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創業26年坐擁800億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2/22 14:24:44
日前,娃哈哈宣布啟動員工收入倍增計劃,確保2020年實現員工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
娃哈哈有底氣這樣做。2012年,娃哈哈實現營業收入636.31億元,實現利稅139.34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均蟬聯中國飲料行業榜首。
這一切,都是在宗慶后的帶領下取得的。68歲的宗慶后,依靠賣飲料坐擁800億身家,成為中國內地首富。不過,年近古稀的他,早已不滿足于他的帝國里只有飲料。
蹬三輪車的中年人
杭州城站火車站對面、車來車往的高架橋下,有一座不起眼的六層灰色小樓。如果不看招牌,你很難相信,這里便是中國內地首富宗慶后工作的地方。“娃哈哈是在這里誕生的,25年了,宗總舍不得搬家。”員工們說。“很多年過去了,我依然清楚記得那一天的情景:1987年夏天的一個下午,天氣悶熱,杭州的小巷子里見不到人影。我騎車出了家門,去干一件有些冒險的事情——靠借來的14萬元錢,去接手一家連年虧損的校辦工廠。”宗慶后說的,是承包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那14萬不敢全部用完,只簡單地粉刷了一下墻壁,買了幾張辦公桌椅,就開張了。
由于手下僅有兩名退休教師,此后,只要接到學校的電話,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酷暑,42歲的宗慶后都得馬上蹬上三輪車,把冰棍送到學校去。“一根冰棍4分錢,賣一根只賺幾厘錢。”
不過,他也因此在上城區40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樹立起很好的口碑,銷售網絡逐漸建成。
此后,利用學校渠道,宗慶后攬了不少代理經銷的生意,其中就有一種名為“中國花粉口服液”的營養品。這種口服液對增強學生體質有一定效果,但價格偏貴,宗慶后主動找到廠家要求提供簡裝品。降價后,“中國花粉口服液”變得供不應求,廠家的生產能力告急。
宗慶后趁機說服杭州計委籌建起了“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并征得原廠家同意上了一條灌裝生產線。1987年11月底,日產量達一萬盒的灌裝車間在上城區清泰街160號落成,當年實現銷售總額436萬元,上繳利潤22.2萬元。到1988年5月,原來小小一間校辦企業經銷部凈資產已超800萬元,員工壯大到了130多名。
三顧茅廬的“讓房者”
此時宗慶后不再滿足于代銷,且消費者開始擔心花粉液含有性激素,他決定盡快開發自己的產品。
當時國內光生產營養液的企業就有38家,但沒有一個產品是針對兒童的。宗慶后調查了3006名小學生,發現有1336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癥。這堅定了他開發兒童營養液的決心。他拿出5萬元開發經費,找浙江醫科大學營養系63歲的老教授朱壽民研制配方。為了請動百年老店“胡慶余堂”的技師張宏輝主持制造原液,宗慶后三顧茅廬,還不惜把上城區教育局剛分給他的一套三室一廳讓給張,而自己一家三口仍擠在10平方米的舊房里。
以桂圓、紅棗、山楂、蓮子等為原料的營養液制成后,1988年6月16日,宗慶后在《杭州日報》刊登廣告有獎征集產品名。從“素”、“精”、“寶”等字眼中,宗慶后挑中了“娃哈哈”三個字。
他認為,“娃哈哈”與當時那首唱遍大江南北的兒歌同名,并且都是開口音,是每個孩子最早學會的發音音節,朗朗上口又好記憶,便于傳播。
此后,面對杭州兩家電視臺21萬廣告費用的開價,只有10萬元流動資金的宗慶后面不改色地簽下廣告合同。結果,“喝了娃哈哈,吃飯就是香”的廣告尚未播完,訂單劇增。到1991年,年銷售額已達到4億元,凈利潤7000多萬元,宗慶后以驚人的速度掘到了第一桶金。
同年,因生產規模擴大,宗慶后以8000萬元兼并了資不抵債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正式成立。
為了讓兼并過來的2000多名員工有活干,宗慶后和手下商量,“發現牛奶是好東西,但光是牛奶,小孩不愿意吃,果奶比較好。”自此,相信直覺的宗慶后開始實施以兒童為目標的多品牌戰略。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楚天金報
相關閱讀:
- ·杭州江干區全力打造一流人才集聚區(09/27)
- ·杭州濱江“高度”:創新為先 鍛造國際化(09/25)
- ·校長宗慶后開講:當代民營企業家該做什(09/24)
- ·杭州余杭倉前: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華麗蛻(09/20)
- ·杭州西湖區“雙創”厚土照亮了一個個草(09/19)
- ·杭州創業創新: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09/18)
- ·寧波北侖科創園:聘任“創業導師” 解碼(09/16)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杭州富陽開發區與工創谷共建高層次人才(09/06)
- ·杭州臨安青山湖科技城創業廣場寫字樓投(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