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人才強區戰略 助推蕭山轉型升級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4/12/5 15:05:11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推進三大主線、建設文明幸福新蕭山,人才和智力支撐是根本。當前,隨著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處于“三期疊加”中的蕭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望人才、呼喚人才、需要人才。我們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和系列論述精神,始終把轉型升級的工作前線,作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鍛煉人才的基礎陣地,健全人才創業創新的激勵機制,發揮人才在轉型升級中的突出作用,以人才集聚支撐蕭山轉型升級。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發表關于人才和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強調了人才事業的重要性,為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對于實施好人才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批示和論述精神,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健全集聚人才機制體制,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在全社會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圍,本報將陸續推出“一把手談人才工作”專題,敬請關注。
堅持“理念興才”,樹立人才發展戰略意識。能不能發揮人才資源在轉型升級中的根本支撐作用,關系到蕭山經濟社會的未來發展和“中國夢”蕭山篇章的現實進程。我們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入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引領和推動全區轉型升級、跨越式發展;要堅持統籌協調、整體推進,建立健全聚才用才體制機制,努力釋放人才紅利,形成人才工作爭先恐后、萬馬奔騰的生動局面;要堅持政企聯動、形成合力,以創新驅動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在人才工作中的主導作用,激發企業在引才育才中的主體作用,培養造就一大批職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現代企業“高精專”人才。
堅持“載體聚才”,搭建人才創業創新平臺。對人才來說,舞臺是第一位的。要培養、引進、集聚一批高層次人才,就必須加強載體建設。要深入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圍繞轉發展、調結構、促創新,大力實施“5213”引才計劃,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要搭建人才創業創新舞臺,重點推動杭州灣信息港、中國蕭山科技城、蕭山化纖科技城等平臺建設,努力打造一批人才智力高度密集、科技創新高度活躍、新興產業高度發展的人才發展中心。要完善產學研人才合作機制,加大企業和科研院所合作研發力度,優化15家院士專家工作站、28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運行管理,盤活在蕭人才“存量”,讓人才走出“象牙塔”,走向蕭山生產一線和轉型升級的主戰場。
堅持“政策育才”,激發人才創造活力源泉。要抓好政策創新的頂層設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使各類人才中蘊含的巨大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強化問題導向,打破體制壁壘和身份界限,完善人才配置流轉機制,努力促進人才存量調整、人才增量優化。強化政策引導,把人才投資作為基礎、長遠和回報最大的投資,完善高層次人才生活津補貼、企業引才獎勵、科研平臺建設等扶持政策,激勵各方人才“孔雀東南飛”。強化市場運作,探索市場化引才機制,深化“人才+資本+項目”合作品牌,引領社會資本向人才集聚。強化激勵評價,打破論資排輩和急功近利的慣性,進一步健全人才評價認定機制,在全區范圍內形成注重品行、崇尚實干、鼓勵創新、社會公認的育才用才導向。
堅持“服務留才”,營造人才發展優越環境。要進一步加快與杭州主城區融合接軌,著力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加快實現教育、醫療、社保等“同城同待遇”,以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吸引人才到蕭山聚集,為轉型升級注滿人才的“蓄水池”。要優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完善人才工作科學決策和協調機制,健全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有效落實區黨政領導聯系優秀人才代表和服務人才專項例會等制度,注重為人才解決專項政策扶持、人才住房、家人落戶、子女就學等現實問題,使人才安心創業、扎根蕭山。(中共杭州市委常委、蕭山區委書記 俞東來)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
- ·充分釋放浙江數字經濟動能(03/11)
- ·“雙十大”項目成杭州瓜瀝產業轉型升級(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