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區(濱江)成“國際濱” 加速全球引智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5/10 9:59:04
一年前,瑞士小伙子Artem Shabalov把家從黃浦江邊搬到了錢塘江畔——在杭州高新區(濱江)注冊了兩家公司,開始了他的“第二次”創業。曾經在華東師范大學學習中文和市場營銷的他,普通話已經說得非常流利,更多熟悉他的中國朋友叫他“小沙”。

杭州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試點——“國際濱”啟迪外創基地
在有著“國際濱”美譽的高新區(濱江),像小沙這樣的“洋面孔”并不少見,從最初從事跨境貿易、“加盟”教育機構,到如今在企業帶領技術團隊,或是投身研發創新,甚至有些人還做起了“投資人”——這無疑,也成為杭州國際化開放歷程的一個縮影。
最近被網友稱在全國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在“國際濱”早已有了更為國際化的版本。來自高新區(濱江)人社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4月,高新區(濱江)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148人,其中辦理A類外國高端人才來華工作許可證28人,辦理數量全市領先。另一方面,截至目前,高新區(濱江)已擁有市“115”引智高端人才33人,重點和優秀項目136個,引智成果總量也位居全市第一。
為外籍高層次人才開啟“直通車”
加速全球引智——去年2017年12月29日,杭州發布了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出入境便利新政,高新區(濱江)成為杭州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推薦單位之一,凡是符合認定標準的外籍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都可以在濱江直接申請在華永久居留推薦。
今年2月,這一“直通車”正式啟動。據統計,截至今年4月份,高新區(濱江)共推薦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37人,其中濱江28人,申請人數列全市首位。
而相比往年同期,今年1-4月份來濱江工作的外國人,人數也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這顯然得益于高新區(濱江)的優質創新創業環境,以及“最多跑一次”和相關改革帶來的種種便利。比如,小沙創辦的這家公司,因為大部分員工都是外國人,光是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證”一項,就可以為他省去不少麻煩。
高新區(濱江)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很多外國創業者和人才不熟悉杭州的相關政策,有些還需要語言翻譯,針對這樣的情況,濱江設置了非華裔人才服務專窗,配備雙語工作人員,探索工商注冊、出入境辦理、專家工作證、扶持政策兌現等一站式服務;同時,開啟預約服務,上門為外國人才提供“一對一”的對接服務。
根據外籍人才引進情況分析,從產業角度來看,來濱江工作和創業外籍人才,尤其以從事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領域為多,頗有“濱江特色”。而對高新區(濱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業創新中心”這一目標來說,“實施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久居留直接推薦便利政策,有助于加速濱江推進人才國際化,拓寬海外引智引才渠道,優化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和生活環境,創造更優國際人才生態環境。”
國際創業者的“國際”孵化器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曾說:杭州是中國最有可能成為硅谷的城市。而高新區(濱江),大概就是杭州最像“硅谷”的地方。
尼泊爾籍的Deepen,浙大博士畢業之后,就決定在這個杭州“硅谷”開始創業,他帶著“idea”入駐了“國際濱”啟迪外創基地——這個位于東信科技園中的“孵化器”正是杭州國際人才創業創新園三個試點園區之一,為國際人才的集聚提供了專屬“平臺”。目前,這個孵化器中,已入駐6個外籍創業團隊,更多來自海外的項目正在對接之中。
去年,杭州市第一本外國人在杭創業服務手冊也在濱江發布,更加速了國際人才項目落地杭州。Deepen回憶說,“不管是填表格、交材料,還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濱江的工作人員都非常熱情地幫忙,這也是我能夠順利地在中國開始創業的重要原因。”現在,他和團隊開發了“Dr.Deepen”(迪普)兒童DIY產品品牌,首款產品的主題就與杭州西湖有關。
這種來自政府層面的鼓勵,也帶來了更為“接地氣”的嘗試——三年前,來濱江創業的瑞士人鴻志遠(Lucas Rondez)創立了外國人的社交平臺“NiHao”,而他最新的項目是一個國際化孵化器“nihub”,主要是幫助海外的人才、項目落地中國創新創業。在運營的兩個月時間內,這個孵化器已經對接了60多個有意向的項目,將幫助這些海外創業者注冊公司、建團隊,提供會計和法律支持,對接服務資本市場等。
高新區(濱江)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讓“外國人幫外國人”,也讓濱江的國際“朋友圈”集聚效應更強。
“國際濱”海外引智高端人才
不久前,國家外國專家局發布了49個“改革開放40周年”引智成果,吉利控股集團自主研發JLE-4G18TD發動機項目入選,這是杭州市唯一入選的引智項目。同時,吉利控股集團的白高頤(Guy Burgoyne)入選為改革開放40周年40位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
1970年出生的白高頤,畢業于英國考文垂大學汽車設計專業碩士學位,已經在汽車設計領域工作了25年。
2013年,白高頤開始了在吉利的第一個設計產品——“博越”汽車內飾。因為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以及對杭州的深厚感情,他設計出了內飾IP儀表盤上的(杭州)西湖拱橋造型,還有極具特色的“水滴漣漪”波紋狀獨特格柵造型,得到業內廣泛好評。
現在,白高頤是吉利汽車造型設計的“當家人”,帶領著近200人的團隊,大大提升了吉利品牌價值和民族工業、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顏值”,并且為吉利培養出了大量人才。
以“高精尖缺”為導向,高新區(濱江)國外引智著力引進產業所急需和緊缺的外國專家和高層次人才。目前,濱江已擁有杭州市“115”引智高端人才33人,重點和優秀項目136個,引智成果總量居全市第一。高新區(濱江)入選2017杭州市“115”引進國(境)外智力43項,占全市的47.82%;2018年“115”引智項目審核通過數量再創歷史新高,總計申報67個項目。(原標題:到中國去?到“國際濱”去! 記者:王紫微 通訊員:涂相旭 高新區(濱江)報道組:余小平、宋桔麗 攝:徐青青)
返回頂部- 責編:8010
- 瀏覽:
- 來源:杭州日報
相關閱讀:
- ·創客天下·杭州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09/09)
- ·杭州富陽開發區與工創谷共建高層次人才(09/06)
- ·杭州市勞務協作就業創業服務補貼開始申(09/03)
- ·杭州發布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08/15)
- ·嘉興南湖區市場監管局打好“組合拳”助(05/28)
- ·臺州夢想加速區二期項目明年7月可交付(03/27)
- ·杭州各城區鉚足勁廣招海外高層次人才(11/13)
- ·杭州高層次人才引進更便捷(08/06)
- ·杭州工作的高層次人才 購買首套房不受(06/07)
- ·杭州高新區(濱江)舉辦首屆人才節 讓人(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