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寶寶”“破5” 銀行理財產品“沖6”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6/11 15:15:32
隨著銀行年中考核節點臨近,不少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開始小幅“升溫”,預期年化收益率向6%發起沖擊。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互聯網理財“寶”類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集體破“5”,有的甚至一度跌落到3%的區間。
理財師提醒,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會像去年那么高,但隨著“時點”到來,銀行理財可以鎖定一定的期限,在季末、月末可以鎖定長期高收益產品,而互聯網“寶”類產品收益率即使短期內有所提高,但中長期下降趨勢很難扭轉。
“寶寶”收益率跌跌不休
今年4月以來隨著銀行間市場利率不斷走低,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寶寶”類產品作為貨幣基金中的一員,難以擺脫收益率下滑的趨勢。最新的統計顯示,50多只“寶”類產品中最低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經下降到了3.219%,為申萬菱信基金公司旗下的“現金袋”,對應的貨幣基金為“申萬收益寶A”。
進入統計的50多只“寶”類產品對應的貨幣基金中,已經有13只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4%,占比約為25%。與此同時,7日年化收益率超過5%的貨幣基金數量越來越少,目前只有7只。
從7日年化收益率指標來看,“富國天天理財寶”、“萬家現金寶”的收益率較低,最新收益率僅為3.453%和3.505%。而“國泰超級錢包”、“中海e通寶”、“融通現金寶”、“眾祿現金寶”、“建信增值寶”等產品的收益率在3.66%到3.95%之間。
除了7日年化收益率指標外,貨幣基金還有一個重要的收益衡量指標——萬份日收益,該指標真實反映了投資者每天的收益,如果一只貨幣基金的萬份日收益一年平均為1元,則1萬元可獲得365元,年化收益率為3.65%。以余額寶為例,該產品的最新萬份日收益為1.25元,對應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4.675%。
從萬份日收益統計指標來看,11只“寶”類貨幣基金的萬份日收益已經不足1元了。看6月6日的萬份日收益率,最低的是“國泰超級錢包”對應的“國泰貨幣”,該產品日收益為0.8728元;“萬家現金寶”、“諾安現金寶”等10只產品的最新萬份日收益也不足1元。不過,一些“寶寶”盡管有時萬份日收益低于1元,但由于浮動盈利比較多,不斷兌現一些浮動盈利,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還能保持在4%以上。
基金業內專家分析,由于銀行間市場資金面比以往更寬松,央行已經連續四周進行了凈投放,這樣的市場環境下,貨幣基金新投資的銀行定期存款收益率不斷下降,不利于貨幣基金收益率的提高。不過,隨著半年考核即將開始,銀行間市場的中短期收益率有望出現利率階段大幅上漲的情況,因此有利于貨幣基金提高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上行
與“寶”類產品收益率的不斷下行相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卻在不斷震蕩上行。從近期銀行新推出的理財產品收益來看,預期收益率頻頻出現6%以上,不少保本型理財產品也從之前的4%左右上漲到5%左右,幅度不小。
從產品期限來說,中長期的產品有所增多。銀行為年中考核準備的意圖非常明顯。隨著時間慢慢接近6月底,不排除資金緊張的銀行會推行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
根據巨靈統計數據,截至6月8日,今年共有726只銀行理財產品發行,平均收益率為5.29%,其中跨越季末考核時點、期限在40天以內的理財產品有125只,最高收益率6.4%,達到或超過5%的有75只。上周五普益財富發布相關數據顯示,上周(5月31日~6月6日)54家銀行共發行了572款理財產品。其中人民幣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產品194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97%。值得注意的是,上周有889款產品到期,所有公布到期收益率的137款產品均實現最高預期收益率。在收益率上,掛鉤貨幣基金的“寶”類產品確實不敵銀行理財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銀行系基金公司與股東銀行合作“寶”類產品的出現,可以看出這類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普遍高于同類產品。比如,興業全球基金與興業銀行合作的“掌柜錢包”、中國銀行和中銀基金合作的“活期寶”以及平安銀行和平安大華基金推出的“活錢寶”,其收益率目前都在5%以上。從這些產品收益率高企的狀態可以判斷,銀行有意將高收益表現讓度給關聯產品,其次才是其他貨幣基金。
可關注銀行中長期理財產品
在6月首周,央行持續保持相對寬松的資金面。統計顯示,上周公開市場到期資金規模為1430億元,其中230億元央行票據周二到期,周二和周四各有600億元正回購到期。
進入6月份,為避免半年末考核時點出現過度緊張局面,央行提前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維穩意圖明顯,市場對流動性預期普遍較為樂觀。與往年“年中”動輒7%、8%的收益率相比,今年的“年中”行情中,超高收益銀行理財產品明顯較少,這與市場的樂觀預期不無關系。
理財師認為,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會出現像去年那么高的情況,但隨著時點到來,通過銀行理財時可以鎖定一定的期限,在季末、月末可以鎖定長期高收益產品。“季末‘寶’類產品的收益也會提高一點,但是過了季末想要保持高收益就很難。”某銀行理財部人士表示,“寶”類產品是套利產品,生命周期到了就會逐漸淡化,從長期來看,錢最終還是要回到銀行。未來“寶”類定位目標為5萬元以下客戶,銀行也在申請將其“5萬元門檻”降低,如果成功,將進一步壓縮“寶”類產品規模。“之前‘寶’類產品收益率偏高,降到和普通貨幣基金收益率相仿就不會再降了,以后主要就是維持這個態勢。‘寶’類產品以方便客戶為主,銀行理財產品以收益為主。”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今日早報
相關閱讀:
- ·互聯網理財產品語焉不詳 來不及說明還(02/14)
- ·互聯網理財“亂花迷眼” 消費者需提高(01/23)
- ·互聯網理財產品收益誘人需警惕七日年化(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