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理財的演變之路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10/20 14:03:24
去年,很多媒體在對當年的財經大事進行盤點時,無一例外提到了金融創新。不過,這次創新的主角不再只是銀行、基金公司等老面孔,而是一大批互聯網企業。
2013年6月,阿里巴巴聯合天弘基金推出“余額寶”,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隨后,騰訊、百度等一大批企業入局,并迅速引爆整個行業。一時間,余額寶、零錢寶等“寶寶軍團”引來無數“寶粉”。據《余額寶運行一周年數據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余額寶規模為5741.60億元,是2013年末的三倍多。
但是,隨著收益率的不斷下滑,人們又在尋找新的理財方式并推動了理財產品的演變:繼“寶寶軍團”、P2P之后,票據理財正在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新寵。同時,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移動化趨勢也日趨明顯。
互聯網企業“攪局”理財市場
傳統金融機構跟風推出類余額寶產品
昨日,小陳趁著午休,趕緊打開相關網站,看看當天的“寶寶軍團”收益大比拼。當看到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只有4.189%,她有些懊惱:“我記得今年4月中旬時,余額寶的7日年化收益率還在5.3%左右,更別提去年同期水平了。”
讓小陳念念不忘的“好光景”被業內稱為是“互聯網金融入侵元年”。當年6月,“余額寶”騰空出世,8月,騰訊聯手華夏基金推出活期通,隨后,百度推出“百發”理財……互聯網理財項目讓人眼花繚亂。
5741.60億元的規模,突破1億的用戶量,僅用1年時間,余額寶就交出了一張令人滿意的答卷。今年7月份披露的《余額寶運行一周年數據報告》稱,從盈利方面來看,截至5月26日,余額寶運行一周年共為“寶粉”創收118億元,相當于請全國人民每人一份炸雞和啤酒。而這只不過是支付寶錢包里面的功能之一,只要在智能手機下載一個支付寶錢包的App,我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實現充值、網上購物、轉賬等服務功能。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攪局”,傳統金融機構并沒有坐以待斃,也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類余額寶產品。如工商銀行在去年底推出的“天天益”,1元起購,隨時可申購和贖回,贖回資金即時到賬;今年7月,浦發銀行推出的“普發寶”,同樣具備1元起購等特點。
一時間,互聯網系“寶寶”和銀行系“寶寶”,風頭無兩。
行業大佬跨界布局
P2P理財產品風頭直追“寶寶軍團”
在“寶寶軍團”大有“寶寶一出,誰與爭鋒”之勢時,P2P(個人對個人)網絡信貸平臺開始顯山露水,引發眾多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巨頭的陸續投資。例如,今年8月25日,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推出P2P產品“招財寶”;9月2日,搜狐搜易貸上線……
“在‘招財寶’平臺上,投資者不僅可以購買到金融機構發布的各類定期理財產品,還能購買到中小企業或個人融資者發布的借款產品。”阿里金融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一邊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一邊是普通老百姓的理財需求,阿里利用已有的平臺可以極大地發揮其作用。而實際上,在余額寶等寶寶產品收益水平不斷下滑的時機,收益更高的P2P理財產品正好接上。數據顯示,在沒有大規模宣傳的情況下,“招財寶”理財產品交易規模已經超過110億元。
不過,監管細則的遲遲不出,讓投資方還是有些擔心。“在投資方相繼涌入P2P行業的同時,風險也不容忽視。”上市受訪人士稱。
“寶寶軍團”收益率下滑
票據理財產品成“新寵”
今年以來,“寶寶軍團”吸引力隨著收益率的下滑而不斷下降,P2P行業壞賬、“跑路”新聞不斷,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什么樣的理財產品能夠再次成為人們的新寵?不出意外的是,市場空缺總能迅速被填補,一些號稱年化收益率高達7%甚至10%的票據理財迅速進入人們的視野。資料顯示,目前,既有京東、招財寶、金銀貓等互聯網平臺介入線上票據理財業務,也有傳統銀行系的身影。
高收益帶來了票據理財產品銷售的火爆,近日,某收益高達9.8%、門檻卻只要1元的票據理財產品,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售罄,募集了近200萬元資金。
“通過互聯網或者移動互聯網銷售基金、保險產品,除了豐富銷售渠道、降低銷售成本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意義在于吸引和培育大眾客戶群體尤其是年輕的客戶群體。”針對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演變的意義,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