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國(浙商)創新設計高峰論壇:創新設計撬動大產業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4/9 10:49:55
“寧波大業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將移動互聯網配套新風機,用于‘第三代’空氣凈化器,投產后預計銷售額將達到2億元”、“寧波浪尖工業產品造型設計有限公司將工業級凈水標準用于普通家庭廚房,推出廚下凈水器,年盈利2500萬元”……
日前,在《浙商》雜志與寧波和豐創意廣場聯合舉辦的2015中國(浙商)創新設計高峰論壇上,評選出“最佳設計概念獎”、“最佳設計對接獎”、“最佳設計產品獎”等數十個獎項,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200多位工業設計領域專家和企業家。
目前,中國正從制造大國向創造強國跨越,工業4.0時代,中國的工業設計應該怎樣發力,設計與制造又該如何互動?專家和企業家們各抒己見。
設計引領轉型
囿于勞動力成本的困境,不久前,寧海愛文易成文具有限公司還在為居高不下的生產成本而一籌莫展,而現在,這家公司充分領略了工業設計帶來的巨大魅力。
經過寧波科創制造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寧海“愛文易成”的生產線改造,并為其量身定制了41臺長尾票夾自動裝備機,“愛文易成”不僅省下了600多名人工,而且還將生產效率從每分鐘人工不足20個提高到了85個,產品不良率也從4%降到不足1%。
“抓住工業設計也就抓住了創新轉型的牛鼻子。”寧波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樣令人欣喜的改變,在寧波的工業設計界并非個案,在全市制造業升級轉型的過程中,工業設計企業在背后釋放的推動力量不可小覷。
在全國首批“全國工業設計示范基地”寧波和豐創意廣場,來自國內外70多家設計創意機構的2000名設計人才集聚于此。其中,寧波浪尖工業產品造型設計有限公司,就曾在2013年憑借強大的實力一口氣獲得了4個中國工業設計領域的最高獎項“紅星獎”。
“這70多家設計公司,為寧波全市4000多家制造企業提供了設計服務,設計與創意產值達到了5.2億元,帶動全市相關產業產值近600億元,1億元可撬動超百億元,設計帶來的效應相當明顯。”和豐創意廣場總經理黃福輝說。
善用“+互聯網”
“設計的力量顯而易見。”剛獲獎的寧波“大業”總經理李龔川告訴記者,他們設計的一款漂亮的空氣凈化器,剛投入市場那年就為生產企業創造了近5億元的銷售額,“即便是最普通的產品,工業設計也能為它注入新的魅力,從而經受住市場的考驗。”
就像這款空氣凈化器,經過“大業”的重新設計定位,甫一上市就受到了追捧。“大業”的做法其實很簡單,一是讓它的外觀看上去更“溫柔可人”;二是賦予它智能遙控功能,就算人在遙遠的美國,你也可以通過手機和互聯網對放在家中的空氣凈化器進行點對點智能遙控。
在新的經濟大環境下,要想增加傳統產品的競爭力,必然要依靠新的設計、新的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現在大家都在說互聯網+來改造傳統產業,我們也可以換個思路,你的產業能不能+互聯網而變得不一樣。”
“例如現在風頭正勁的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都是借助互聯網技術興起的。”中國創新設計產業戰略聯盟秘書長、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孫守遷教授介紹,其實更多的企業、產業都可以借助于互聯網實現創新。
洛可可設計集團的創始人賈偉借騰訊的創新設計案例來分析:人們說在車里怎么聊天,騰訊發現車里是一個新的痛點,小小一個路寶盒子,插在車里,你車上所有信息可以跟旁邊車分享,你車里面所有的情況,旁邊那個車可以知道,這就是人與人、物與物、人與物的概念。
而且,現在已經是一個設計即制造、制造即設計的年代。深圳創新設計研究院院長趙宇波說,互聯網與3D打印跨界組合將產生更多創新和創業機會,3D打印將讓制造業供應鏈鏈條縮短,使得設計、打印、物流更好地整合。
看需求下單
創新設計的目的,是讓工業設計與產品制造緊密結合,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并將中國制造升級為創意融合下的“中國創造”。但是,這意味著創新設計將跨越設計、制造、營銷、商業模式等多個領域。
如何將設計融入制造、提升制造,并體現在產品和營銷、品牌之中?方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茅忠群深有體會。茅忠群的工科教育背景讓他在產品研發上有很大優勢,“從人員的管理到產品的銷售,包括設計產品我也參與其中。”
“當然,我們設計生產的吸油煙機上市以后能一炮打響,這背后還有其他的因素。比如說我們對消費者需求的調研,比如說我們的產品定位,而且我們也是家電行業第一個把工業設計引入到產品設計的一個品牌。”茅忠群說。
對設計觀念的改變,“太火鳥”創始人雷海波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在過去這個階段,設計師面向消費者這個過程是斷檔,只是把他的設計賣給甲方,甲方說要就要,不要就不要,是非常被動的。但現在,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邁過甲方,互聯網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機會,我們把這個叫做B2C,是全新的發展。”
“設計其實很平常,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設計自己的生活,像水一樣潤物細無聲。好的設計離不開最樸實的美、最炫的心。”賈偉說,企業家應該是設計、生產的產品的第一使用者,自然也應該是設計的最終實踐者。
對此,曾主導設計吉利自由艦和熊貓兩款車的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吳成明也頗為認同。“對于像我們這樣的管理者來說,最難的是創新策劃。” 吳成明認為,在現代工業中,組織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個人。
現在,老百姓對車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吉利來說,如果這一塊不創新,只有一條路會越做越小。如何做吉利的創新呢?“我們就是要做策劃,而對吉利的策劃來說,最重要一點就是要做新能源策劃。”吳成明說。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浙江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運河工業設計小鎮兩大核心項目正式(12/19)
- ·運河工業設計小鎮核心區“花開并蒂”(07/31)
- ·運河工業設計小鎮正式啟動建設(07/30)
- ·夢棲小鎮:打造“三生融合”的設計夢想(04/18)
- ·走讀余杭夢棲小鎮的“匠心”(01/03)
- ·運河工業設計小鎮:打造創新設計領域新(07/28)
- ·杭州拱墅工業設計小鎮眾創空間有望6月(03/07)
- ·良渚夢棲小鎮:引領工業設計回歸中國(12/01)
- ·第二屆浙江省工業設計大賽正式啟幕(12/03)
- ·杭州市工業設計專業人才培訓刮起“頭腦(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