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抱團”打擊互聯網欺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3/6/28 15:33:57
“流竄犯”這個詞,已經從線下“流竄”到了線上。在微博上發消息,在百度上撒網,在騰訊上聯系,在淘寶上交易,互聯網欺詐已經開始“跨平臺”運作。
6月25日,第一屆互聯網交易安全峰會在杭州舉行。原本存在競爭關系的21家互聯網巨頭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騰訊、百度、新浪、盛大、網易、亞馬遜中國等,同仇敵愾,在公安部指導下,發起成立“互聯網反欺詐委員會”,形成了電子商務生態圈聯防聯打的戰略合作框架。
杭州去年立案的網絡詐騙有8000多起
“杭州去年立案的網絡詐騙有8000多起,平均每天24起,每起的平均損失是5000多元。今年上半年,網絡詐騙案件數比去年同期又增長了6%(平均每天約25起),平均每起詐騙案件的損失增至7000多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杭州市公安局網監分局局長陳柳先在峰會上透露了以上數據,他說目前網絡詐騙主要有四種類型,包括網絡購物詐騙、QQ好友詐騙、中獎詐騙和釣魚網站詐騙。
峰會當日,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進入6月以來,互聯網上釣魚欺詐網站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日均新增欺詐網站9533家,360平均每天攔截欺詐網站約915萬次,相比一季度增幅高達30%。在6·18電商價格大戰帶動下,本月與網購相關的欺詐網站占比最高,數量超過8萬家。
網絡欺詐產業化全網作案
值得關注的是,網絡欺詐已經呈現出跨平臺流竄作案的趨勢,某一個平臺上的防控做得好,犯罪分子就會“轉行”到其他的平臺上繼續作案。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風險官邵曉鋒就在峰會現場講述了一次在配合公安機關抓捕網絡欺詐犯罪分子過程中的“奇遇”。“由于情報有誤,我們沖錯了一個住所,結果沒想到的是,雖然我們沖錯了,但是同樣抓到了另外一批網絡欺詐分子。他們說,我已經不在阿里巴巴騙了,我早就跑到別的網站里為什么還要抓我。”邵曉鋒說,互聯網欺詐發展到今天也已經不僅限于常見的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跨平臺作案已經越來越頻繁。
目前最新型且打擊難度最大的是“三方欺詐”。舉個例子,犯罪團伙在各種微博、論壇發布兼職刷信用的信息,并通過搜索引擎、聊天工具等渠道大面積撒網。為避開電子商務平臺的監控,犯罪團伙會要求受騙者用QQ、YY等各種不同公司的工具傳遞信息,大大增加防范犯罪過程監控和取證的難度。
當受騙者上鉤之后,犯罪團伙展開連環騙局,分別以培訓、實習、轉正的理由要求他們拍下指定店鋪的商品(主要集中于Q幣、游戲裝備等),犯罪團伙卷走這些虛擬物品后,會到一些游戲交易平臺進行銷贓,贓款又通過在線支付工具和線下取款機進行洗白。
業務上有競爭 安全不存在競爭
目前,交易安全案件都體現出了產業化和生態化的趨勢,不是個人在作案,而是有組織,分工明確,有專業欺詐公司為背景的產業化作案。顯然,網絡欺詐惡勢力已經成為對互聯網生態健康發展的巨大威脅,首先是給互聯網用戶造成的巨大損失;其次,對上下游企業造成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不僅給用戶體驗和品牌口碑上帶來直接打擊,用戶信任度下降、用戶流失、消費低迷等等連鎖反應更將深層次威脅到各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事實上,每一個互聯網企業都是網絡詐騙這一“黑色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關卡,也都是網絡犯罪的受害者。為了所有用戶利益不被侵犯,企業發展有良好的環境,互聯網企業在防范網絡犯罪領域相互之間結成聯盟,發揮各自的資源和優勢,層層設卡、聯防聯打,可以讓網絡騙子在互聯網的世界中無處藏身。
據了解, 21家互聯網企業將啟動統一的用戶安全模型機制,建立統一模型及互通共享機制;形成聯防聯打機制,明確信息發布渠道、溝通渠道、交易渠道、支付渠道四大環節聯防聯打的權利義務,制定行動綱領,細化行動準則。最終在上述兩大機制的基礎上成立“互聯網反欺詐委員會”,制定2013至2014年工作規劃并付諸有效實施。
“在業務上大家會有競爭,但安全是不存在競爭的,就像環保一樣,它關系到的是大家共同的利益,是互聯網的基礎,安全沒有保障的社區,配套再先進、再完備,也會被用戶所拋棄。”邵曉鋒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峰會當日下午的議程選擇“不公開進行”,大佬們關上門來討論聯手打擊互聯網欺詐的具體細節。我們期待這些細節能盡快出爐、盡快實施,讓握緊的“巨拳”盡快出擊!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2011年最弱的網絡密碼(01/06)
- ·浙江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昨日啟動(09/18)
- ·網絡安全人才越來越搶手 杭州是需求量(08/29)
- ·網絡黑灰產業已達千億元規模(08/24)
- ·2018西湖論劍·網絡安全大會在杭州召開(04/28)
- ·烏鎮“網事”精彩紛呈(12/17)
- ·我國2292萬用戶感染移動互聯網惡意程序(05/28)
- ·國信辦:將實施網絡安全審查制度(11/11)
- ·我國將出臺網絡安全審查制度(05/23)
- ·超級網銀曝安全風險 騙子獲授權可清空(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