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和落腳點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8/23 15:42:57
企業應該高度重視產品的轉型和升級,要發展一些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產品,提供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務。這是適應轉型時代必須做出的選擇,因為消費結構升級了,市場需求變化了,競爭格局也發生變化了,你不升級是沒有出路的。
轉型轉什么?
一般而言,轉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就是發展目標的轉型。具體是,由原來數量型的增長向質量和效益型轉型;從原來追求物本發展向追求人本發展轉型,由主要追求國富向更多追求民富轉型。
第二就是發展路徑、途徑、手段的轉型。這包括經濟發展的動力結構要由原來主要依靠外需,向主要依靠內需轉型;從生產要素角度來看,要從原來主要依靠低端要素或者低級要素發展,向依靠高級要素轉型,比如原來主要依靠的是土地資源和普通勞動力,今后要更多依靠技術、人力資本和信息等;而從資源與環境的關系來看,原來追求黑色發展或者高碳發展的方式,要向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轉型;而從產業發展角度來看,要由原來主要發展低附加值的低端產業向高附加值、高端產業轉型,要由原來的貼牌生產向自主品牌轉型;此外,從區域和城鄉發展關系來看,要由原來的不平衡發展向平衡發展、公平發展和統籌發展轉變。
第三就是制度的轉型。制度轉型是政府要轉型,政府要由原來權力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由原來經濟型政府向社會型政府轉變。同時,制度的轉型還要包括法制轉型,由原來法制向現在的法治轉型。此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轉型。
以上幾個方面的內容,就是中國未來幾十年要做的事情,而事實上,這還只是轉型的第一個層次。
綠色轉型是轉型的第二個層面。它又包括四個方面的主要內容:第一是發展戰略要朝著綠色發展模式,選擇好的發展目標,還要制定詳盡的相關規劃等。第二是制度創新,要建立起有利于綠色發展的價格機制、政策、標準、法律等。第三個方面是結構要調整,其中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要素利用結構、出口結構、消費結構等。第四個方面則是要素的配置要調整,包括技術、資金、勞動力、信息等都要適應綠色發展、綠色轉型的需要。
而第三個層面的轉型則是產業轉型升級。主要有幾個趨勢,一是產業高度化,原來主要是第一產業,下來是第二產業,再到后來的第三產業。二是產業高端化,以后要發展高技術型的產業。三是產業特色化,要依托本地特色資源發展特色優質產業,培育特色競爭力。四是要推進產業集群化。五是要推進產業的品牌化,要大力發展品牌產業、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品牌園區和品牌企業家,六是要推進產業的綠色化或者低碳化,也就是說要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七是要推進產業的融合化,使產業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八是要推進產業的國際化,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國際產業鏈的分工,要引進來、走出去。
以上八個趨勢就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但是要想推進好產業的轉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做,這就是要選準未來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
在“后危機時期”或者說“十二五”時期,哪些行業發展潛力會比較好呢?有以下八大類行業:第一類行業是新能源;第二類行業是環保產業;第三類行業是新一代IT產業或者信息產業;第四類行業是綠色制造業,就是環境友好的制造業,包括戰略性新興產業里面的新能源汽車、裝備新材料等等。第五類行業是現代傳媒產業;第六類行業是生物醫藥、醫療保健行業;第七類行業是金融、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第八類行業是現代農業,就是各種觀光農業、設施旅游、體驗農業等等。
轉型落腳點
對于企業來說,怎么應對轉型的局面,怎么抓住新形勢,做好大發展,根據我的觀察,有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一定要善于抓住國內外形勢帶來的機遇。第一方面的機遇是國際產業轉移和重組給我們帶來新的機遇,現在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也正以產業鏈的形式向國內轉移,而且國際產業正在重組,其中有一部分國家都已經讓中國企業參與到國際產業鏈的高端分工中來了。第二方面的機遇是在經濟危機影響下,新一輪技術革命正在醞釀,這些新的技術包括新一代IT技術、環保技術、能源技術、低碳技術等等,這些技術會為我們發展部分產業帶來新的機遇。第三方面的機遇是“十二五”時期我們國家一定會大力發展戰略性信息產業,在這方面要提出一系列新的鼓勵政策。
第二個建議是要抓好自身的發展定位。首先每個企業要明確目標客戶在哪里,圍繞目標客戶來設計市場定位,把這個定位做清楚,然后我們再來設計產品和服務的定位,生產有特色的產品,提供有特色的服務,然后再來設計營銷模式的定位等等,這個定位非常重要,因為定位決定成敗。
第三個建議是企業應該高度重視產品的轉型和升級,要發展一些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產品,提供一些高附加值的服務。這是適應轉型時代必須做出的選擇,因為消費結構升級了,市場需求變化了,競爭格局也發生變化了,你不升級是沒有出路的。
第四個建議是在這樣一個轉型時期和宏觀經濟不太理想的情況下,要學會抱團求生存,要學會在產業聯盟中求生存。要善于利用行業組織,要學會主動積極地參與產業集群,如果本身不在產業集群可以把分支機構延伸到產業集群中。
第五個建議是在未來一個時期一定要高度強化開源節流。因為企業的資金今后一段時間可能會面臨一些困難,要考慮怎么開源,怎么節流,節省各種成本。
第六個建議則是,要塑造品牌。只有塑造品牌才可以真正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東莞日報網絡版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衢州:服務企業要創新理念(04/29)
- ·杭州數字經濟板塊的“成績單”是優秀(04/24)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