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紀實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8/7 15:46:32
一張笑臉不僅讓人感覺親和,更會提升城市競爭力,并引領產業升級。
1992年,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 Curve)理論。微笑嘴形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兩端,左邊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右邊是以客戶為導向的品牌服務,而產品的制造就處在價值鏈的中間,利潤空間最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指出:“世界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有著千年建城史的杭州,不僅擁有秀美的湖光山色,還具有尊重知識、鼓勵創新的優良傳統,這里曾誕生了沈括、畢昇等聞名世界的科學家,創新文化一脈相承,知識產權優勢明顯。
今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為杭州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授牌。杭州大力發展知識經濟,通過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龍頭企業,使杭州的產業發展呈現出一張“笑臉”。
“杭州創造”日益彰顯
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居全國前列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是一個城市的“生命線”。
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尤其是發明專利,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創新活力。杭州的這些數據,都與經濟的發展一樣,位居前列。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全市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分別達40892件和29251件,較上年增長38.48%和10.45%,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為4512件,增長39.35%,居省會城市第一位,副省級城市第二位;PCT專利申請205件,居省會城市第二位,副省級城市第三位。
相關專家指出,其中有幾個關鍵性的指標,杭州更是引人關注。比如有效發明專利13204件,居省會城市第一位,副省級城市第二位;百萬人有效發明專利1916件,居省會城市第一位,副省級城市第二位。
自第十屆中國專利獎起,杭州共有聚光科技、新安化工等企業的19項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和外觀設計獎。
杭州市知識產權局局長樓健人說,這些成績的取得,與近年來杭州大力發展知識經濟,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有著密切關系。
“近年來,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較早開展了國家知識產權城市試點、示范工作,是國家首個版權示范城市、國家首批商標示范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范城市。”樓健人說。
目前,杭州市有效注冊商標達到10.4萬件,商標國際注冊0.74萬件,其中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391件;中國馳名商標97件,其中行政認定50件,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浙江省著名商標 423件,居全省第一;杭州市著名商標794件。
同時,杭州市共有104家企業作為第一起草單位主持了185項標準的制(修)訂,其中,國際標準6項,國家標準84項,行業標準89項,地方標準規范6項。5家企業被評為“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杭州模式,屢受贊譽
國家知識產權局:杭州經驗值得全國同類城市學習借鑒
概括杭州創建的核心經驗,“建立知識產權發展的長效機制”受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維野首肯。
在對我市創建工作進行評定時,馬維野說,杭州在知識產權工作中形成的“創造是源頭、管理是基礎、保護是手段、運用是目的、企業是主體、市場是導向”的經驗,值得全國同類城市學習借鑒。
更大范圍來看,杭州市建立了一套高效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市長掛帥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經多次充實,由最初的12個增加到現在的29個,建立和完善了全市知識產權工作的協調機制;成立“杭州市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專項行動。市級財政設立了知識產權工作專項資金,由2002年的100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4170萬元。
權威統計顯示,2011年專利專項資金占當年市本級財政支出的2.47%。。各區、縣(市)也建立了相應的專利專項資金。2011年各區、縣(市)專利專項資金總額近3500萬元。資金引導扶持體系的逐步完善,為我市知識產權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知識產權制度也是把雙刃劍。光講保護是不夠的,善用知識產權制度,同樣可以促進自身經濟發展。近年來,美、日等跨國公司就不遺余力地搶注專利,制定標準,作為擴大市場份額、擠壓對手的新武器。
在這樣的背景下,《杭州市專利管理條例》、《杭州市服務外包知識產權保護規定》、《杭州市著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辦法》、《杭州市商品流通領域保護知識產權管理暫行辦法》、《杭州市軟件登記及海關知識產權保護備案費用補助辦法》、《杭州市專利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植物新品種申請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費用補助辦法》、《杭州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管理暫行辦法》、《杭州市正版正貨承諾單位創建實施辦法》等一系列獎勵和激勵政策的出臺,對于杭州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專家指出,這些法規政策,涵蓋專利、商標、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權、標準等知識產權的各主要方面,涉及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各環節,實現知識產權政策與科技、經濟和貿易等公共政策的銜接和融合,形成了完備的法規政策體系。
2004年,杭州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成立,為政府的重大投資項目、重大科研項目提供專利信息分析、決策參考,為企業的專利戰略制定和實施、產品研究開發進行前期的調研和分析,提供有特色的服務。
同樣是這一年,杭州在全國率先開展區、縣(市)專利試點工作。目前,我市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國美院創意園被列入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創建)區,是全國唯一擁有3個國家級試點(示范創建)區的城市。此外,西湖區、拱墅區和余杭區還列入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實施單位。下城區、西湖區、江干區、拱墅區、余杭區、桐廬縣、富陽市、臨安市先后被認定為省知識產權工作示范試點縣、市、區。
國家級示范城市的內涵與外延都在拓展。高新區、經開區分別建立了知識產權舉報投訴中心。至2009年底,我市13個區、縣(市)和經開區科技局全部增掛知識產權局牌子,并設有專職專利管理人員。
專利代理機構也蓬勃發展,杭州現有專利事務所23家,具有專利代理人資格人員189余人。市知識產權局會同市人事局與中國計量學院共建了杭州市知識產權人才教育培訓基地;在高新區建立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員實習基地。
知識產權要維權
撥打“12330”,維權援助中心會幫您
“就像日常生活遭遇煩惱時,我們會自然地求助110一樣,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就是要讓遭遇知識產權糾紛,或需要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的企業、個人,能夠找到一個專業的對接平臺。”昨日,市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2009年12月1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同意設立中國(杭州)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2010年5月26日,中心正式開通啟用“12330”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線。
從此,在杭州的企事業單位、機構及個人,在面臨知識產權官司時,都可以通過撥打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專線12330,以最快速度加入咨詢、維權“陣營”。
記者了解到,維權援助中心還設立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基金。因經濟困難,不能支付知識產權糾紛處理和訴訟費用的本市公民與法人,遇到難以解決的知識產權事項或案件的本市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將有機會獲得一定金額的維權援助資金支持。
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還籌劃專家咨詢庫,今年5月公開征集合作單位及專家,擴大與司法中介服務機構及鑒定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以及高校等交流和合作。
同時,為進一步發揮維權援助中心的公共服務職能,還設立了杭州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站。截至今年5月,已有9家園區、行業協會等申請工作站建設,中心對申報單位的考察驗收工作也在進行中。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接到投訴舉報維權電話200多人次,內容涉及知識產權工作咨詢、專利申請咨詢、侵權案件投訴舉報等。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看杭州知識產權如何護航創業創新?(02/28)
- ·杭州市被授予“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