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進入“耍寶時代”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1/24 15:38:39
1月22日,微信“理財通”正式上線,最近7日年化收益率高達7.394%,高于“余額寶”的6.423%,這讓不少投資者驚呼: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直逼P2P。運行當天,由于購買者甚眾,系統一度被擠癱。而1元起購的低門檻也是眾多投資者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面對互聯網理財的沖擊,從短信銀行、智能銀行、微信銀行等,再到銀行版“余額寶”,傳統銀行業正在醞釀變局。而日前一則報道更是引爆了銀行加速求變的猜想———銀行資管計劃(含傳統銀行理財產品)或將率先試點下調5萬元起購的投資門檻,而且首次購買時不需要再到柜臺“面簽”,轉而在網上進行風險測評。
銀行醞釀降低理財產品投資門檻
連日來,互聯網理財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余額寶”規模超2500億元、蘇寧“零錢寶”與微信理財通正式強勢上線、阿里“余額寶二號”有望春節后推出……至此,互聯網理財市場上已經有20多個“寶寶”了。面對來勢洶洶的“耍寶時代”,傳統商業銀行再也坐不住了,而一直都是“鐵板一塊”的資管計劃或將迎來調整。據了解,銀行資管計劃將率先試點,5萬元投資門檻或將下調,且首次購買亦不需要到柜臺“面簽”。目前,工行、交行、光大等均已上報產品方案。
“在互聯網理財方面,今年我們會有大動作,總行的金融研究組已經在研究具體的方案了,下一步包括產品、部門的職能等都會有所調整。”我市一家國有銀行個人金融部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因為尚未收到降低理財產品投資門檻(5萬元)的通知,所以現在還不確定調整的內容是否包括投資門檻,“但可以確定的是,銀行理財產品一家獨大的好日子已經過去。”
我市另外一家國有銀行的個人金融部負責人則向記者透露,他們已經將方案上報,不過目前還未收到調整的通知,春節后應該就會有結果。“不過,就未來發展方向而言,調低理財產品門檻是大勢所趨。”該負責人說。
“面簽”改“網簽”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1元起購的低門檻外,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另一個“標配”是方便快捷的網簽,這也是吸引投資者的一個重要因素。
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的規定,風險評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產品,客戶需要到銀行柜面去“面簽”。這一規定旨在控制風險,但卻讓不少投資者感到很不方便,也對銀行銷售互聯網理財產品形成了限制。去年,一家商業銀行的網上營業廳上線,在國內商業銀行中首次創新性地將傳統理財產品業務搬到電商平臺上運營,但是由于需要柜臺“面簽”等問題而最終擱淺。
據記者了解,投資者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面簽”需要的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個小時,而互聯網理財產品則只需要動動手指,幾分鐘就能搞定。
“其實,銀行近幾年一直在致力于推行網銀和手機銀行,幾年運行下來,其運行環境已相當成熟,網簽不存在技術問題。”我市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一旦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降低,銀行理財的安全性優勢顯而易見,勢必會吸引大批普通投資者,光靠柜面渠道顯然具有局限性,所以未來“面簽”改“網簽”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應該是發展方向。
此外,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降門檻、免“面簽”能在資管計劃層面實施,或將是銀行理財產品變革的開始,對于提升銀行的競爭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東南商報
相關閱讀:
- ·互聯網“寶寶”“破5” 銀行理財產品“(06/11)
- ·互聯網理財進入2.0時代 別再只看貨基了(04/15)
- ·互聯網理財“寶”收益率將繼續走低(03/26)
- ·66.0%受訪者欲將銀行存款轉投互聯網理(03/20)
- ·互聯網理財常態回歸 監管強化配置吸引(03/07)
- ·互聯網理財產品語焉不詳 來不及說明還(02/14)
- ·互聯網理財“亂花迷眼” 消費者需提高(01/23)
- ·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誘人需警惕七日年化(01/21)
- ·互聯網金融將上演“猛虎出籠”(01/07)
- ·互聯網理財涉及多種違規迎來整肅(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