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經濟智慧經濟推進杭州新發展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9/4 16:30:17
杭州作為自古錢塘繁華的“人間天堂”和環境優美、經濟活躍、文化繁榮、宜業宜居的現代文明城市,近年來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和發展中的問題,面臨著發展空間狹小、自然資源短缺、經濟轉型艱難、社會矛盾凸顯、環境壓力加大、綜合成本上升、競爭優勢弱化,以及發展思路糾結與焦慮等的挑戰。如何以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發展模式,破解杭州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其中一個重要戰略選擇就是,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國民經濟和社會治理信息化進程,加快推進智慧應用,不斷增創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探索走出一條以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與創新發展的新路子。
抓住創新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加快發展信息經濟,是浙江在已具備良好的發展條件和先發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為此,2014年5月,省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目標任務和戰略舉措。
杭州作為全省的龍頭,經濟比較發達,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社會治理比較領先,高校眾多和人才云集,創新環境寬松,電子商務發達,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中應用廣泛,具有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良好基礎和先發優勢。杭州市把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作為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作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與創新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作為落實國家對杭州“一基地四中心”戰略定位的重要抓手,作為改善城鄉居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品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和走綠色、低碳、高端、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有效途徑,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杭州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也是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信息經濟的指導意見》,發揮杭州的龍頭領跑和示范作用,推進高起點上新發展的具體部署和實際行動。
抓準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杭州加快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是一項立足當前而又著眼未來的戰略布局,也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和長期的歷史任務,既需要相關的規劃、改革、立法、政策來推動,更需要在實踐中大膽探索和勇于創新,尤其要抓準若干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第一,統籌信息經濟與智慧應用“一體化”發展。信息經濟是智慧城市發展的基礎,智慧城市是信息經濟發展的依托,二者不能偏離,不可偏廢。信息經濟尤其是相關產業在杭州已有相當完整的規模,包括以浙大網新、恒生電子為代表的全國領先的旗艦型信息軟件企業,以華三通訊、華為、銀江股份為代表的信息設備制造的龍頭企業,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大立科技為代表的智能安保設備制造的一流企業,以阿里巴巴、網盛生意寶、網易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特大型公司,以阿里云、華數為代表的大數據信息處理公司等一大批信息經濟企業。下一步要充分發揮這些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把信息經濟做強做大。
智慧應用是通過構建智慧交通、智慧電網、智慧商務、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娛樂、智慧社區、智慧養老、智慧市政、智慧環保、智慧應急管理、智慧安保、智慧城管、智慧公共服務等,構建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社會管理服務體系,這不僅能大大提升社會管理服務水平和市民生活品質,還有利于完善信息經濟發展的基礎,有利于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第二,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是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任務。兩化有聯系也有區別,但兩化深度融合,不僅是一種趨勢,而且能夠產生1+1大于2的化學裂變效應。推動新一代信息知識和智能技術廣泛應用于工業化,有利于信息化與工業化在更大的范圍、更細的行業、更廣的領域、更高的層次、更深的應用、更多的智能方面實現彼此交融,有利于催生出新的業態和新的產業,如工業電子產業、工業軟件產業、工業信息化服務業等;也有利于運用信息技術管理企業,創新商業模式等;還有利于推進智慧型文化娛樂業,加快智慧型文化產業發展等。
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關鍵是運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把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元素植入到傳統產業,使傳統產業插上智慧的翅膀,使傳統產業發生根本性的蝶變。這主要包括在農業、制造業、服務業領域率先構筑智慧技術應用體系,推動研發設計智能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營銷方式智能化和企業管理智能化等,完成智慧農業、智慧制造業、智慧服務業以及智慧電子商務、智慧物流、智慧金融等的改造提升。如鼓勵傳統制造業“機器換人”,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設“機聯網”“廠聯網”,提高企業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制造水平,進而實現綠色、低碳、智慧化發展。
第三,加快信息設施、信息產業和信息應用“三位一體”發展。發展信息經濟是一篇老文章,而老文章的新創作,就在于緊盯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廣泛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建設具有智能化、智慧化的基礎設施,發展具有智能化、智慧化的產業結構,構建具有智能化、智慧化的社會管理服務系統。這“三位一體”的建設,需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和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需要政府、企業、家庭三大主體共同努力。
加快智能化、智慧化的設施建設是“三位一體”的基礎,必須先行規劃、先行建設。杭州應按照省里的統一規劃部署,抓好三個重點建設:一是提升“三網融合”工程,統籌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構建全程全網、互聯互通、可管可控的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絡。實現寬帶無線網絡深度全覆蓋,公共服務場所等重點區域無線局域網廣泛覆蓋。二是加快云計算服務平臺建設,增加杭州互聯網數據中心與國家骨干網的互聯帶寬,擴大內容分發容量和覆蓋范圍,提高數據計算、存儲、智能處理和安全管控能力,推動傳統數據中心優化升級成彈性可擴展、高效節能、分布式的云數據中心。三是以構建政務大數據平臺為重點,整合全市人口、法人單位、城市空間地理信息、社會經濟統計指標四大基礎數據庫和政務信息交換平臺的資源,建立全市跨部門綜合數據庫,提升政府公共服務平臺信息化智慧化水平。
第四,以建成“六大中心”為目標推進六大重點領域的發展。杭州加快發展信息經濟提出建設六大“國字號”中心的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力爭建成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基本建成全國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中心、全國物聯網產業中心、全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全國智慧物流中心、全國數字內容產業中心,信息化發展指數、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指數位居全國前列,率先成為特色鮮明、全國領先的信息經濟強市和智慧經濟創新城市。
這“六大中心”目標,是杭州具有先發優勢、比較優勢的重點領域,是杭州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搶占制高點的主攻方向,也是杭州敢為人先、為全國提供示范的責任擔當,更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發揮龍頭領跑示范帶動作用的重要部署。比如,杭州是中國電子商務之都、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擁有全球最大的C2C網絡交易平臺、全國最大的B2C網絡交易平臺、全國最大的民營網絡支付平臺,擁有全國1/3以上的綜合性電子商務網站和專業網站,正在創建網上自由貿易試驗區,完全有條件建設成為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和全國互聯網金融創新中心。“六大中心”建設好了,就彰顯了杭州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鮮明特色,必將為打造杭州經濟“升級版”提供有力支撐。(作者: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研究員 郭占恒)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金華信息經濟產業園一期即將竣工(04/19)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
- ·充分釋放浙江數字經濟動能(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