建的平臺,不僅鼓勵創新,而且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氛圍;通過大賽,市民發明創造的熱情得以激發,杭州的工業設計水平和產品競爭力得以增強,從而推進“杭州制造”向“杭州創造”邁進。
浙江工業大學藝術學院工業設計系盧純福表示,“創意杭州”系列活動不僅是比賽,同時也是學生提升設計創新能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良好契機。
據了解,自2007年創辦“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以來,“創意杭州”大賽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以產學研合作為紐帶,搭建了一個面向國內外的知識產權創造的新平臺。4年來,“創意杭州”工業設計大賽的規模、影響和實際效果不斷提升。四屆大賽共有國內外100多所高校和600多家企業、專業設計機構參與,征集參賽作品、產品近90000件。
“杭州是非常適合于進行創意的城市,杭州搞工業創意設計,我認為非常有前途。”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院士不僅親自擔任“創意杭州”大賽評委會主任,而且對創意設計和創新產品進行了指導,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創意城市就是國家競爭力的“煉金爐”。
【案例】1
中控集團:專利創業的現實“范本”
一場馬拉松式、歷時5年的商標侵權案終審判決:福布斯千強企業——美國電力轉換公司的在華獨資公司侵犯中控集團“APC”商標標識,判處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中控集團損失。
敢于向國際巨頭的侵權說“NO”!維護自主知識產權不受侵犯,中控集團給國內同行樹了一個“范本式”的榜樣。
創立于1993年的中控集團,目前已然成長為一家集自動化產品的科研開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及工程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高科技企業。雖然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但對于知識產權工作則經歷了:覺悟→認識→高度重視,從簡單的專利申請、商標注冊等知識產權保護,到形成完整的專利保護與管理體制,再到將知識產權工作提升到公司發展的戰略高度的過程。
這一過程源于切膚之痛:1994年,中控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臺無紙記錄儀,但卻沒有形成壟斷,沒有獲得很高額的利潤。為什么?因為中控當時忽略了知識產權的保護,擔心申請專利后,技術公開會被更多人抄襲。
“當時沒有意識到專利制度的設立,本身就是為了保護自主知識產權,不申請專利,維權就沒有依據。”中控集團董事長助理張偉寧對記者說。
1995年前后,同類的產品冒出來了,盡管中控的技術最領先,而且開發了小型、大型,黑白、彩色等一系列產品,但依然被別人搶占了很多市場。
覺悟后是迅速行動。如今,中控集團已申請各類專利275項(其中發明專利186項),授權專利161項(其中發明專利90項),軟件產品登記193項,軟件著作登記權187項,申請注冊商標40余個,獲得馳名商標、省市著名商標共7個。主持制定1系列8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參與制定5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已形成了自身的核心技術優勢,承擔并出色完成了多項國家863和科技攻關重大研究課題,其中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2009年,中控集團獲得首批57家之一的“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示范單位”、首批92家之一的“國家創新型企業”,2010年獲得第十二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案例】2
巨星:讓創意轉化為商業價值
工業設計能為企業帶來巨額利潤,日本日立公司統計數字表明,每增加 1000億日元的銷售額,工業設計的作用占51%,而技術改造的作用僅占12%。長期以來,我國一直處在“世界工廠”的地位,如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舉辦“創意杭州·巨星產品創新設計營”,收獲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在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教授團隊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師生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共有九個設計團隊的設計方案在成果發布會上展出,獲得了企業的贊同和認可。據悉,巨星公司準備將2-3個獲獎作品經其專業設計人員完善后投入批量試產。目前已進入產品開發論證程序,如果正式投產,預計將在兩年時間內實現5000萬元左右的銷售產值。
巨星科技的案例是“創意杭州”的一個縮影——以現代工業創意設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
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充分發揮杭州軟件、生物、信息等40多個國家級基地作用,以省級以上開發區和大江東園區為主戰場,以科技園和專業樓宇為補充,以13個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為依托,加快完善知識型產業布局。
專利數據庫建設取得了明顯成績,相繼建立了面向全市行業、企業等層面的多個專業專利數據庫。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以國家級紡織服裝專利數據庫和七國兩組織專利數據庫為基礎,開發建立了數字電視、能源產業、醫藥產業等專利信息檢索平臺,并正在研究開發太陽能光伏技術專利數據庫。桐廬縣、建德市分別開發了制筆專利數據庫和五金工具專利數據庫,高新區正在建設通訊產業專利數據庫。萬向集團、巨星科技、海康威視3家企業開發建設企業專利數據庫。
知識產權保護
開展會展業聯合執法,在動漫博覽會和創意產業博覽會期間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現場處理專利侵權投訴案件。推動“正版正貨”承諾單位的創建,規范創建單位的申請及評定考核程序,保證流通領域“正版正貨”承諾單位創建活動的深入展開。
推進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建設。開通12330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熱線,《杭州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實施辦法》即將出臺,維權援助志愿機構及工作人員數據庫建設已完成,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順利開展。
企業知識產權示范試點工作
通過深入開展區(縣、市)、市、省和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工作,培育形成了以萬向、中控、華三通信等企業為代表的一批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目前,我市有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企業16家,省級專利示范企業110家,市級專利示范(試點)企業252家。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破小微融資難 知識產權融資迎政策力挺(07/02)
- ·保護知識產權不分內資外資(06/21)
- ·知識產權保護,誰在“耍流氓”?(06/19)
- ·杭州高新區(濱江)高質量打造“雙創”升(06/14)
- ·杭州高新區(濱江)知識產權綜合服務中心(06/05)
- ·杭州蕭山鼓勵創新發明 保護知識產權(06/04)
- ·杭州未來科技城又添兩個知識產權管理服(05/28)
- ·大學生創業“踩雷” 因侵權被告上法庭(04/29)
- ·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調中心在未來科技(04/28)
- ·“免費”字體何以成店家噩夢(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