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揭居民投資三大死穴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5/17 15:19:53
5月13日,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在北京金融街正式發布全國首份《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 (下稱《報告》)。據悉,這份《報告》主要針對中國家庭的收入儲蓄、住房情況、金融資產投向、家庭財富差別、家庭負債結構等5大方面進行調查。
分析人士指出,《報告》暴露出中國居民投資的三大“死穴”,分別是股市缺乏賺錢效應、房屋成“商品拜物教”和民間金融難“名正言順”。
A、收入和儲蓄
中國家庭收入均值為52087元/年,其中城鎮庭和農村家庭分別為71546元/年和27606元/年。根據CHFS調查數據,中國家庭收入不均現象非常嚴重。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也造成了家庭儲蓄分布的極為不均,并導致有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目前中國家庭的總儲蓄占到家庭總收入的19.25%,低于依據宏觀數據計算出來的儲蓄率,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
評論:中國高儲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廣大民眾沒有足夠的消費動機,而是廣大民眾沒有足夠的收入,現行促進消費的政策對廣大民眾的影響不大。而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廣大民眾的收入水平以減少收入不均。中國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均值是51569元,城市70876元,農村22278元。我們給出這個數據后,各個家庭都可以根據自己家庭收入,看在中國家庭中屬于什么比例,如果你收入超過了13萬7200元,你在中國家庭收入中占10%,如果你收入超過66萬4千元的話,你就是在最有錢的1%的家庭。
B、金融資產
在金融資產中,家庭對股票的參與率最高,達到8.84%!債券的參與率只有0.77%、基金市場為4.24%。然而,盡管炒股家庭最多,不過在有效樣本中,盈利的家庭僅占22.27%;盈虧平衡的家庭占21.82%;虧損的家庭比例達56.01%。可見,高達77%的炒股家庭沒有從股市賺錢。這也與人們所說的“二八”法則比較接近。
評論:目前中國家庭還是十分喜歡銀行存款,這一占比達到57.75%,相比美國的銀行存款占美國人總金融資產只有12.7%,所以中國風險偏好偏低,金融參與率也很低,表明中國金融市場發展還不完善,還有發展的空間。
C、家庭財富
從家庭財富來看,中國家庭財富凈值的均值為665187元,中位數為24000元。其中,城市家庭財富凈值均值為467860元,中位數為33340元;農村家庭財富凈值均值為117928元,中位數為20500元。因此,城市與農村的家庭財富分布差異大,城鄉家庭財富相差1349932元!
評論:數據中算了家庭財富,凈值就是資產減去負債,凈值的平均值還是蠻高的,城市家庭是200多萬,農村家庭是30多萬,是這樣一個基本的格局。總體來看,中國平均財富水平還是蠻高的,負債水平不是特別高,在10%以內,農村9點幾,城市4點幾,所以負債水平絕對水平不是很高。
D、房產
據資料顯示,我國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68%。其中城市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5.39%,農村為92.60%。世界平均住房擁有率為63%,美國為65%,而日本為60%,我國自有住房擁有率處于世界前列。
評論:比較諷刺的是,我國買一棟房子需要一個普通收入的人不吃不喝20年,而美國只需3年,日本需要9年。美國和日本的房價比較穩定,購房者年齡多為35歲以上;而我國房價波動較大,短短10年間個別城市翻了5倍不止,為防止房價越漲越高,我國家庭大部分舉一家三代之力為年輕人購房。因此,自有住房率居于世界首例也是可以理解的。
E、負債
有13.94%的城市家庭為購房來向銀行貸款,此外還有7.88%的非農戶籍家庭通過銀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買房。從住房貸款的規模來看,非農家庭購房貸款總額為28.39萬元,占家庭總債務的47%;農業家庭購房貸款總額平均為12.22萬元,占家庭總債務的32%。可見,房貸是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房奴”是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現象。
評論:我國民間借貸中,有資金借出比例占12%,非正規金融機構借錢的家庭的比例高達33%,其中有12%的家庭借錢做他們的工業、農業或者工商業,有20%的家庭借錢買房,有2%的家庭借錢買車,有7%借錢用于子女教育。中國金融市場發展還有很大空間,中國老百姓是蠻厭惡風險的群體。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