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理財“寶”收益率將繼續走低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3/26 13:28:27
導讀: 互聯網金融的利空持續來襲。央行近日針對貨幣基金表態“不允許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服務而仍按原約定期限利率計息或收費標準收費等不合理的合同條款”,終結基金公司在銀行協議存款中“提前取
互聯網金融的利空持續來襲。央行近日針對貨幣基金表態“不允許存在提前支取存款或提前終止服務而仍按原約定期限利率計息或收費標準收費等不合理的合同條款”,終結基金公司在銀行協議存款中“提前取款不罰息”的政策紅利。貨基7日年化收益率在已下滑近2個月之后,或因此再下一個臺階。
貨基高收益將不再
業內人士表示,“提前支取不罰息”對保證貨基的高流動性十分重要,如果沒有該條款,貨基不敢將大量資金配置在銀行協議存款中。證監會也曾發文要求貨基在投資銀行協議存款時簽有此條款,否則因此造成的收益率損失將由基金公司承擔。
舉個例子,某貨基投資了一份期限6個月的協存,協議利率為年化6%,但在離存款到期還有1個月的時候,該貨基遇到巨額贖回,提前支取了這筆存款,那么基金公司還能獲得5個月6%的年化收益率。這不但便于貨基按日計算收益,還能應付流動性風險。
貨基這項政策紅利被取消后,意味著協存被提前支取的利率按照活期計息,或至少在原來協議利率基礎上大打折扣。
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此舉將會顯著降低貨基現在的高收益率情況。因為貨基的收益中,銀行協存是低風險、高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去年底貨基收益率的飆升也主要得益于銀行協存利率的沖高。如去年底期限1個月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一度接近9%,由此將春節前理財通的7天年化收益率推高到近8%。如果貨基被迫降低協存比重,在今年銀行間市場利率下降明顯的背景下,其收益結構的變化將會直接降低貨基的收益率情況。
從昨日公布的10多家對接貨基的各種理財“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情況看,無一例外都是低于6%,其中對接工銀貨幣的現金快線甚至低至5.012%。支付寶余額寶和微信理財通的收益率也繼續下滑,分別跌至5.511%和5.524%。而銀行同業協存利率優待取消后,各種理財“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無疑將再下一個臺階。
互聯網理財“寶”流動性風險開始顯現
在高收益率的吸引下,貨幣基金的規模急速增長。來自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月31日,貨幣基金規模為9532億元,到2月28日,貨幣基金規模已激增至1.42萬億元,短短一個月時間,規模增加了約5000億元。
規模的急速擴張,對貨基目前的收益率也帶來了較為沉重的壓力。業內人士指出,在多方圍剿的背景下,大量資金的涌入也給貨基的資產配置造成困擾,畢竟,目前可提供低風險、較高收益的渠道正在減少。
銀行人士說,目前互聯網理財“寶”仍處凈申購狀態,產品流動性問題不大。如收益率繼續下滑一段時間,并遭遇各種限制措施后,這些產品的吸引力也大大降低,規模擴張或遇瓶頸。在申贖狀態達到平衡或逆轉后,一些重大事件或將觸發流動性風險。
為防止巨額贖回對貨基產生沖擊,互聯網理財“寶”一般設置了贖回限額。如余額寶規定每筆和日累計均限5萬元,理財通每天贖回限5次,每次限5萬元。
不過,天弘基金相關人士表示,之前與銀行簽署過“提前支取不罰息”條款,但實際上并沒有使用過,余額寶一直是通過主動流動性管理來防范風險,并不依賴此類條款。同時,余額寶從未提前支取協議存款,其70%的資產投資期限為1個月內,取消該條款對余額寶流動性不會有太大影響。
也有基金人士說,從長遠看取消協存優惠對基金公司是有好處的。此措施看似增加了貨基的流動性風險,但當真出現系統擠兌風險,每個基金都向銀行提取,實際上銀行是沒法兌現的。央行的措施反而會促進貨基做好自身的流動性管理。
關鍵詞:互聯網理財,理財收益率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都市快報
相關閱讀:
- ·互聯網“寶寶”“破5” 銀行理財產品“(06/11)
- ·互聯網理財進入2.0時代 別再只看貨基了(04/15)
- ·66.0%受訪者欲將銀行存款轉投互聯網理(03/20)
- ·互聯網理財常態回歸 監管強化配置吸引(03/07)
- ·互聯網理財產品語焉不詳 來不及說明還(02/14)
- ·互聯網理財進入“耍寶時代”(01/24)
- ·互聯網理財“亂花迷眼” 消費者需提高(01/23)
- ·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誘人需警惕七日年化(01/21)
- ·互聯網金融將上演“猛虎出籠”(01/07)
- ·互聯網理財涉及多種違規迎來整肅(01/04)
[聲明]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kf@5sw.com。感謝所有提供文章的媒體和作者。
最新相關
最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