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破8后 企業該如何轉型升級?(2)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1/29 15:16:04
開元模式
輔助產業加持主業
一次轉型:委托管理及租賃管理酒店
從1988年創立開元旅業至今,陳妙林不斷通過轉型使企業經營得更好,“我現在的產業主要有兩個,一是我的主打產業酒店業,二是房地產業。但我的房地產業跟別人不一樣,它主要是支持酒店業的發展”。
陳妙林說,當初涉足房地產業,主要原因是認為酒店產業發展已經過剩,如何轉型成為擺在他面前的最大問題。
“就酒店產業而言,我們很早就開始了轉型,首先就是減少投資。”陳妙林說,此前,開元旅業也像其他酒店同行一樣,自己投資、自己管理,主要是為了樹立品牌。開元的品牌成功樹立后,他決定減少投資,大量投入委托管理,并且首創了租賃式管理模式,逐漸在二、三線城市占領市場。大量委托管理以及租賃管理酒店,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資本運營上減少了風險。
二次轉型:酒店+商業+住宅
由于涉足房地產業是為了輔助酒店主業,所以一開始,開元的房地產模式就是“酒店+住宅房產”,這樣的模式也給企業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利潤。“現在我們的模式是‘酒店+商業+住宅’,這也是一種轉型吧”。陳妙林說。
三次轉型:發展養老產業和大型旅游綜合體
陳妙林表示,開元旅業的轉型升級其實一直都在持續,比如最近他剛剛從日本考察回來,“日本的養老產業做得非常不錯,我們也有意向將產業向養老產業方向去轉型”。
陳妙林說,中國已經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問題會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政府部門不可能解決所有的養老問題,這對企業來說是一種機會。
被陳妙林看好的還有大型旅游綜合體項目。“我們正在德清做一個項目,里面包括酒店、休閑度假村、游樂園,就是你想要的一切旅游設施這里都有”。
這個項目他計劃已久,跟一家歐洲企業合作是他信心的來源,“這家歐洲企業已經成功運行了22家這樣的大型旅游綜合體,我們在引進這個模式的時候,根據中國的特色加以改造,做更適合中國的模式”。
明峰模式
跨行業的大膽嘗試
一次轉型:技術創新帶來飛躍
明峰建材的第一次轉型升級,其實是技術創新帶來的飛躍。明峰是做水泥的,水泥有個“天敵”,就是海水的腐蝕性。普通水泥造出來的建筑或者橋梁壽命只有30年左右。這是由于在海水或者帶腐蝕性的地下水環境里,混凝土易受氯離子等侵蝕,氯離子與混凝土中的鋼材產生化學反應,會使鋼筋銹蝕引起膨脹造成混凝土保護層剝落,影響工程安全。
學機械設計出身的王瑤法想到了“廢物利用”——將爐渣、鋼渣等廢料經磨機磨成可以替代水泥的礦粉,“這些廢料只要磨得足夠細,加入到混凝土中,將混凝土結構填充滿后,就能大幅減緩海水侵蝕速度,在設計使用期內,鋼筋就不會爛了”。
這種研發出的高性能礦粉水泥,已被應用到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上。專家認為,建造杭州灣大橋的混凝土中摻合這種礦粉后,不但可以增加后期強度10%以上,還能有效阻止海水的氯離子滲入大橋橋體,相當于為大橋穿上一件防護衣,確保大橋百年無虞。這項讓王瑤法聲名遠播的工程,也帶來了實際收益。鋼鐵廠的廢渣最初是免費提供給王瑤法的,王瑤法加工成礦粉后,賣380元/噸,僅杭州灣跨海大橋,就用了18萬-20萬噸礦粉。
二次轉型:搞建材的搞了醫療
如果說第一次轉型升級是行業內的漂亮一仗,那么王瑤法的第二次轉型,則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
2010年,他斥資上億元,成功收購美國俄亥俄州的FMI科技有限公司,重組為明峰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強有力的研發團隊。“PET-CT是非常昂貴的醫療器材, PET-CT在美國有5000多臺,中國只有180多臺。一臺進口的PET/CT就要2000多萬元,而且只有進口,目前整個浙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臺而已。”王瑤法說,以前使用一次PET-CT進行全身檢查要8000多元,明峰生產的PET-CT將把費用減少到4000元左右。
“很多人覺得奇怪,搞建材的怎么搞醫療去了。但我是學機械設計出身的,醫療裝備,說簡單點其實也是臺機器,所以當初涉足這個行業的時候,我心里是不慌的。”王瑤法說。
目前,明峰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的PET-CT項目,已列入浙江省“十二五”科技計劃項目,并成功入選國家科技部《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還即將獲得首批國家科技補助資金。
王瑤法估計,2013年中期,將有6臺64排CT和4臺全身PET-CT下線,年底能完成美國FDA認證以及中國SFDA認證,預期2013年年底正式在中國市場銷售。
●網友提問
問:陳董,您曾經表示在退休后,個人只保留34%的股份。為什么?
陳妙林:對民營企業家來說,以后要面臨的問題,首先是資產私有化,然后是私有資產社會化,也就是說要把資產推向市場,推向公眾。推向公眾后,這個企業就不是完全意義上的私有化了。我想,只有企業社會化了以后,企業才能真正地健康、長久發展。所以我現在實際控股權只有58%左右,以后還會減少。
問:浙江以前是紡織業的大省,這兩年為什么發展遲緩?
王瑤法:浙江省對新興產業支持程度遠遠不如其他省份,是很多企業不喜歡做研發的一個主要原因。浙江紡織業產能大量過剩但創新不足,從而導致了發展遲緩。
●相關·浙江動作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2013年,浙江將在企業轉型升級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實施“411”有效投資行動計劃制訂實施支持浙商創新促進浙江發展三年規劃,落實促進民間投資實施細則,推出第二批面向民間資本的大項目,建立民間投資重大項目“綠色通道”。
千方百計拓展國際國內市場制定實施開拓國內外市場的政策措施,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支持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出口,穩定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推動商品交易市場提升發展,完善浙貨營銷體系,促進省內省外市場融合互補、網上網下市場聯動對接,構筑現代流通體系。建立健全城鄉消費服務體系,發展網絡消費、信用消費、服務消費等新型方式。
毫不放松抓好農業加快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鼓勵和支持大學畢業生從事現代農業,鼓勵發展家庭農場和合作農場,完善基層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農超對接、農批對接,培育農產品區域品牌。
大力推進工業轉型升級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純電動汽車、船舶裝備、智能印染裝備、光伏屋頂發電裝備等新興產業基地,在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信息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堅決淘汰一批落后產能。支持龍頭骨干企業做強做大,減免符合轉型升級要求的困難小微企業相關稅費,推動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提升發展。
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強產業政策引導,支持發展現代商貿、金融服務、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旅游休閑、社區服務業,加快發展服務外包、文化創意和電子商務等產業,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全面落實營業稅差額征稅政策,做好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擴大工作。
積極促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抓好各類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建設一批重點企業研究院、企業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公共科技創新平臺等。
加大金融保障實體經濟力度加快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和民間財富管理中心建設,引導和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青年時報
相關閱讀:
- ·穩企業重在“穩四心”(08/22)
- ·小微企業:從孤軍行到幾家抬(06/28)
- ·杭州余杭幫助企業解決“成長煩惱”(06/18)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浙江民企將享哪些稅收紅利?(12/12)
- ·當前經濟形勢下 杭州企業的發展之路該(10/24)
- ·國務院采取精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10/19)
- ·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聽金融機構和企業(09/12)
- ·小微企業發展應少一些功利性做派(08/08)
- ·杭州大江東深入推進商改 支持私營企業(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