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浙江中小民營企業轉型升級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5/11/24 16:37:25
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雖然國務院出臺了“非公36條”和“新36條”,但由于遭遇“玻璃門”,民間資本投資無門或被“擠出”,難以進入金融行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能源、航空、電信、電力等左右整個國民經濟運行效率的關鍵性行業,對于民資的進入“步步為營”,民營中小微企業只能在低端制造業的“紅海”殘酷競爭。要有具體落地的政策改變這種現狀,創造公平的市場環境。
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品牌建設和人才工程建設。無論是發展新興產業、朝陽產業,還是留在傳統行業轉型升級,中小微企業都需要得到政府更多的支持。省級以下的政府首先要放棄只追求規模的引導,堅持小的也可以是美的觀念;其次是幫助中小微企業搞好品牌戰略,樹立品牌是中小民營企業升級的必由之路,政府可以從放松品牌準入管制,簡化品牌申報程序,縮短品牌申請時間,降低品牌注冊費用,加強品牌保護方面入手,幫助企業培育自主創新品牌;再次是政府必須創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環境,把人才留住,解決各類人才的安居和戶籍問題,這是個關鍵問題。
做好產業扶植和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的建立。為促進中小微企業升級發展,省及以下的各級政府都出臺相應扶持政策,但是調研表明目前部分政策仍難以惠及小微企業。由于申請條件高,大部分小型企業都難以達到,微型企業更是難以問津,所以政府需要切實落實好政策。首先要使得政策的落實細則完善,有可行性;其次是搞好產業扶植,并在稅收、行政事業性收費、融資、培訓、財政扶持等方面都有實質性政策支持;再次是推動學研協同融合創新中心的創立,省小企業創業基地納入省中小企業專項發展資金扶持范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優勢,支持用于提升創業孵化功能的軟硬件建設。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獨特作用。首先是要培育中小微企業的行業協會,放寬協會成立的條件,要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讓行業協會更多地參與政策制訂、市場監管、產業升級、行業管理等工作;其次要推動協會切實履行行業自律職能,更加深入地參與市場監管,了解企業訴求,聚焦重點,想方設法幫助企業解決融資、技術、市場等難題,推動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更多更廣泛地運用,做好政策的解讀宣傳,督促和幫助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再次要規范中小微企業行業協會,不斷完善其治理結構,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承接職能和服務企業的能力,要嚴格實行政會分開,既堅決防止行業協會充當“二政府”角色,成為不合理收費的載體,又堅決防止政府部門的不合法、不合理干預,保證其獨立性。
減少直接的行政干預,遵循經濟規律。促進中小微企業升級發展,首先要從制度上保障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降低企業稅費、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科學規劃土地資源、減少對企業的行政干預、正確宣傳和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扶持生產性服務組織的發展、為在轉型升級中遇到困難的企業排憂解難、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溝通交流的平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科學性等;其次要遵循市場規律,由市場杠桿去淘汰沒有訂單、沒有銷量、沒有利潤空間的中小企業。再次要看到轉型升級雖是浙江大多數小微企業必由之路,但在企業發展面臨困境之際,不能簡單地把企業困難歸結于產能過剩、技術和設施落后等方面因素,轉型升級并非一味摒棄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作者: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博士生導師、浙江省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大廈十年“躍城記” 打造商貿國企(09/11)
- ·杭州堅持數字經濟與工業經濟相融并進 (05/27)
- ·嘉興秀洲搶抓機遇打造數字經濟發展高地(05/23)
- ·浙江省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初顯成效(04/30)
- ·中小企業管理升級迫在眉睫(04/18)
- ·寧波這家老牌百貨徹底“改頭換面”(03/25)
- ·杭州西湖區創新創業跑出“加速度”(03/18)
- ·產業互聯網成“兩會”熱詞(03/14)
- ·充分釋放浙江數字經濟動能(03/11)
- ·“雙十大”項目成杭州瓜瀝產業轉型升級(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