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創業與制度“松綁”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3/15 11:14:45
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被重點提到。這四項,被稱作中國“新四大發明”。
關于創業創新,互聯網上有這樣一句著名的流行語,“站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創業兼具機遇風險。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好環境催生好風口,抓得住風口,需要敏銳判斷。此外,風口的“風”,更是風險的“風”,有如馬云所說,所有的創業者,都是九死猶一生。也因此,激發創業創新激情,必須進一步改善制度環境,寬容失敗,允許試錯,釋放社會內生活力,為更多創業者“松綁”。
這些年來,實施普惠性支持政策,完善孵化體系,有效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情,各地做出有益探索。拿杭州來說,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各項改革事業。打造移動辦事之城,深化改革舉措施,為企業和老百姓提供辦事便利;ヂ摼W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創新司法實踐,之江實驗室,在各種機制體制上作出探索,為創業創新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制度環境的營造上,改革越往深處,觸動的利益越深。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姚增科在全國政協大會發言上,便直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時弊:有的靠“搞材料出政績”,不比實績比文筆,不重做功重“唱功”,把創新示范類典型搞成中看不中用、勞民傷財的“盆景”,對上邀功可謂煞費苦心;有的信奉無過便是功,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有的與企業家相處,為顯示所謂“清白”,該見的人不見,該辦的事不辦,愛惜的是羽毛,貽誤的是良機,扭曲的是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種種亂作為、假作為、不作為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表是作風問題,里是思想問題,根源是個人第一的利己主義、高高在上的官本位觀念”。
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既呼喚“刀刃向內革自己命”的改革勇氣,更需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既要做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聚焦“關鍵少數”,標本兼治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打破環璃門,卸下彈簧門,才能為好的制度環境營造,鋪平前行的道路。(原標題:大眾創業與制度“松綁” 評論員:涂建敏)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杭州余杭倉前:在創新發展之路上華麗蛻(09/20)
- ·杭州創業創新: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勁(09/18)
- ·寧波北侖科創園:聘任“創業導師” 解碼(09/16)
- ·上半年浙江新增減稅734.6億元 擦亮民營(08/19)
- ·杭州互聯網小鎮:深化服務 推進企業創新(08/08)
- ·湖州發揮眾創空間“創業搖籃”作用(07/29)
- ·創業路不妨走慢一點(07/29)
- ·關于2019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07/22)
- ·“創科1000”峰會在杭州舉行(07/16)
- ·“浙大系”創業者齊聚共話“校友經濟”(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