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經濟“升級版” 用智慧新力引領創業創新模式劇變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12/3 13:54:22
上周,與杭州僅有80公里車程的江南水鄉烏鎮,匯聚了全世界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000位政府官員、國際機構負責人、專家和企業家。精英云集千年古鎮,共話全球互聯網未來。“互聯互通·共享共治”,這不僅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古老話題,更是一個有關變革與創新的時代命題。互聯網,賦予產業和城市更多智慧。
創新驅動發展,智慧改變城市。在杭州,一場以“信息經濟智慧應用”為名的創業和創新浪潮正在涌動。智慧制造、智慧金融、智慧農業、智慧社區……借助互聯網催生的新技術和新模式,你能想到的傳統產業幾乎都在經歷一場互聯網化的變革風暴;移動社交、移動購物、移動支付、移動理財……你能想到的應用場景似乎都在經歷一次模式變革的創新洗禮。
這樣的變革與創新,有賴于各種創新要素的匯集。銳意進取的創業者和企業家,敏銳感知創新風向的資本力量,富有創新基因的高端制造和現代服務項目……這些創新性的人才、資本、項目要素,構筑起杭州信息經濟智慧應用發展的堅實基礎。而他們,正是杭州打造城市經濟“升級版”的新力量。
人才創新
從海歸到草根
創新人才體系漸趨成型
任何創業與創新,人都是第一要素。
對于意圖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新經濟上發力的杭州而言,人力資源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發展以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為代表的新經濟,需要對創新趨勢高度敏感且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領軍人才和高端人才;推進傳統產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轉型,需要更多技能升級的專業技術人才;如同城市經濟毛細血管一般的小微企業成長,需要更多充滿夢想和激情的草根創業者。
為了他們的集聚和成長,杭州正在營造一片更為豐饒肥沃的創業創新土壤。
不久前舉行的“浙江·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大會”上,僅開幕當天,即有509名海外留學人員攜帶676個項目參會,同時杭州共組織民營企業、風頭機構、科技園區和留創園等1300余家單位2000余人進行資智對接。當天杭州市現場簽約項目168個,簽約金額達16.5億元,項目簽約數和簽約金額均比上屆大會增加20%。
值得一提的是,海外人才攜帶的676個創業創新項目,設計電子信息、物聯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環保技術等“十大產業”領域,其中90%以上項目屬于信息經濟智慧應用領域,顯示了人才結構與產業導向的高度契合。
如果海外領軍人才是“高大上”的話,那么本土的草根創業者則讓杭州的人才體系更“接地氣”。其中,大學生創業者正在成為其中一支不容忽視的生力軍。他們當中,也許就隱藏著他日一鳴驚人的創業明星。
截至10月底,杭州新成立大學生創業企業1347家,帶動就業5324人,開展大學生創業項目無償資助專家評審三批,共資助大學生創業項目152家。
今年,定位于對初創期大學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行業指導、管理支持的“涌泉計劃”啟動。“涌泉計劃”內容包括成立“涌泉基金”;構建“行業導師+天使投資+服務平臺”的運行模式;整合行業資源,強化行業指導;打造創業合作產業鏈條與大創企業投融資洽談會等,力圖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創業服務。
資本創新
從傳統到現代
金融創新力助實業轉型
阿里巴巴在紐交所的驚艷表現,不僅成就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造富運動,也給浙江傳統的借貸文化以極大沖擊。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民間資本主要是以借貸形式參與經濟,這雖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傳統市場經濟的發展,但伴隨近年來擔保、互保等風險的暴露,以及金融脫媒的加速發展,傳統融資模式轉型也勢在必行。
杭州,同樣站在了融資模式轉型與變革的潮頭。
在今年5月發布的《杭州財富管理中心2014-2018年實施綱要》中,杭州明確提出了打造國內一流財富管理中心的發展目標。為此,杭州將以私募金融服務為核心和龍頭,以場外交易市場、財富管理中介為兩翼,構建獨具優勢的杭州財富管理產業‘金三角’,形成符合自身優勢和特質、具備核心競爭能力的財富管理標志性和核心業態。
不同于以間接融資為特征的傳統銀行信貸,私募金融通過資金歸集和投資標的尋找,可以直接與創業項目連接,體現了更多“去中介化”的融資特征,這也代表了融資模式變革的未來方向。私募股權、私募證券已成為杭州金融體系中最有特色和優勢的組成部分。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共有各類私募股權基金429家,已集聚了摩根士丹利、天堂硅谷、浙商創投等一批知名私募投資機構。
不僅如此,伴隨移動互聯浪潮的奔涌來襲,一批以移動理財、移動支付為切入點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新新頓起,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的手段和工具,為金融創新插上智慧的羽翼。
打開蘋果的App分類排名,下載量居前的理財App中有不少是“杭州創造”,包括“挖財”、“51信用卡”、“銅板街”、“盈盈理財”等,他們也構成了互聯網金融領域中實力強勁的“杭州軍團”。相關數據顯示,浙江省互聯網金融企業數量已經超過了300家,其中“杭州軍團”無疑是版圖中的中堅力量。而為了平衡互聯網金融創新和風險控制,在上周的浙江知名互聯網金融公司溝通會上,杭州多家互聯網金融企業掌門人更是共同簽署了行業自律倡議書,為行業健康發展立范。
項目創新
從項目到平臺
夯實杭城產業轉型基礎
在前述“浙江·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合作大會”上,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當場拍板“搶”下了荷蘭商學院海歸博士紀華雷的“一種生物反饋式頭痛治療儀及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頭痛醫療系統項目”;留美博士謝梅隆的“蔬菜生產機器人項目”,更是受到了十多家單位青睞。
發展信息經濟智慧應用,是杭州撬動經濟結構調整的有力支點,也是推動杭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抓手。但如果沒有具體項目的落地和拉動,智慧經濟和信息經濟發展終將無以憑借。
為此,杭州正在打造一批承載“智慧”和“信息”的大平臺,為創新項目的集聚營造更廣闊的空間和更優越的環境。
市科委前期調研提出的“一區十四園”,是杭州發展信息經濟和智慧經濟的重點區域,其中包括濱江高新區、杭州經開區、青山湖科技城、未來科技城、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等重要的產業載體。在杭州,一批閃現著智慧和信息元素的優質項目正在加速匯集,不斷充實著杭州的智慧云圖。
在開發區,以菜鳥網絡科技、中國電信創新園等為代表的信息經濟項目正在加速推進;在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杭州長安民生物流項目采用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生產設備,全面達產后預計銷售收入可達40億元;在下城區,依照“南精北快”的總體戰略,通過實施“天網”工程,搭建起了“智慧武林”平臺;在西湖區,“杭州云谷”規劃建設也在加快推進,將與阿里巴巴攜手打造“大數據+云計算”為核心的技術發源地與核心產業帶……平臺與項目之間的化學反應,也有望為杭州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以此為基礎,杭州下一步也將從編制園區發展規劃、建立區域創新支撐體系,開展創新政策先行先試、完善創新發展專項考評體系等維度,為高技術和新經濟產業項目的落地推進提供有力支撐。
人才創新
截至10月底,全市接收應屆高校畢業生65624人,參加實訓和見習訓練的總人數52811人。
截至10月底,杭州新增大學生見習基地28家、見習訓練崗位1001個,見習大學生9696名,撥付各類見習訓練補貼2111.53萬元。
資本創新
截至3月底,全市共有各類私募股權基金429家,集聚了摩根士丹利、天堂硅谷、浙商創投等一批知名私募投資機構。
設立蒲公英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規模1.89億元,已投資項目26個。
項目創新
前三季度,大江東產業集聚區重點規劃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69.93億元,增長13.0%:實現企業利稅總額27.15億元,增長42.1%,利潤總額15.51億元,增長53.4%。
前三季度,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重點規劃區實現服務業營業收入524.35億元,增長69.1%;實現利稅總額278.72億元,增長58.5%;其中利潤總額242.41億元,增長48.9%。
截至10月底,杭州已認定省級企業研究院38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63家,組建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2家、省級14家。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余杭倉前: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華麗蛻(09/20)
- ·杭州創業創新: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09/18)
- ·寧波北侖科創園:聘任“創業導師” 解碼(09/16)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上半年浙江新增減稅734.6億元 擦亮民營(08/19)
- ·杭州互聯網小鎮:深化服務 推進企業創新(08/08)
- ·湖州發揮眾創空間“創業搖籃”作用(07/29)
- ·關于2019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07/22)
- ·“創科1000”峰會在杭州舉行(07/16)
- ·“浙大系”創業者齊聚共話“校友經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