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層固化與權力市場經濟有關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7/18 15:33:28
楊繼繩,1966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在新華社工作35年,2001年從新華社退休后,先后擔任《中國改革》等多家雜志的編委、顧問。2003年加入《炎黃春秋》雜志社任副社長至今。
他寫的調查報告有30多篇曾獲得中央領導人重視。現如今,不求聞達天聽,自稱滿足于圍繞中國經濟社會問題胡亂讀書,胡思亂想,胡思亂寫的“三胡”生活的楊繼繩對中國社會有了更多的體察。在他看來,轉型中國的最大障礙是權力進入市場形成的權力市場經濟,日益嚴峻的官民矛盾、勞資矛盾正是它的具體表現。近日,本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在書中提到,官員是挨罵最多的階層,我們也看到有調查顯示,很多官員都覺得自己很委屈,對此怎么看?
楊繼繩(以下簡稱楊):我的書稿說官員是“挨罵最多的階層”。官員是為公眾服務的,他的服務得不到公眾的滿意,就要挨罵。何況社會各類人的要求千差萬別,官員的服務很難得到百分之百人的滿意,所以,官員挨罵是常態。另外,官員活動在全社會的聚光燈下,如行為不端,勢必要受到很多人的遣責。
當今,官員權力太大,而且缺乏監督和制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們是“糖衣炮彈”密集“攻擊”的對象,如果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如果老婆孩子不愛護他,就很容易被“糖衣炮彈”打中而落馬。關鍵是制度,在好制度下,壞人難做壞事;在壞制度下,好人也會變成壞人。近年來,官員頻頻落馬,主要是制度原因。“權力市場經濟”制度,是腐蝕官員的制度。
記:“農民工”階層目前看起來,貢獻和回報不合理,另外,他們子女中的很多人也成了“窮二代”,向上流動的可能性也很小,你覺得他們的未來在哪里?
楊:農民工對打工地區的經濟發展、居民生活也有著重要貢獻。
然而,原來的城鄉差別沒有因農民進城務工而消失,而是也帶進了城。在一系列的城市生活的“筵宴”上沒有農民工的席位。不僅在職業選擇方面,他們無法與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地位,而且在住房、醫療、勞動保險、就業穩定性、孩子入托上學等方面,都無法和城市居民相比。有一些城市以對農民工管理為借口,侵犯農民工的權利,遇到重要節日或重大活動,農民工常被強制收容勞動或遣送回鄉。
最近幾年,農民工出現了以下幾個趨勢:一、農民工的規模還會繼續擴大,但增長速度將趨向平穩;二、農民工由“候鳥型”向“遷徙型”轉變,由亦工亦農向全職非農轉變;三、農民工的流向仍以東部地區和大中城市為主,但將逐漸向中西部地區和中小城市擴散。
記:財富、權力、地位這三個分層要素在中國社會分層中的作用,您用權數來表示:財富為0.36,權力0.38,聲望0.26。為什么權力的比例最大?這是否是導致“權力市場經濟”的關鍵?
楊:為什么權力的權數比財富、聲望大?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歷來有權力至上、權力崇拜的傳統,而且當今行政權力過分擴容,權力控制市場運行,控制市場交易,甚至權力進入市場成為交易的商品。這正是我稱之為“權力市場經濟”的特點。
記:您提出近年出現了階層固化現象,高的階層希望地位世襲不想往下掉,低的就是窮二代現象,上不去。我們采訪了城郊農民,因為城市擴建,他們成為獲利階層,但是上升空間也有限;我們采訪了農民工,他們中的很多人改變不了打工的命運。階層固化是怎樣產生的?
楊:人們社會地位的變動或者說每一個階層中成員的變動稱為社會階層流動。社會階層流動通暢使處于下等階層的人有進入上層的機會,有利于社會和諧。如果社會階層固化,底層的人不管怎樣努力,也不能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就會產生一種社會張力,這種張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發生社會動蕩。
改革開放的前15年,中國社會流動很快,其中,后致性因素(個人努力)的作用大于先賦性因素(家庭背景的作用)。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先賦性因素起的作用越來越大,后致性因素的作用有減弱之勢。先賦性因素加強、后致性因素減弱,社會階層就出現了固化。
近年出現了階層固化的現象有以下原因:
第一, 行政權力不受制衡,是阻礙社會流動的主要因素。
第二,戶籍制度還是阻礙社會流動的因素。近年來戶籍制度松動了不少,但還是阻礙社會階層流動。
第三,教育是提高一個人社會地位的重要階梯。教育不公平使一些低階層的后代失去了向上流動的可能。教育資源(經費、師資)分配很不合理。地區間、城鄉間和學校間的生均經費水平差距很大。
第四,社會地位高的就業崗位被繼承。由于中上層的職位被繼承,好不容易大學畢業的工農子弟,能夠找到一個低級職位,就謝天謝地了。
與“窮二代”相對應的是,出現了“官二代”。“官二代”的形成,有一種利益機制。
這種利益機制形成的制度條件是,經濟市場化了,公共權力的運作方式還基本保持計劃經濟時的狀態。權力高度集中,政企不分,大量的經濟活動需要官員們審批。與高官有關系的人,是接近審批權的通道,他們就成了一種極為寶貴重要資源。高于子弟最接近權力,他們成了市場上最稀缺的資源。因此,只要權力參與市場交易,只要干部選拔缺乏民主制度,高干子弟即使老老實實地呆在家里,也會有人千方百計地找上門來。有了這種動力機制.不僅是高干子弟,連高干的跟班、司機、情人,也有了升官發財的機會。
由上所述,近年來社會階層固化,是與“權力市場經濟”這樣的制度因素有關。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當代社會階層分析》
相關閱讀:
- ·職業階層間有錯位現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