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杭州開放型經濟全面轉型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3/15 15:12:09
2012年,面對外需嚴重不足、投資能力下降等困難的形勢,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杭州開放型經濟仍取得不俗的成績。福特汽車、美國輝瑞等世界500強企業相繼落戶杭州;信息軟件業、金融業、科技服務業等重點產業的引資快速增長;新興市場占比進一步優化,涌現出像全麥電子等一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公司;投資領域更加多元化,項目數、投資額大幅增長,中策、萬向等大企業通過境外投資正逐步成長為本土跨國公司;服務外包快速增長,全國城市排名再進一位,離岸執行額5000萬美元以上的大企業達到12家。
利用外資。全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10家,合同外資82.65億美元,同比增長1.15%,完成年計劃的102.04%;實際到資49.61億美元,同比增長5.05%,完成年計劃的105.54%。
對外貿易。不含省公司,全年全市出口額348.1億美元,同比增長1.1%。
對外投資。全年全市新批對外投資項目139個,境外投資中方投資額7.21億美元,同比增長23.88%,完成年計劃的180.25%。
服務外包。全年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29.68億美元,同比增長45.92%,完成年計劃的129.06%。
2012年十大亮點
1、外資質量顯著提高。全市總投資3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增長明顯,合同外資59.36億美元,同比增長13.3%,大幅高于全市利用外資平均增速。全年共引進美國運通、輝瑞等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2個,比去年同期增加2個。十大產業引資占比達44.09%。醫藥、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等新興制造業合同外資同比分別增長214.53%、30.49%和27.35%。
2、以民引外成效顯現。通過組織實施“雙百工程”,建立以民引外重點民營企業信息庫。全年共組織了300多家(次)民營企業參加各類招商活動。全年以民引外實際到資1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0.56%,全市占比31.81%。
3、招商機制率先創新。我市創新構建了十大產業國際化招商引資工作新機制,實現了科學利用外資的“四個率先”:在全國率先建立以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的招引機制,在全國率先建立以質量、效益為主的綜合評價導向機制,在全國率先建立以國際高端機構為依托的專業推介機制,在全省率先建立圍繞產業及產業鏈招引的推進機制。
4、外貿市場繼續優化。對東盟、拉美、非洲和俄羅斯等四大新興市場出口同比平均增長12.49%,占出口總額的24.68%,較上年同期提高2.50個百分點。
5、品牌效應開始顯現。出口品牌培育體系初步建立,累計已認定市級以上出口品牌181個。廣交會顯示,我市品牌展位以不到總數18%的展位數,獲得32.67%的成交額;品牌企業平均獲得訂單數是非品牌企業的3倍,平均成交額是非品牌企業的5.3倍。累計已獲認定國家級出口基地2個,省級基地19個。
6、對外投資領域多元。外經市場不斷擴大,全年投資項目分布39個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涉及行業不斷拓展,農業種植、海洋工程、環保研發、產業園運營類對外投資成為新的亮點。
7、工程承包產業轉型。浙大網新聯合工程公司在巴西獲得1.5億美元的電網建設合同,實現我市在海外首個大型BOT項目。央企中地海外水務落戶杭州,工程承包行業與央企對接取得重大突破。
8、服務外包龍頭集聚。離岸執行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達52家,占全市離岸執行額的84%。其中離岸執行額5000萬—1億美元企業8家,1億美元以上企業4家,均比去年翻了一番。
9、外包行業領域集聚。信息技術外包(ITO)占總執行金額的比例,由去年底的66.14%提高到71.47%;物聯網信息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7.36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24.8%;金融信息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2.67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9.01%。
10、外包排名更進一位。我市服務外包快速發展,全省首位度進一步提高,在全國21個示范城市中的排名由第六位提升至第五位,進一步鞏固了全國第一方陣的地位。
2013年十大舉措
2013年總體思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創新驅動 轉型發展”這一主題,突出“加快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這一主線,把握“優化結構、強化聯動、提高效益”的工作要求,努力實現外經貿平穩健康發展,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在促進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中的貢獻力。
1、突出招引重點產業。產業上,抓好“4+1”重點產業招商,即文創、金融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軟件、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和生物醫藥產業,以及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十大產業”引資額達到45%以上。加大對世界500強、行業領先企業、跨國公司總部、投資性公司和研發中心等項目的招引。
2、突出招商平臺建設。進一步發揮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省級開發區利用外資的主平臺作用,積極推動開發區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在開發區全面開展專業性特色產業園區(園中園)建設,各主城區開展樓宇型“園中園”建設。
3、著力構建大招商機制。整合市級部門資源,分行業設立重點專業招商組;深化與CNBC、畢馬威等國際專業機構的合作,以專業性招商為主,組織好境內外各類招商活動;繼續推進區(縣、市)“一把手”招商、小分隊招商、敲門招商和合作招商等有效招商方式,全年各類招商活動不少于20場。
4、大力培育出口新優勢。深入實施品牌導向、科技興貿戰略,加快推進外貿轉型升級。在繼續抓好出口基地、公共技術平臺建設的同時,更加重視抓好出口品牌培育,鼓勵企業創立自主出口品牌,積極培育區域性品牌。
5、加快推進電子商務跨境貿易。今年重點關注利用電子商務開展跨境貿易的新型貿易方式發展,要以杭州成功入選電子商務跨境貿易試點城市為契機,探索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體系(包括在線通關、檢驗檢疫、退稅、結匯等流程和監管體系)。
6、加大推廣外貿供應鏈管理。圍繞推廣供應鏈管理理念和經驗,推進培育和建立供應鏈管理營運模式,逐步提高以供應鏈營運為管理模式的出口比重。結合市級平臺的建設,重點培育能為供應鏈企業提供物流、技術、信息等支撐和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
7、研究制定外經發展規劃。結合杭州企業在國際經濟競爭和產業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制定杭州本土跨國公司培育和發展的規劃;制定“走出去”三年行動計劃,制定企業在境外設立營銷網絡規劃和實施辦法。
8、加強“走出去”國際宣傳。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為重要對外宣傳載體,通過大型文化綜合推廣活動、外經貿綜合推廣活動和單項推廣活動的形式,開展杭州市“走出去”宣傳推廣工作。
9、優化外包人才結構。抓好基礎人才培訓管理,探索中高端人才培養機制,優化海外高端人才引進環境。嘗試與海外大學合作開展中高級人才培訓,利用在杭高校教育資源,整合政府、企業、社會資源,開創中高級人才培養新模式。
10、積極推動“外包西進”。大力實施服務外包“西進”活動,聯合市相關部門,著力解決富陽、臨安、建德、桐廬、淳安等五縣(市)工作基礎薄弱、產業招商不活躍的問題。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網
相關閱讀:
- ·臺州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初顯成效(05/07)
- ·“新浙江現象”之特色小鎮:講述浙江改(03/29)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杭州西湖區著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03/08)
- ·嘉興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核定數居全省第(02/21)
- ·杭州古蕩街道大力發展樓宇經濟 打好轉(01/22)
- ·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02/19)
- ·李強:找到浙江經濟轉型的希望與未來(10/15)
- ·杭州3年建100個特色小鎮(10/09)
- ·現代服務業驅動金華永康經濟轉型升級(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