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各地扶持中小企業稅收政策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2/4 13:46:23
1月,國家出臺政策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金融企業對其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按照規定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福建小微企業月營業額3萬元以內免征營業稅;安徽自2015年1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免征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天津六大行業企業所得稅減稅。
兩部委發文延續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稅收政策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于金融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有關政策的通知》,決定延續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所得稅稅前扣除以及金融企業一般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的稅收政策。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金融企業對其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按照規定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以有效化解金融企業信貸風險,緩解“三農”、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融資困難。
據了解,金融企業按照《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其發放的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可對其中的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分別按照2%、25%、50%和100%的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這將有利于金融企業充分核銷涉農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增加“三農”、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資金來源。值得注意的是,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不得和金融企業一般貸款損失準備金政策疊加享受。
針對該政策的實施時間,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解釋,由于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方式是按季或按月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因此,2014年預繳期內未享受該政策的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仍可享受。
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金融機構各項信貸資產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由于其貸款對象的特殊性,更需要加大稅收政策扶持力度。早在2009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就發文給予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的稅收政策。2010年底政策到期后,國家再次將政策延續至2013年底。
福建小微企業又獲政策扶持 月營業額3萬元以內免征營業稅
日前,福建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今年“一號文件”《關于進一步扶持小微企業加快發展七條措施》,在扶持小微企業方面亮出不少實招。
稅收方面,自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視納稅期限,對月度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和營業稅納稅人,免征增值稅或營業稅;至2016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10萬元以內(含10萬元)的小微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所得稅。對小微企業從事國家鼓勵類項目,進口自用且國內不能生產的先進設備,按照有關規定免征進口關稅。
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超過100萬元的,可按60%比例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雙倍余額遞減等方法加速折舊。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稅前扣除。
省市將設立“小微企業發債增信資金池”。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的增信資金池在為小微企業發債增信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小微企業股權質押融資、信貸融資、融資租賃、資產證券化和互聯網金融方式融資等提供增信服務。小微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的當年,省財政將給予最高30萬元的補助。
鼓勵民營融資性擔保機構優化整合,支持縣(市、區)組建政府主導的融資性擔保機構。連續四年每年安排5000萬元,與國家補助資金共同組成5億元規模的省級代償補償資金,對省級再擔保機構開展的比例分擔再擔保業務進行代償補償。省級再擔保機構為政府主導的融資性擔保機構提供的比例分擔再擔保業務,再擔保費率減半收取。
今年年底前,對小微企業新招用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到小微企業就業的,其檔案可由當地市、縣一級的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免費保管。科技型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小額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含高校畢業生)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總數的30%(超過100人的企業達15%)以上、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申請總額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如職工人數達不到上述規定條件的,按人均2萬元的額度)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貼息標準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50%。此外,對招收殘疾人和就業困難人員、組織職工培訓,符合一定標準的給予補貼。
此外,福建省還鼓勵小微企業發展公共服務、向工業園區集聚發展,完善小微企業信息平臺。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一次性獎勵30萬元,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一次性獎勵30萬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1月起安徽小微企業免交42項收費 發現繼續收費可舉報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有關部門了解到,本月起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免交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其中涵蓋質量監督檢疫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旅游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10個部門的收費項目。
日前,有關部門下發了《關于取消、停征和免征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的通知》。《通知》中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免征42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涉及國土資源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交通運輸部門、農業部門、質量監督檢驗檢疫部門、環保部門、新聞出版部門、林業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旅游部門10個部門。
根據規定,對于免征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任何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或者拒絕執行,不得以其他名目或者轉為經營服務性收費方式變相繼續收費。如發現有繼續收取行為,可撥打12358舉報。
天津市稅務部門明確六大行業企業所得稅減稅新政
近期,天津市稅務部門轉發了《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明確企業若干固定資產加速折舊新政。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6大行業小微企業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僅此預計為本市小微企業減稅2000余萬元。
根據企業所得稅法,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企業設備加速折舊數額越大,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就會越少。以一家軟件小型微利企業為例,假設企業2014年新購進了一臺研發設備,單位價值為80萬元。以前需要將其計入固定資產管理并按使用年限逐年均勻計入企業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現在有了新政策,就可以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當年應納稅所得額時全額扣除。
除了小微企業,新發布的公告還制定了其他企業加速折舊政策。一是對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的企業,無論是否屬于小型微利,只要是2014年1月1日后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均可縮短折舊年限或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二是對所有行業企業新購進的專門用于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允許按不低于企業所得稅法規定折舊年限的60%縮短折舊年限,或選擇采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進行加速折舊。三是對所有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