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出臺新政支持浙商創業創新擴大有效投資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4/28 15:23:25
●鼓勵浙商回歸總部集聚組建集團。母公司注冊資本放寬到3000萬元,子公司數量放寬到3個,母子公司合并注冊資本放寬到6000萬元。
●放寬浙商創業創新市場準入門檻,推進多證聯辦和并聯審批,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能。
●落實全程指導員跟蹤聯系服務浙商創業創新重大項目,實行“一門受理、限時辦結、全程指導、優質服務”。
●支持發展股權投資、融資租賃、資本管理、金融服務外包等新型資本投資與管理企業,允許規模大、聲譽好的企業使用“浙商”作為商號。
●加強回歸浙商品牌保護和培育,對屬于省級(含外。└咝录夹g企業或省級專利示范企業的,給予政策傾斜。
今后,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企業在組建集團等方面都將獲得特殊政策支持,記者昨天從浙江省工商局獲悉,為了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充分發揮浙商中堅力量作用,促進浙商“扎根浙江、發展浙江”,支持浙商創業創新和擴大有效投資的決策部署,進一步鼓勵浙商回歸,浙江工商近日新出臺了《關于貫徹省委省政府支持浙商創業創新和擴大有效投資決策部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明確浙商回歸項目在準入門檻、跟蹤服務、組建集團、投資形式、品牌保護、金融支持、發展空間等方面獲得政策保障,以切實促進經濟轉型發展,再創浙江經濟競爭新優勢。
放寬浙商創業創新市場準入門檻
《實施意見》明確,將進一步清理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依據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扎實做好“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籌建登記,努力消除影響發展的制度障礙,統一市場準入規則。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提升審批效能,今年年內多證聯辦縣、區局數量要達到70%以上,工業園區、開發區等企業集聚地區實現并聯審批取得較大進展。
解讀: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營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省份的重要環節。浙江工商以深化審批制度改革為契機,根據浙商發展需求放寬市場準入門檻,優化浙商創業創新的政務環境,并將進一步清理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對沒有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決定依據的,一律予以廢除;扎實做好“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籌建登記,解決浙商回歸引進項目落地的實際困難;在政府牽頭下,積極推進審批程序優化和部門聯動,年內多證聯辦縣、區局數量爭取達到70%以上,工業園區、開發區等企業集聚地區實現并聯審批取得較大進展。
鼓勵浙商回歸集聚組建集團,由專人負責聯系協調
《實施意見》規定,放寬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企業組建集團的條件。鼓勵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企業組建企業集團,母公司注冊資本從5000萬元放寬到3000萬元,子公司數量從5個放寬到3個,母子公司合并注冊資本從1億元放寬到6000萬元。
同時,建立全程指導員制度,落實專人負責“411”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和其他各地浙商創業創新重點項目涉及的所有工商事務,由專人負責主動與政府確定的重大項目全程代辦員對接,做好跟蹤聯系和協調服務等工作,就工商審批事項實行“一門受理、限時辦結、全程指導、優質服務”,積極幫助項目落地和達效。
解讀:組建集團是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完善治理結構,實現規模經濟,發揮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的重要途徑。為了鼓勵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企業組建集團,浙江工商放寬集團公司登記條件。母公司注冊資本從5000萬元放寬到3000萬元,子公司數量從5個放寬到3個,母子公司合并注冊資本從1億元放寬到6000萬元。其中,屬于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服務業的,還可以按照《關于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浙工商企〔2011〕6號),母公司注冊資本放寬到1000萬元,子公司數量放寬到3個,母子公司合并注冊資本放寬到3000萬元。
為了幫助浙商創業創新重大項目落地,順利完成工商登記等手續,浙江省工商局將在全省120余個工商登記機關設置省、市、縣三級工商事務全程指導員,專門負責與政府全程代辦員對接,做好“411” 擴大有效投資重大項目、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和其他各地浙商創業創新重點項目的跟蹤聯系和協調服務等工作。同時,就企業登記、廣告審批、市場名稱登記等工商審批事項實行“一門受理、限時辦結、全程指導、優質服務”,積極幫助項目落地和達效。
推動浙商資本有效投資實體經濟
《實施意見》明確,拓寬浙商資本投資的組織形式和新興行業,支持發展股權投資、融資租賃、資本管理、金融服務外包等企業,實現資本與實體經濟的有效對接。允許規模大、聲譽好的企業使用“浙商”作為商號,提升浙商品牌知名度。海域使用權出資公司政策從舟山擴大到全省,盤活要素資源,支持海洋經濟發展。
解讀:為了鼓勵浙商資本對接實體經濟,擴大有效投資增長,浙江工商拓寬浙商資本投資的組織形式和新興行業,盤活存量資本,激發各類生產要素活力。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政策:一是支持發展股權投資、融資租賃、資本管理、金融服務外包等新型資本投資與管理企業,搭建更為廣闊的資本流動平臺。二是允許企業在名稱、經營范圍中使用體現其經營方式和經營特點的新興行業用語,以促進新興行業發展。三是允許注冊資本數額較大、控股股東聲譽較好的企業在“浙商”字樣基礎上增加前綴或后綴作為企業商號,以提升浙商品牌知名度。四是經商省海洋漁業局,允許海域使用權出資公司政策在舟山試點基礎上擴大到全省,以盤活海洋要素資源,支持海洋經濟發展。
深化政銀合作優化浙商金融服務功能
“工商事務金融服務通”驗資通子系統已在全省上線運行,為優化浙商準入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近期在建設銀行基礎上吸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合作對象,進一步拓展“工商事務金融服務通”服務浙商的功能!秾嵤┮庖姟芬幎,今后凡符合并承認“工商事務金融服務通”合作章程的銀行均可申請加入,以政銀合作方便企業辦事,降低驗資費用,配套專屬金融服務扶持政策和優惠套餐。
解讀:為了優化浙商金融服務,去年浙江省工商局聯合省建行搭建“工商事務金融服務通”平臺。目前,驗資通子系統已在全省上線運行,工商部門可以實時查驗企業資金到位情況,減輕企業驗資環節的時間和成本,為優化浙商準入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全省已有2600余家企業通過驗資通完成登記,涉及注冊資本71.1億元。近期,該局將在建設銀行試點的基礎上吸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合作對象,進一步擴大驗資通覆蓋面。今后凡符合并承認“工商事務金融服務通”合作章程的銀行均可申請加入,以政銀合作方便企業辦事,降低驗資費用。凡通過“工商事務金融服務通”驗資的企業,銀行將免除詢征費用,并配套專屬扶持政策和優惠套餐。
加強回歸浙商品牌保護和培育
《實施意見》明確,加強回歸浙商品牌的保護和培育。將回歸浙商的商標、商號納入品牌培育庫和省、市、縣梯次認定體系,大力扶持和推薦回歸浙商申報馳名商標,重點培育和認定省著名商標、省知名商號,對屬于省級(含外。└咝录夹g企業或省級專利示范企業的,給予政策傾斜。重點保護回歸的馳名商標、。ê馐。┲虡似髽I,其品牌權利受到侵害的,省工商局予以督查辦理。
解讀:浙江省工商局將回歸浙商品牌列為重點扶持對象,納入品牌培育庫和省、市、縣梯次認定體系,做好咨詢、指導和服務工作。大力扶持和推薦回歸浙商申報馳名商標的,重點培育和認定省著名商標、省知名商號。比如省著名商標要求商標連續使用滿三年,回歸浙商的商標在省內和省外的使用時間可以連續計算;再如外省授予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或專利示范企業可以享受我省同等待遇,年銷售額指標從1億元放寬到5000萬元。浙江省工商局還將重點保護回歸的馳名商標、省(含外省)著名商標企業,其品牌權利受到侵害的,將予以重點督查辦理。
推進市場轉型提升拓展浙商發展空間
《實施意見》明確,將拓展市場服務功能,建立以產業為基礎、市場為依托,集倉儲、物流配送、旅游購物、流行趨勢發布于一體的市場服務綜合體,集聚和鏈接一批上下游產業配套企業,促進商品交易市場與各類產業集聚區、物流園區和電子商務區域的融合互動。鼓勵市場發展適合自身商品特點的網上交易模式,加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認證、移動支付等支撐體系,促進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融合發展。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在義烏試行“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
解讀:商品交易市場是浙江經濟的特色優勢和活力所在,也是服務浙商提升發展的重要平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實現商品交易市場與制造產業、實體市場和網上市場兩個“珠聯璧合”,更好地發揮其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重要作用。為此,浙江省工商局將重點推動商品交易市場實現三個方面的轉型提升,為浙商創業創新拓展空間。一是市場功能創新。建立以產業為基礎、市場為依托,集倉儲、物流配送和旅游購物等于一體的市場服務綜合體,集聚和鏈接上下游產業配套企業,促進商品交易市場與各類產業集聚區和物流園區的融合互動,以此帶動一批與商品交易市場互促共進的現代產業集群。二是交易平臺創新。鼓勵市場發展適合自身商品特點的網上交易模式,加強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應用,完善交易支付安全認證、移動支付等支撐體系,促進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融合發展。三是貿易方式創新。推進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依托義烏小商品市場試行“市場采購”新型貿易方式,創新國際貿易管理和服務體制。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省工商局新聞中心
相關閱讀:
- ·成思危:浙商“寧為雞首,不為牛后”要不(10/28)
- ·數字經濟成為城市產業發展新動能 省內(09/04)
- ·2019年度“浙商創業青云榜”啟動(07/09)
- ·浙商銀行全國總部正式落戶杭州錢江世紀(05/08)
- ·杭州錢江世紀城再添新地標 浙商銀行總(03/15)
- ·浙商銀行總部落戶杭州錢江世紀城(12/11)
- ·杭州蕭山區持牌金融機構總部已達8家(11/27)
- ·浙江工商大學教工路校區將成為創業園(05/10)
- ·江干:“國際范”城市新中心正在崛起(08/25)
- ·浙江創新發展需要緊緊依靠浙商力量(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