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會改變什么?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2/11/1 16:19:50
“營改增”是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簡稱。
從12月1日起,浙江將迎來“營改增”試點,具體涉及交通運輸業中的陸路、水路、航空和管道運輸,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物流輔助、有形動產租賃和鑒證咨詢。
本周二,商報曾針對浙江省“營改增”的政策進行報道。但是在與企業的接觸中,我們發現大家非常關心“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究竟是增是減,關心浙江的過渡性財政扶持政策等等。為此,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省財政廳羅石林副廳長介紹,根據前期開展“營改增”試點模擬測算的結果,我省大約95%左右試點納稅人在“營改增”后稅負會下降或持平。試點后,原適用營業稅5%稅率的小規模納稅人,現適用增值稅3%的征收率,稅負下降幅度達到40%,這對中小企業來說無疑是個重大利好。
黃津偉是江干區一家廣告公司的老板,每天他都盼望著“營改增”早點到來。他說,他們公司由于業務量小,其業務往往由自身獨立完成,無對外分包業務,沒有實行差額管理,按營業收入全額5%的稅率計征營業稅。
實行“營改增”以后,增值稅稅率為3%,下降了2個點。一年下來,兩三百萬的營業額,可以少交4-5萬元稅。“四五萬元對我們這種小公司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尤其是在今年生意比較困難的情況下。”他說。
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課題組近日發布的《2012年一季度上海服務業重點監測企業問卷調查報告》指出,從行業分類看,認為稅負有所增加的企業主要集中在運輸倉儲業。36家運輸倉儲業企業中,有63.9%認為稅負有所增加,其中稅負增加10%以上的企業占27.8%。
曾參與北京“營改增”部分行業的立法建議工作的北京華稅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劉天永認為,“營改增”對于企業而言是機遇與挑戰并存。
他分析認為,造成交通運輸企業稅負加重原因為不同企業由于資本有機構成及投入時間存在差異,進項稅額與銷項稅額在一定時段上不匹配。
“交通運輸企業的主要資本投入是車輛,如果納入改革試點的交通運輸企業大部分車輛都是在試點之前購置,就會導致在改革初期出現可抵扣進項稅額較小、銷項稅額相對較大的情況。”
同時,由于改革尚未全面推開,影響到交通運輸企業進項稅額抵扣不充分。譬如,路橋費支出是交通運輸企業經營成本的主體之一,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期發布的報告顯示,過路過橋費平均占運輸成本的34%。由于路橋收費還沒有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范圍,交通運輸企業發生的路橋費支出得不到抵扣則會相應增加稅收負擔。
再如,一些交通運輸企業發生的車輛加油費支出,因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不方便或不及時,也帶來了進項稅額抵扣不足的矛盾。
劉天永律師建議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營改增”后自己的稅負是增是減,做到心里有數:
營改增之后,對于試點應稅服務企業會計核算制度改變,收入由價內稅形式調整為價外稅形式,在原有的定價體系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開票方收入降低,利潤減少,受票方成本降低,利潤增加;
根據可抵扣進項稅的支出占所取得收入的比重。納稅人若存在大量不可抵扣進項稅的支出,則很有可能在改革之后稅負增加;
根據取得抵扣憑證的情況。即使是可以抵扣進項稅的支出,仍要看是否能夠從供應商處取得合法的抵扣憑證,若對方無法提供相應的憑證,可能導致稅負的增加;
根據客戶的情況。如果客戶大部分為增值稅納稅人,改革后對方購買的應稅服務可以抵扣進項稅額,在客戶的增值稅稅負降低的情況下,將可以擴大納稅人的經營空間,提高服務供應量。反之,會間接導致服務需求量的減少。
除了稅負可能增加的風險,“營改增”后,企業在增值稅的發票管理、納稅申報方面,也較營業稅要變得更復雜,增值稅隱藏的稅務風險也增加了。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閱讀:
- ·招用下崗失業人員的企業稅收優惠(01/06)
- ·實體企業稅負達50% 稅收太重收費太多(03/09)
- ·1月各地扶持中小企業稅收政策(02/04)
- ·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擴大 免稅標準提高到(10/10)
- ·臺州市小型微利企業稅收優惠出新規(06/16)
- ·浙江省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工作方案(11/25)
-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稅收優惠(09/25)
-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稅收優惠(09/25)
- ·軟件企業稅收優惠政策(09/25)
- ·軟件企業稅收優惠政策(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