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創業創新活力凸顯 去年新增內資企業13580家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2/28 11:18:42
如何增強區域經濟競爭力?唯有創業創新活水來。積極打造充滿創新活力的全國經濟強區,蕭山正在發力。
今年1月份,全區新增內資企業1311戶,新增注冊資本112.1億元。這一數據在去年更為亮眼。據統計,2017年全區新增內資企業13580家,新增注冊資本2579.2億元,同比增長40.67%、265.42%。
內資企業數量和資本量均呈現高速增長,意味著創業創新活力好,蕭山經濟發展后勁十足。很顯然,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以及“最多跑一次”改革春風吹拂下,創業創新已煥發出勃勃生機,蕭山邁向現代化國際城區的腳步愈發堅定與從容。
大項目大企業入駐多
三產和新興產業受寵
數據分析,去年新增內資企業戶均注冊資本創新高,內資資本也實現歷史性增長。不管是均量還是總量,內資均顯示出超凡的增長態勢,這在近年來的蕭山經濟發展史上實屬罕見。
何以在短短一年時間里,蕭山的內資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大項目大企業相繼入駐,無疑是重要原因。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蕭山區新設注冊資本5000萬元以上企業683家,1億元以上269家,同比分別上升69.06%和76.97%。
大項目大企業紛紛入駐蕭山,將這塊創業創新熱土襯托得格外耀眼。在這批新增內資企業中,包括了被認為是“航母級”民營投資平臺的浙江浙商產融控股有限公司。該項目是迄今為止蕭山區引進的注冊資本最大的招商項目,注冊資本1000億元,注冊地是錢江世紀城,這里是G20杭州峰會主場館所在地。
據業內人士分析,受“后峰會、前亞運”效應和“擁江發展”戰略疊加影響,蕭山作為金融投資高地初現雛形,未來將與對岸的錢江新城合奏華美樂章。
此外,將內資中的資本分類來看,蕭山區第三產業及新興產業民間投資熱情高漲。這也從側面展現出蕭山區經濟強有力的發展后勁。
從企業類型看,新增私營企業13057家,新增注冊資本2495.47億元,分別占年度新設內資企業的96.15%和96.75%。
從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穩居龍頭,新增達3587家,同比增加23.10%?茖W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居第二位,共有1411家,同比增加41.1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列第三位,新增1303家,同比上升了64.73%。
從細分市場看,文化、養老、旅游、電子商務呈現多點開花。文化產業發展提質向好,總量規模不斷擴大,新設文化類企業2207家,其中新聞出版發行服務業新設漲幅較大,高達163.64%。養老服務成為大健康產業的新引擎,居家養老作為大健康產業的新模式、新業態、新創新,2017年蕭山區新設養老產業企業22家,其中居家養老服務企業12 家,與前年相比成倍增長。農業休閑旅游廣受投資者青睞,2017年新設經營旅行社業務、旅游項目投資、旅游信息咨詢等旅游類企業223家,同比上升了81.30%?缇畴娮由虅掌髽I發展迅猛,2017年蕭山區新設經營電子商務企業1919家,同比上升了63.60%。值得一提的是,放寬企業名稱登記后, 蕭山區名稱中含“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應運而生,截至去年底,蕭山區已成立4家名稱中含“跨境電子商務”的企業,跨境電商利用“互聯網+外貿”模式,實現了傳統行業與電子商務的有效融合,為蕭山區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可能。
招大引強“全面開花”
平臺集聚優勢凸顯
憑欄遠眺,錢塘江沿線繁花似錦、璀璨如花,坐擁南岸的蕭山前景廣闊。湘湖新城、錢江世紀城、蕭山科技城、空港新城沿江一字排開,蕭山有空間、更有信心成為“擁江發展”的主戰場和主陣地。
去年以來,憑借區位優勢,錢江世紀城正成為蕭山新一輪發展的創業沃土、逐夢圣地。網易落戶世紀城,構建以“ABC”(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為產業特征的新型塊狀經濟體;人工智能領域內的“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落戶世紀城,深耕新型人工智能應用科技領域;印度最大的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公司Paytm落戶世紀城,拓展中國到印度以及世界各國的跨境電商。
發展業務……
而能與錢江世紀城熱鬧景象“爭勝”的,當屬蕭山區另一招商引資“主陣地”——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老牌招引平臺,如美國知名跨境電商平臺企業Wish、國內人工智能技術龍頭企業科大訊飛浙江總部均先后在此落戶。
如果說,錢江世紀城憑借的是區位優勢獲得了傲人成績,那么,經濟技術開發區則因創新經濟集大成者——杭州灣信息港四年間從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在創新經濟大考中交出了靚麗成績單。
據統計,2017年信息港稅收創紀錄地突破8億元;實際到位注冊資本超過5.83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100%;實現科技型企業備案176家,完成全年目標的135%。
在企業招引方面,目前信息港已經完成注冊企業1489家,其中內資企業1456家,外資企業(含中外合資)33家;引入“國千”人才6名,自主培養“521”人才1名。此外,引進和培育6家新三板掛牌上市企業。
由此可見,在新時代下,信息港是蕭山創新經濟一張金名片。而從中表現出來的集聚生態圈正是未來創新經濟成長和發展的新模式。隨著產業革命的持續推進,類似信息港這樣的創新平臺正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冒出,從千億級ABC產業集聚區、中俄人才創業園到湘湖金融小鎮、機器人小鎮,以及各鎮街遍生的科創園,直接推動蕭山經濟轉型升級提速,創新經濟也將成為蕭山破題之關鍵。
據統計,隨著這些創新集聚圈落戶平臺,平臺已然成為招大引強的沃土,并彰顯出巨大的制度和環境優勢,實現了落戶企業多,集聚產業強的良好發展態勢。據統計,去年,1-12月,開發區、空港、世紀城、湘湖等平臺實際利用到位市外資金73.42億元,占全區總數的64.6%。超1/2的內資占比,無疑體現了以點帶面,小集聚推動大集聚的創新式發展成效。
商事制度改革力度大
“最多跑一次”效率高
為何2017年全區內資會實現“大爆發”?如果說歷史機遇是區位使然,那么商事制度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或許是蕭山區能給出的極具說服力的答案。
2017年2月,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號角吹響,作為企業商事登記辦理相關部門之一,區市場監管局積極謀劃,跑出了蕭山“加速度”。通過借力“互聯網+政務”、精簡辦事流程、力推“就近辦理”,打造了“最佳辦事渠道”、“最快審批速度”、“最短服務半徑”,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腿”的美好愿景。
事實證明,“最多跑一次”改革解決的都是很實際的問題。比如,好不容易上門辦事,一問卻發現材料沒帶齊全,怎么辦?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推動下,蕭山區建立了容缺容錯受理制度,很好地解決了該問題。申請人如缺少或帶了錯誤的非關鍵性、非原則性材料,只要能提供相應證明,如手機照片等,后續通過郵寄補交或現場修改的方式,解決了辦事人員反復來回跑的麻煩,目前這項制度已覆蓋80%的審批項目。
如此創新式的改革,還有很多。去年4月1日,蕭山區實施的住所登記申報承諾制創新做法,走在各兄弟縣市系統前列。據了解,住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指區內經備案的各類平臺內的入駐企業,只需憑《住所(經營場所)信息申報表》,“一表承諾”即可改變原來繁雜的住所材料,以及政府、街道辦事處“來回跑”“多頭跑”“到處跑”的窘境,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辦事效率。改革后,不僅簡化了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手續,還進一步降低了企業創業創新門檻。目前,蕭山區已完成了特色小鎮、孵化基地等28家平臺的住所備案工作,受益企業達百余家。通過一系列的商事制度改革,打破了繁瑣的制度藩籬,企業辦事更方便,進一步激發了社會投資熱情,內資企業快速增長便成了題中之義。
改革讓企業登記入市越來越方便,同樣也讓集聚園區擁有了更為優良的環境,讓其中的企業享受到了“店小二”式的優質服務。
局所登記一體化,全面下放內資企業登記權限至12個基層所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杭州灣信息港市場監管事務服務站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自去年3月以來,為真正落實“最多跑一次”服務精神,區市場監管局“另辟蹊徑”,率先在信息產業聚居地、創業創新氛圍濃厚的杭州灣信息港小鎮內設立市場監管事務服務站,與之一并落地的還有18項行政服務清單和與企業對接的服務專員、對接聯絡專員、協調專員“三員”制度。
事實也證明,貼心便捷的服務為園區企業提供了諸多便利。杭州戶幫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對此感同身受:“以前公司要辦理登記、變更等業務,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和人力,現在只要打個電話,園區內市監專項辦事聯絡員就能指導操作,既省心又省力。”
環境持續改善,讓信息港招商引資魅力凸顯。據統計,2017年,信息港新增內資企業854家,新增市外內資9.07億元,同比增長168.22%,154.25%。
顯然,處于發展黃金期的蕭山,在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推動下,必將迎來新一輪經濟騰飛。(原標題:蕭山創業創新活力凸顯 記者:王慧青 通訊員:沈鈺珍、竹婷婷)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蕭山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蕭山出臺海歸人才創業扶持政策(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