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難仍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3/29 10:01:01
中小微企業是我省的特色和“名片”。如果中小微企業發展出了大問題,經濟社會發展就要出大問題。昨天,省人大常委會專題聽取了關于我省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統計顯示,截至2012年1月,我省小微企業有56.9萬家,占企業總數97.0%,吸納就業1178.5萬人,占所有企業的55.5%。
從總體上看,我省小微企業發展是健康穩定的,但是與解決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要求相比,與廣大小微企業的期待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省小微企業“低、小、散”的普遍特征依然存在,多數企業處于產業鏈的末端,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較弱。
現狀:三類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良好
去年,我省認真落實涉及小微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實行社保“五免四減三補貼”,開展企業清費減負專項治理。2011年,全省小微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約60億元,集中減征四項社會保險費15億元。
省財政還出資10億元設立了省中小企業再擔保基金。到去年底,全省小企業貸款余額14092.6億元,較年初增加2245.9億元,同比增長34.2%,超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20.3個百分點。我省小企業貸款余額和增量均居全國首位。”
同時,加強融資性擔保體系建設。目前我省共有各類融資性擔保公司676家,注冊資本363億元,2011年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貨款總額達1160多億元,風險控制良好,代償率為0.90%。
從2011年12月開始,省人大財經委就全省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情況開展專題調研,并出具調研報告。總的來看,針對2011年我省企業發展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各地和各有關部門積極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了我省小微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從調研情況看,有三類小微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良好:龍頭企業發揮了很好的整合帶動作用,與之配套的企業快速集聚發展;部分企業實施人才戰略,大力引進了科技人才,走出了一條新路;部分企業穩扎穩打,資產負債率低,致力于主業經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難題:部分扶持政策落實仍不到位
調研認為,目前存在四大主要問題和困難。
首先,部分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包括相關政策的宣傳不夠,一些小微企業反映,不知道國家和省出臺了哪些優惠政策。部分專項資金,申請條件較高,大部分大型企業都難以達到。
其次,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如生產成本提高,用工形勢嚴峻,電力供應緊張,用地制約和市場疲軟等。
第三,融資難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比如銀行對小微企業的貸款利率上浮30%左右。如需擔保貸款,還要承擔3%左右的擔保費率。民間借貸市場的利率更高,多為月息2至3分,較高的則達4至5分。
第四,產業轉型升級艱難。小微企業“低、小、散”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以傳統產業占主導地位,從事高科技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明顯不足。
對策:推進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
針對近年來小微企業發展遇到的嚴峻形勢,我省將抓經制訂出臺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待政策文件出臺后,適時召開全省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工作會議,形成扶持和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合力和氛圍。
同時,積極爭取中央各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對我省小微企業的支持;加大我省各級財政專項資金對小微企業的支持,要求各地抓緊按照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不擇不扣地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力爭小微企業稅收優惠額在去年基礎上再提高10%以上。
著力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包括推進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積極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社區)銀行等。
支持小微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設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基金,把科技成果向小微企業轉移轉化作為重要支持方向,鼓勵有條件的小微企業與大中企業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
同時要重視對小微企業的人才服務,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服務和管理。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今日早報
相關閱讀:
- ·有力有為 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需從創(06/28)
- ·浙江“小微企業三年成長計劃”工作部署(01/10)
- ·國務院采取精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10/19)
- ·我國部署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06/25)
- ·評論:中小企業融資難考驗決策層智慧(01/16)
- ·發揮市場作用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01/15)
- ·用大數據破解融資難 互聯網思維融資受(06/04)
- ·溫州民間融資條例明起正式實施 民間借(02/28)
- ·中小企業融資難幾年后能得到緩解?(12/24)
- ·溫州民間借貸:“48%利率上限”未確定(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