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加快打造創新創業新天堂(2)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1/12/29 15:58:47
加快城市化步伐
全力打造功能完善、宜居宜業的新濱江
高新區(濱江)將堅持產業與城市相融合、創業與生活相適宜的發展方向,不斷增強城市發展的承載力和可持續性,實現城市發展從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
——提升城市綜合功能。加快完善商貿服務、生活服務、文化服務功能,推動就業、居住、生活功能的有機銜接。加快公建中心、星光大道等商貿集聚區建設,推進社區商業、慢行系統、綠化景觀建設,加大老集鎮改造和歷史街區保護開發力度。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完善區域基礎設施。加快彩虹快速路等重點道路工程建設,完善支干路,建好支小路,打通斷頭路,推動地鐵4、5、6號線和江暉路過江隧道建設。全力推進原三化廠區域開發建設,積極實施濱江水廠二期、污水東輸二期、自備水源和截污納管工程。
——建設生態文明城區。持續推進環境保護,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區,深化ISO14000國家示范區創建,推進國家級開發區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加強錢塘江沿岸生態景觀保護與建設,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深入推進“藍天工程”和河道綜保工程。
——加快智慧濱江建設。建設更加開放、互動、共享的信息網絡,深入實施數字城管,積極推進物聯網領域的新技術研發和規模試用,構建智慧濱江的核心技術支撐體系。
——保障城市運行安全。堅持建管并舉、管理為重,將舉辦休博會、動漫節、煙花大會等重大節展活動的組織管理經驗轉化為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和城市多災種預警機制,保障城市設施正常運轉、有序運營。
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力打造成果共享、人民幸福的新濱江
今后五年,高新區(濱江)將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先,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促進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發展、共同分享發展成果。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推動資源要素向薄弱領域、薄弱環節傾斜,加快建設公益性、普惠性的社會事業項目,盡快形成與人口總量、結構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布局和網絡體系。促進基礎教育實現均衡優質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構建和諧校園、和諧醫患關系。加強計生管理服務。大力發展體育事業。
——切實保障群眾安居樂業。加快推進創業人才公寓、公共租賃房、人才專項房建設。完善農轉居拆遷安置房建設管理體制。全面完成老舊小區庭院改善工程。強化以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解決征地農轉非人員、高校畢業生等就業問題。健全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居家養老、社區照顧、機構養老相結合的較為健全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拓寬低收入群體增收渠道,完善社會關懷幫扶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
——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加大區財政對街道和社區(村)轉移支付,大力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立健全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志愿服務、鄰里互助“四位一體”的社區服務體系。加快撤村建居步伐,爭取在3年內完成撤村建居工作。培育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有序推進留用地開發,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制改革,不斷完善村級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確保濱江百姓在更大程度上享受產業化、城市化的成果。
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全力打造文化繁榮、社會文明的新濱江
高新區(濱江)將堅持用文化引領前進方向,努力把高新區(濱江)建設成為文化事業繁榮、文化產業發達、文化氛圍濃郁、特色文化鮮明、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強區。
——弘揚先進文化。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力培育和弘揚具有高新區(濱江)特色的創新文化。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學習宣傳吳菊萍、吳仁賢等先進典型。
——繁榮文化事業。實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提升計劃,完善覆蓋全區、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加大文化人才培養、引進與集聚力度,創造一批展現全區建設成就和地域特色的文藝精品。重視保護和傳承歷史文化遺產。
——壯大文化產業。大力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貿易、旅游的滲透融合發展,延長文化衍生產品產業鏈。積極推動中國動漫博物館等文化項目建設,全力辦好中國國際動漫節,努力建設國家文化創意產業示范區。
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
全力打造安定有序、社會和諧的新濱江
高新區(濱江)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鞏固和發展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局面。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支持和保證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履行職能,更好地發揮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作用,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依照法律和章程創造性開展工作。大力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深入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全面提高依法治區水平。加強“法治濱江”建設。著力推進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辦事,全面提高各項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構建源頭治理、動態管理和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全面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加強基層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社會管理綜合治理,以基層群防群治隊伍為基礎,以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和社區(村)、企業綜治工作室為平臺,進一步完善大調解、大綜治工作機制,努力實現社會信息聯網、矛盾糾紛聯調、治安管——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落實社會穩定工作責任制,堅持用群眾工作統攬信訪工作,努力回應社會關切,及時妥善處理群眾合理訴求。大力推進“平安濱江”建設,形成立體化的治安防控體系。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出爐(11/07)
- ·杭州濱江“速度”:數讀一座科技新城的(09/25)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全省30強互聯網項目匯聚杭州上城區 共(09/04)
- ·杭州錢開區智能制造創新創業產業園:打(08/30)
- ·杭州桐廬縣用好“互聯網+” 緩解中小企(08/28)
- ·杭州要打造全球創新創業網絡的重要節點(08/19)
- ·持續打造“四個生態” 杭州高新區(濱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