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浙江互聯網發展報告出爐
- 杭州寫字樓網
- 2018/5/23 10:03:05
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首個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浙江人民與互聯網的關系有多密切?我們用網絡辦成了哪些事?
昨天,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年度)出爐,一系列數據表明,浙江正在從網絡大省走向網絡強省。
浙江有多少網民? 近4000萬
《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浙江省網民規模達到3956萬人,互聯網普及率為70.8%,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其中,手機網民占全省網民總數的98.7%;杭州市網民數居各市之首,達到795.6萬人。
大家上網都在干些啥?
即時通訊、購物、出行……
《報告》說,截至2017年12月,浙江網民通過各類終端使用過的網絡應用中,使用即時通訊的占比最多,為94.5%,其次為新聞、搜索引擎、視頻、購物等。
數據顯示,浙江網民在網絡購物中,購買服飾鞋帽箱包類最多,占比為73.4%。網絡訂餐、網絡外賣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截至2017年12月,每周使用網站或手機訂購外賣用餐的網民占比高達87%。
網民的超前消費也逐漸興盛。截至去年末,浙江有高達75.1%的網民使用螞蟻花唄,其次,信用卡分期付款、京東白條使用也較為普遍。
“互聯網+”產品的誕生,更是從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醫療方面,網上掛號、預約門診等服務讓網民看病就醫更便利。交通方面,共享單車、網約車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其他交通工具。
另外,移動支付也讓公共事業網上繳費變得普及。截至去年末,浙江網民在網上繳納話費,水、電、煤氣、天然氣等的占比分別為88.0%和68.0%。
互聯網對浙江經濟有哪些貢獻?
“三新經濟”增加值1.25萬億元
圍繞首個國家信息經濟示范區、杭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實驗區等,浙江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
2017年,浙江省“三新經濟”增加值達1.2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占生產總值的24.1%,對生產總值貢獻率達到37.1%。
2017年,全省實現網絡零售額超過1.33萬億元,同比增長29.4%,成為萬億級產業。“云”上銀行、無人超市等不斷在浙江涌現,全國電子商務百強縣和淘寶村的數量均居全國第一,電商專業村數量占全國的三分之一。
網絡安全如何保障?
實施《網絡安全法》
2017年,浙江省全面實施《網絡安全法》,出臺一系列網絡安全政策法規,加強數據保護特別是個人信息保護。同時,深入開展網絡違法犯罪打擊行動,共破獲通訊(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4.22萬起,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1.48萬名,居全國首位。2017年,全省通訊(網絡)詐騙案同比下降近20%。
互聯網的幾個“國家級” 了解一下
去年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落戶杭州。
作為國家級重要通信樞紐和全國互聯網網間互聯架構頂層關鍵節點,杭州直聯點可以直接疏導浙江省與全國的網間互通流量,顯著提升浙江省網間通信質量。
杭州直聯點前期已經開通180G互聯帶寬,省內部分網間互訪已由原來長達3000公里長途繞轉改為省內直聯訪問,大大縮短了跨網訪問網絡時延、減少丟包率,改善了人民群眾網絡體驗。
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下,浙江政務服務網累計注冊用戶突破1400萬,名列全國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一。
其中,杭州互聯網法院作為全國首家互聯網法院,2017年立案4859件,開庭平均用時25分鐘,當事人可以“零在途時間”“零差旅費用支出”完成訴訟。
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烏鎮互聯網醫院,連通全國1900家醫院、7200組專家團隊,日接診量超2.1萬人次,老百姓在家里就能看上專家,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全國首創的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在交通治堵試點中取得顯著成效,為城市治理提供了智慧解決方案。杭州城市大腦接管了杭州128個信號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在主城區,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500次以上,準確率達92%;在蕭山,120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原標題:2017年度浙江互聯網發展報告出爐 記者:葛玲燕)
返回頂部- 責編:8037
- 瀏覽:
- 來源:每日商報
相關閱讀:
- ·浙江互聯網,“+”出亮眼成績單(05/28)
-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8》和《中國互(11/09)