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紛紛殺入小額貸款領域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3/25 14:07:17
勞動力、原材料成本上升,流動資金短缺,目前國內小微企業用戶貸款需求旺盛,利潤空間大。傳統的信貸模式卻遠遠滿足不了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另一方面,電子商務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商流、資金流,相比于銀行,電商開展金融更加快速靈活,通過小貸業務實現流量變現,成為電商企業開拓贏利點的重要手段。
正因如此,占盡了先機的阿里小貸,更被業內譽為“最賺錢的小貸公司”。據公開消息,2012年上半年阿里金融放貸130億元,由170萬筆組成,日均完成貸款近萬筆,平均每筆貸款僅為7000元。據悉,在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經實現單日利息收入100萬,且去年阿里小貸不良率始終控制在1%以下。
而在日前,創新金融公布的數字顯示,2012年其客戶實際融資成本為6.7%。這一數字與央行所公布的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6%已極為接近。創新金融旗下有淘寶(天貓)訂單貸款、淘寶(天貓)信用貸款以及阿里信用貸款等主力小微貸款產品,其產品利率多在日息萬分之五左右,換算成年化利率大約18%。
那么,從18%到6.7%,這筆賬是怎么算出來的?
“單從產品表面所定的利率來看,我們現有微貸產品的利率無疑高于基準利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創新金融事業群總裁胡曉明表示,通過微貸技術的革新以及產品的設置,完全可以幫助小微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所付出的實際利率遠遠低于紙面上所計算出來的年化利率,“方式很簡單,即讓小微企業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順暢從我們這拿到錢,不用錢的時候可以隨時還回來,而不無意義占用資金。”
杭州女孩琳琳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箱包店,她正是“微貸”產品的受益者。她告訴記者,多虧了有淘寶訂單貸款,在初創期資金才得以順利周轉。
“我基本兩天就會利用訂單貸款貸點錢,用于進貨。”琳琳說,在半年時間里,她憑借手頭客戶的訂單,就從淘寶上獲貸款近百次。雖然每次使用貸款額度都不大,基本都在一兩千元,但算了下,半年里獲貸總額也接近10萬元,等于多了10萬元周轉資金。“淘寶訂單貸款算的是日息,不過萬分之五,我每次使用貸款基本不會超過一周,貨款到位第一時間就是還貸,所產生的利息基本上是微不足道。”
“時代變了,時候到了,很多事情自然會發生的。”馬云曾這樣輕描淡寫。
也就半年時間,逐步放開的金融領域,已成為電商的必爭之地。互聯網大佬們都“殺將”進來了,而他們首先瞄準的,正是傳統銀行的“軟肋”:小額貸款。
繼阿里金融、京東商城、蘇寧電器和慧聰網等殺入小額貸款領域后,日前連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也放出消息,正在考慮申請小額信貸牌照。
是的,一切看起來都那么自然而然。正如同在傳統工商業的興起中誕生的金融業,電子商務的繁榮,也帶來了更多中小商戶對“錢”的渴求,而且,互聯網世界的法則,或許沒有人能比這些互聯網大佬們更加深諳。
最先布局的,是阿里巴巴。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冊資本為6億元,成為全國首個電子商務領域的小額貸款公司,截至2012年9月貸款規模已超260億。
2013年伊始,新籌建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內,以小微信貸為主體的創新金融事業群(簡稱‘創新金融’)又祭出國內信貸市場首個貸款保障條款——“3天無理由退息”,該條款被視為創新金融招攬小微企業的“利器”。本月初,創新金融宣布將旗下阿里信用貸款向廣東全境的阿里巴巴付費會員開放,覆蓋廣東近30萬家小微企業,并計劃在今年完成對國內小微企業分布密集區域的覆蓋。
與此同時,素來高調的京東,也毫不掩飾自己的金融野心。2012年11月,京東商城對外正式發布其首個金融服務類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系統,并與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簽署戰略協議,后者承諾將給京東數億元的授信額度來為供應商提供貸款支撐。
與阿里巴巴由旗下獨立子公司直接放貸的模式不同,京東的小貸模式是用自身的信用做擔保,從銀行獲得授信,取得授信額度的供應商,在完成對京東的送貨后,即可與京東對賬,核對無誤后,京東給銀行指令,銀行將貨款金額提前給供應商結清。待賬期規定結款日,京東將貨款(本金)還給銀行,而供應商則需要支付銀行7%的年利率。
蘇寧也緊跟其后。2012年12月,蘇寧電器發布公告稱,將設立“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擬定注冊資本為3億元。此前,蘇寧已經擁有線上的易付寶和線下的華夏通等多種金融服務。
而馬化騰的互聯網金融版圖,也剛剛揭開一角。今年2月,由阿里巴巴的馬云、中國平安的馬明哲、騰訊的馬化騰這“三馬”聯手設立的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已取得了保監會的批文,進入正式籌建期。
有消息人士透露,目前騰訊正在籌備與各類金融機構合作,以期未來代銷各類理財產品,而目前騰訊網理財頻道的基金超市也已經上線。“兩會”期間,馬化騰對外表示,正在考慮申請小額信貸的牌照。
互聯網大佬變身金融新貴
小微企業的誘惑:融資成本6.7%
“傳統信貸機構在發放貸款時,風險可控條件下,都希望貸款客戶使用貸款周期越長越好,這意味著其可獲得更高的收益,如允許隨借隨還,對許多信貸機構而言,不僅會降低其利息收入,頻繁的信貸操作更會嚴重增加其操作成本。”一位信貸行業從業人士分析,相比之下,絕大多數的網絡信貸操作完全依賴系統,而非人工,不僅效率高,成本更低。
記者了解到,和傳統的信貸模式不同,電商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小微企業信用,掌握和控制各個運營商的運營狀態及財務狀況,并通過建立自己的支付終端服務來擁有較長賬期的應付資金作為現金流,拋棄對擔保、抵押等信貸手段的依賴。同時,結合網絡技術,用戶申貸、支用、還貸均可在網上完成,且大多數微貸產品,支持隨借隨還,以日計息。
此前,胡曉明曾對外透露,創新金融單筆小微信貸操作成本為2.3元。而時下,類似銀行單筆信貸操作成本一般都在2000元上下。兩相比較,高低立判。
當然,銀行業面臨的挑戰不僅于此,人人貸等第三方網絡信貸平臺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記者也注意到,近段時間,一直處于觀望的多家銀行,也按捺不住,推出了自己的線上融資貸款業務。如交通銀行推出了“e貸在線”;光大銀行推出“融e貸”;招商銀行推出了小微企業貸款新品種——“網絡接單”、“空中貸款”;建設銀行則推出“e貸通”等。
可以想象的是,今后互聯網會有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而金融業會越來越互聯網化。在微妙的競合關系中,銀行和電商之間會出現更多的交叉。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今日早報
相關閱讀:
- ·上半年浙江省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新增290(07/29)
- ·給企業“搭售”不良資產的亂象該整治了(07/01)
- ·今年小微企業金融債力爭達到1800億以上(06/27)
- ·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多項舉措進一步支持(04/18)
- ·網絡詐騙手段多,多存戒心、不貪小利是(04/17)
- ·留學人員創業企業貸款貼息(01/06)
- ·文化創意企業貸款貼息(01/06)
- ·中國銀監會關于2015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05/15)
- ·銀監會調整小微企業金融目標 強化服務(03/10)
- ·《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