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集合票據”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2/21 15:11:14
作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一種創新,杭州的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業務即將浮上水面。
昨日,記者從杭州市科技局了解到,作為背后的重要“推手”,杭州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簡稱高科擔保)再次“一馬當先”,目前正在積極籌備“2011年度十大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的發行。
作為杭州市首個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面向全市十大產業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擬發行的總規模達到3-5億元,發行期限3年。
杭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樓健人說,集合票據將進一步拓寬杭州科技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解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能力突出、市場前景看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也為深入探索科技金融結合新路子。
專家指出,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創新產品的推出,將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對促進中小企業規范運作和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將會成為有效緩解杭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途徑。
集合票據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
去年以來,隨著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政策的推出以及國家執行適度偏緊的貨幣政策,信貸規模大幅下降,原本就成為世界性難題的中小企業融資難無疑雪上加霜。
“融資渠道越來越窄,資金鏈十分緊張,已經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了。”杭州一家從事電子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說。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杭州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明顯萎縮,融資成本大幅提高。目前,杭州企業直接從銀行貸款的成本為年率8-10%,融資綜合成本在12%以上,民間融資成本已在15%以上。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由市科技局牽頭發行的杭州市首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破題。目標直指緩解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扶持杭州市重點打造的十大產業中的科技型企業。
“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是2個以上中小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共同發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還本付息的債務融資工具。”杭州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金融界人士表示,與發行股票、債券、銀行借貸等多種融資渠道相比,中小企業集合票據能夠有效解決單個中小企業在銀行貸款難、限制條件多等問題,并將進一步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
“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是一項融資期限長、市場容量大的融資方式,作為改善融資環境,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一項新抓手。”杭州市科技局副局長徐土松說,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先后成功發行過,其高效、低成本的融資優勢一度引發全國性發行熱潮。
集合票據成“香餑餑”
銀行貸款難,上市融資條件要求高,能夠通過發行債券的形式實現低成本直接融資,不少中小企業“夢寐以求”。然而,單個中小企業發債券信用級別不夠,而多個中小企業發行集合債券,企業之間的信用評級差異,直接影響著票據債項評級,進而影響著金融機構等機構投資者對票據的認可度。
因此,信用增進措施是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成功的關鍵。高科擔保相關負責人說,此次擬發行的“杭州市2011年度十大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將由杭州市科技局下屬的高科擔保聯合國內有資質的擔保機構,作為增信方,共同開展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擔保業務。
上述負責人表示,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作為融資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幫助中小企業融資實現由貸款向債券、由本地向全國、由單一個體向集合捆綁、由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的突破,對探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發行的基本原則是擇優推薦、政策扶持、市場化運作。”徐土松對記者說,發行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牽頭、中介服務、集合發行、機構擔保。
據了解,正在籌備的“杭州市2011年度十大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目前正在遴選發行企業。
近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喝到頭口水
發行債券,企業最受益。“對企業來說,3年期費率固定,不受加息影響,便于企業成本控制,而且一期3年,也讓企業可以長期使用安排資金,減少了國家貨幣政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高科擔保相關負責人說。
更為企業所看好的是,最終獲得審批通過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發行的企業,是獲得政府、投資機構、銀行、擔保機構、信托公司等各金融機構、中介機構和公開市場高度認可的企業,對企業的發展、融資,甚至上市大有益處。市政府還將對本次發行集合票據,符合條件的十大產業科技型中小企業,給予每年最高3%的費率補貼。
不過,要想成為發行對象,標準也不低。首先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杭州市產業導向;其次,企業內部管理規范,組織機構完善,經營團隊穩定,財務體系健全;而且最近2年持續盈利,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正數。本次集合票據發行計劃選擇8-10家企業。
“這次的集合票據主要還是面向杭州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領域的企業,同時要求企業有成熟的產品、穩定的市場和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高科擔保相關負責人說,票據募集的資金,重點用于產品研發、技術改造及拓展市場等。
【新聞延伸】
杭州市在解決融資難制度上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將政府資金投入在創業創新的引導上,改革和創新科技資金使用方式作為破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突破口:
——建立杭州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每年2億。
杭州市率先建立了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每年安排2億元科技資金,到2012年達10億元,滾動使用。
——建立科技銀行,設立利率補貼資金。
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科技銀行按照人民銀行基準利率貸款。為鼓勵科技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貸款業務并提供優惠貸款利率,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執行基準利率,政府給予科技銀行基準利率20%的補助。
——建立政策性擔保公司,設立擔保費補貼資金和擔保風險補償金。
杭州市科技局逐年用科技財政投入建立了政策性的杭州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專門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擔保,擔保費僅按1%收取。同時市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創新型企業融資擔保的試行辦法》。根據試行辦法,給予擔保公司擔保費補貼。為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但保業務發生代償凈損失時,給予相應的風險補償。
——建立“聯合天使擔保”風險池。
杭州市科技局大膽改革科技財政投入使用方式。把科技投入資金從原來的專家決策、項目無償資助轉變為市場機制決策、融資貸款,通過聯合天使擔保形成的“杠桿效應”,放大、提高了政府資金的使用績效,真正起到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政府科技資金的金融創新:小企業集合信托債權基金應運而生。
這是政府科技經費資本運作的金融創新,通過無償扶持變有償扶持,是政府扶持資金資本化的一種金融創新;通過政府資金對產業的引導,吸引社會資本,實現了政策科技資金的有效放大;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了政府資金、投資公司、信托公司、銀行、擔保等多力合一,最大限度地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壓力。
從杭州市西湖區科技局為主聯合各方率先發行的國內首個小企業集合信托債權基金——“平湖秋月”,5000萬元扶持了20家西湖區科技型小企業,到杭州市江干區發行的“錢江時代”,15家企業成為首批獲益者,杭州市企業債發行如火如荼,成為杭州解決融資難的一個新渠道。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余杭區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正式(09/05)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成本下降超1個百分點(08/21)
- ·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強基礎方能利長遠(08/06)
- ·央行:要切實降低民營、小微企業融資成(08/06)
- ·杭州余杭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平臺上線(07/19)
- ·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07/10)
- ·創新融資模式緩解企業融資難題(07/03)
- ·破小微融資難 知識產權融資迎政策力挺(07/02)
- ·今年小微企業金融債力爭達到1800億以上(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